ENG
瀏覽人次:37202    回應:25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回應 / 留言規則
  1. 禁止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
  2. 禁止以名稱/暱稱/綽號/同音字等批評或映射任何人士、機構、公司;
  3. 禁止發佈有關招聘、推銷、廣告等內容;
  4. 禁止公開任何個人資料(如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即時通訊帳號等)。

敬請留言者自律。本網站保留刪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權利。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1. 亮劍 2014-02-18 09:31:12

昨晚同朋友聚餐,有個做地產嘅老友同我講:「亮劍兄,呢個打房政策唔知玩到幾時,但我亦知如果呢個市唔跌佢兩叄成,都咪使旨意CY會撤招或減辣,我上咗岸就話啫,但手下班伙記,市靜口停真係杰,𠲖家做代理好慘呀」。

老友出到聲,點都寫少少嘢啦。

其實打後幾年,樓市就算升多格,都會招來政策打壓,那麼從投資角度來睇,真是零值搏囉!

我估CY攪咁大台戲嘅目的,都係希望真係有嗰班,唔好再落場玩寸個市。

但要令2手市場趺兩成,就真的好難搵啲肯捱2氣嘅小業主出來將層樓低價打靶喎!

究竟點樣喺 3%失業率之下,對冧樓市滿足「廣大無殼蝸牛」,真是個大難題呀!

2. to 1 2014-02-18 09:40:41
今期辣蕉梗會過啦, 唔係深不可測嘅才爺點讀預算案呀?
3. 多幾位議員投反對票 2014-02-18 09:57:58

今期辣蕉梗會過啦????未必???如果遊說多幾位議員投反對票,就過不到.............

4. 如果三年後跌兩成 2014-02-18 10:24:31

好耐冇寫啦!
兩年後加息點算?
三年後樓價大跌兩成點算?
繼續如果三年後跌兩成系列...
雙辣招即將在立法會表決,最啱講呢個 Topic!
今天,10 個專家,11 個話未來會跌!
還記得嗎?自從美國印銀紙,樓市瘋了!政府多次出招,樓價還是升不停!

早兩年還在炒得火熱,是甚麼令樓市忽然急轉淡?外圍因素?美國減少買債?影響幾大?

最重要還是政府不斷加辣、加辣...早兩年意氣風發的投資者、業主、專家、代理都得乖乖聽話,全城唱淡!
政策...足以扭曲市場,令樓市由升轉跌!
如果...樓市真係大跌呢?
Picture
為甚麼政府會不斷出招?
為了讓更多人可以買樓嗎?
為了幫那些書都未讀完就高呼買唔到樓的年青人置業嗎?
錯晒!...財金官員、政府官員已經清楚表明,政策最重目的,是維持金融體系穩定!避免泡沫爆破,維持經濟穩定繁榮!
從香港 1997 金融風暴的經驗,從美國 2008 金融海嘯的經驗,所有人都明白,樓市崩潰會形成骨牌效應,各行各業都會崩塌!

還記得 2003 年,人人冇工開,賤物鬥窮人的情景嗎?

美國政府為甚麼印銀紙?...救市!

每個國家的政府,都在盡力阻止泡沫爆破,阻止經濟崩潰!

若香港樓市崩潰,難道政府會坐以待斃?讓香港再次回到 2003?讓 50 萬人包括沉默的中產上街?政策...是調控的工具!

當市場瘋狂上升,政策令市場冷靜,那麼當時場恐慌下跌呢?...踩多幾腳?即使經濟崩塌也在所不惜?誓要樓市跌七成讓憤青上車?...還是救市?救各行各業?

今天政府出了無數招!成也政策、敗也政策!
將來若樓市泡沫爆破,政府有大把本錢在手!

放寬 SSD 讓投資者重投市場?放寬按揭讓更多市民可以上車置業?放寬 BSD 讓人民幣救火?...都是非常有效的招數!聽見分析員、朋友說,預期樓價跌五成、七成,實在有趣!難道政府真是白痴?為了穩定金融體系及避免出現大量負資產,跌兩三成就出招啦!

5. 亮劍 2014-02-18 14:36:11
DSD 原本係你於6個月內樓換樓就可由稅局回水,但基於法還未立,在呢一年內,這筆稅款暫由律師樓託管,那麼就算有人可成功六個月內樓換樓,亦都無辦法取回那些DSD。
6. 掹車邊80後 2014-02-18 14:36:13
亮剑
咁宜家即係唔好買收租樓?
7. 回6 2014-02-18 14:45:34
唔係, 只係話你個 cashflow forecast 當筆稅金跌左落海啫.
8. 租管恐令投資者散貨 2014-02-18 14:56:44

另市場認為若政府收緊租金管制措施,將引發大批收租客劈價散貨,令樓價下跌。香港置業高級執行董事伍創業稱,樓市已啟動向下跌勢,但業主減價意欲不大,市場認為跌多少才滿足難以定論,但是次調整期料持續一、兩年以上,今年樓價睇跌10%。

科達地產主席湯君明對後市較審慎,他表示,以傳統藍籌屋苑為例,若樓價今年跌10%,買家又有置業迫切性,已可考慮入市。明年多個新盤陸續供應市場,估計租盤增加會令租金受壓,繼而拖累樓價,但認為政府減辣的機會不大。

此外,證券界多認為樓價下跌機會較大,當中法國巴黎銀行證券分析員黃智亮指出,今年樓價料跌5至10%,主要是供應增加令樓價下跌,今年香港亦有機會跟隨美國加息兩次,一年加幅最多可達50點子。

 

9. 陸東﹕2014年是樓市危險時刻 - 陸東於2011年再次準確預測轉角市 2014-02-18 15:07:36

文章日期:2011年9月15日

明報專訊】瑞銀外部顧問、Look's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董事總經理兼投資總監陸東,除了投資股票了得,買樓賺錢也是他的強項,單是他在2007年以6400萬元購入飛鵝山的自住居所,早已升值至超過2億元,而他今年初出售的中環九如坊舖位,也在短短一年多升值近半。

陸的新書《繼續傲行》昨日正式推出,當中約有30頁內容談及對香港地產和樓市的看法,他認為香港住宅樓價已偏高和租金回報已跌至低水平,而樓宇供應會在2014年開始正常化,屆時利率可能回升,樓市將出現「危險時刻」。

陸東指出,支持香港住宅樓價過去數年上升,主要是低利率和低供應,但現時利率已跌無可跌,土地供應也已漸漸增加,香港人的入息過去10年都沒有增長,樓價現在一定是「貴」,下跌風險一定增加。

不過,陸強調樓價雖有下跌和調整風險,但不是說會如1997年後的「大U」,未來兩年可能會繼續「貴」,但論回報和風險,已不適合高追。他又指出,過去20年數據顯示,香港的貨幣供應M1與樓價有密切關係,相關度高達92%,反映熱錢或內地資金流入,會推低息口,有利樓價,但如現在內地收銀根,若情況持續,最終也會影響香港的M1增長,內地資金撤回,屆時就算美國不加息,香港利率也會向上,不利地產投資。

雖然樓市風險增加,他也不贊成將自住物業趁高沽出,並指曾和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飯聚,向其表示認同任的說法,在香港生活、工作,就是認同香港的前景,如此若有能力而不擁有自住物業,其實是「沽空」行為,非常危險!

陸東指出:「雖然樓市會調整,但和1997年前情況有極大不同,就當時不少人是住一間,炒3間,現在卻是連自住的物業也不多借,買樓借貸比率低至54%,即是說要樓價跌四成半,才會有負資產、銀主盤出現,所以就算樓價調整,也難以出現骨牌式效應令到樓價重演1997年後的跌六至七成。我自己就不會在香港『零持有』物業。」他建議,若計劃長時間留在香港發展,能力所及,就算是屯門、深井,也盡可能擁有自住的物業。

相對香港樓市,陸認為現時投資股市的值博率更高,以內銀股為例,不少大銀行只是6至7倍市盈率,股息率可高達5厘,而預備壞帳撥備達200%,這些銀行是不會「U」的,相比之下,現時香港住宅租回率可能只得2厘至3厘,還未扣除管理費、差餉、維修,而買豪宅的印花稅更高達樓價的3.75%,支出已高於一年的租金回報!又以地產股為例,股價較資產有大折讓,遠勝一手盤的有溢價,而流通性強,又具分散投資工能,同樣是較買樓收租划算。

撰文﹕陸振球 (明報地產版主管)

10. 寡言 2014-02-18 15:08:03
致各立法局議員
如明天你們投贊成票通過辣招
我們將永不會再投票給出買中產的議員
11. 陸東:樓市要跌到2017年 2014-02-18 15:11:33

去年8月,Look’s Asset Management董事總經理兼投資總監陸東接受雜誌訪問時,以「昂貴、危險」去形容樓市,更作「樓市未來兩年跌五成」的驚人預測。

不過,他最近改口風說:「我認為今年樓價會跌10%至15%,整個調整周期或許至2017年才結束。因為資金離開新興市場的速度及幅度較預期細,故兩年內應不會跌五成,可能分3年甚至4年,即到2017年普選時,剛剛好,新特首上場就撤辣招。」

12. 廢青族狗娘養 2014-02-18 15:18:23

【晴報專訊】公屋輪候冊中申請人數突破二十四萬,當中非長者單身人士逾半,首次超越一般申請;而大專以上程度的申請人更達四萬五千。長策公眾諮詢報告中有意見希望定時覆核申請,當局則指由房委會跟進。

樓價高令年輕人上樓難,申請公屋是其中一個置業途徑,當局披露,非長者一人申請公屋人數首次超越一般申請人。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昨指,截至去年十二月底,公屋輪候冊上的一般申請者有十二萬一千一百個,而非長者一人申請就有十二萬二千二百個,當中有67%人為三十五歲或以下人士。

平均三年上樓 近四年最長

消息人士補充,當中有56%(約四萬五千萬)為專上或以上學歷、42%申請人為學生。

X政策縱容廢青鑽盡社會資源,有咩道理每人一公屋,年青畢業生何要獨居。 

家有廢青必有狗娘養,香港人好好反省吓。

13. 亮劍 2014-02-18 16:21:58
在打房政策實施前,你樓換樓入件一千萬享受下,最低武力係 3 成首期 300 個加使費 53 萬,連埋裝修家電,大約 400 萬左右就可落樓。
但有咗 DSD 之後,你先買後賣換間一千萬嘅樓,首期 500萬,其餘使費 90 萬,加上裝修,6百幾最少!
仲有你要是同時持有兩個單位,點過銀行呢關?

樓換樓仲可以於唔知幾時攞翻 37.5萬 DSD,但要是你買來收租就連呢筆亦冇埋,幾拾萬連首年租都無啦,因此現在有錢都唔好買樓收租住,由其係豪宅。
14. 房產學人——補地價仲裁先導計劃不可取 2014-02-18 16:31:54

房產學人——補地價仲裁先導計劃不可取

 

為了加快增加土地供應,《施政報告》提出補地價仲裁先導計劃,把發展商與地政總署就更改地契條款引致的補地價金額分歧,交由獨立仲裁員決定,但吾意以為不可。試想若你有一住宅單位放售,買家還價偏低,你會把這分歧,交給仲裁員代為決定嗎?一旦結果遠低於你所能接受的最低價,你卻無法拒絕,被迫賤價而沽,豈不是自投「強拍」陷阱?

        
一般而言,在未有合約協議的情況下,討價還價是不需要、亦不適合用仲裁方式解決。除非雙方爭議屬於合約條款內的定價原則,或者條款解釋有爭議,仲裁才能發揮裁決誰是誰非的功能。然而,在申請更改地契條款的事宜上,顧名思義是申請更改條款,即根本未有新契約,雙方的討價還價不受合約條款約束,談不攏對雙方都沒有損失,大不了仍可根據原有地契條款使用土地,不存在任何合約爭議。
真正在仲裁的,其實不是補地價金額,而是政治問責官員與政治中立的專業公務員之間的爭議。當問責官員急於求成,欲加快土地供應,但專業公務員卻不賣帳,力保專業操守,在補地價金額事宜寸步不讓。事實上,十年前,香港測量師學會就曾建議,把補地價金額打個八折,加快更改地契的談判;但這一建議把責任放在政治問責官員身上,容易惹人懷疑私相授受,故此不了了之。

        
若想加快補地價談判,又不想有利益輸送嫌疑,可考慮金融工程學的期權方法,譬如以八成補地價金額為基本必收費用,餘下兩成待發展項目落成出售時,以當時市價收取,若遇上地價下跌,這兩成的補地價金額自然回落,可減低發展商的地價損失;相反,若地價上升,庫房則可多賺期權價值,方法與分成租約相似,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房產風險分擔法則;既毋須浪費仲裁費用和時間,制度又公開透明,計價全部以客觀公開市場指數為憑,無人為主觀判斷,避免仲裁員或官員獲得延後回報的猜疑,從制度上斷絕利益輸送之嫌,發展商的地價風險亦得以減低,最重要是無損公務員專業操守,真正做到四贏。

        
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


15. 重組中產納稅人的代言人!!! 2014-02-18 17:08:24
致各位受尊敬的立法會議員們:
 我們希望香港有代表中產納稅人的代言人!!!
我們.......中產納稅人供樓供得好辛苦!!!
我們.......的稅務貢獻養活創造了大香港!!!
我們希望你們能投下正直的反對辣招議案一票!!!
如明天你們投贊成票通過辣招議案損害香港傳統價值.......
我們未來在2016年立法會選舉,
將永不會再投票給出買中產的議員.......
我們將在2016年立法會選舉重組,
代表中產納稅人的代言人!!!
16. 何B仔 2014-02-18 17:10:25
仲裁無法解決補地价少的現像,因為在未有 bsd 及 dsd 前,住宅補地价有60億 (2012),為何 2013年只有8億?難道2012年冇分歧,2013年有分歧嗎?

如果計到數及有足夠客仔,發展商會自然想辦法收窄分歧。但是  bsd 及 dsd 後,客源收窄加上建築成本持續上升,發展商圍唔到數,就會唔補地价,唔補地价就冇供應。

依家最大問題係,嘈得最大聲的人最多只能負擔$3000 - $4000建呎价 @1 - 2厘按息下,但在$3000建呎的成本下,發展商做个3-4年 projects,如果冇30% - 40% gross margin ,點做呀,廢青們?厘個价$,還未算地价。
 
不如攞$買直債,或者人民幣定期(3個月定期利息有3厘 ,計埋人仔升值,Q埋雙手什麽都不幹都執5厘起碼 )

以我所知的千億富豪,依家都主力係大陸放數,不過唔係係上市公司做,而係私人做,使咩起樓甘辛苦,揾埋D辛苦$,起樓賣樓只不過係養住D伙計渚
17. 人口供應在增加 2014-02-18 17:23:37

人口供應在增加???

本港總人口近722萬人增41800人...

本港截至去年底人口總數為七百二十一萬九千七百人,較前年底增加四萬一千八百人,增長率為0.6%;出生及單程證持有人的移入,是整體人口增長的重要元素;過去一年有五萬七千一百名嬰兒出生,四萬五千名單程證持有人移居本港。

同期本港死亡人有四萬二千五百人。

18. 持有房產是正確的 2014-02-18 17:26:04

人口供應在增加???

持有房產是正確的!!!

19. 何B仔 2014-02-18 17:36:33
所以,我打死都唔信仲裁可以增加供應。根本原因是“辣椒收緊需求,同时亦收緊供應”。

此外,最大的分歧在于,嘈得最大聲的人頂多負擔$4000-5000呎市區樓(强調係市區),但今日建築費要$3000呎下,試問如何增加供應。唔通叫4叔、+x哥捐哂副身家養你班廢青們??廢青何其多,點照雇哂班废人?

這個廢青負擔能力及建築成本的差距,根本是一個 permanent  difference,永遠都收窄不了?就算有$如香港政府,都冇能力照顧所有廢青。

這就是今天房屋問題的死結。要建築成本跌,得,等通縮,不過,歐美日大印銀纸,點通縮呀?第二,香港今日存款儲蓄遠超負債,不用減少消費還債,點通縮?

香港對上一次大型通縮,係98 -03年,當时香港人借大左,才要減消費去減債,才有通縮。要等樓价跌、建築成本跌及通縮,你班廢青可以慢慢等啦。靠自己努力可能更易游到岸
20. 亮劍 2014-02-18 17:41:36

香港發展地產係點揾錢,請博士參考呢段舊報導。

昔日地產新聞 20110114(Fri)

恒基新世界落禾沙已補價96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倫樂)城規會今日將審批多項申請,其中最觸目的包括恒基旗下三盤,其中與新世界合作發展的馬鞍山落禾沙項目,早前申請增加3,200方米的非住宅樓面,以及增加2.6%單位數目至3,900伙、減少車位數量等,規劃署未反對,料今日將闖關成功;但同系元朗和生圍項目,擬建358幢洋房,則因未有詳細的濕地保育計劃等理由,遭規劃署反對。

 恒基與新世界合作發展的馬鞍山落禾沙項目,早於0910月完成近96億元補地價,每呎補額約3,243元。發展商早前向城規會申請增加3,200方米的住宅樓面,以作准許興建有蓋24小時開放的公眾行通道及附屬設施,隨後並修訂項目的發展參數,包括修訂最高物業高度由127.5增至129,單位數量由3,800伙增加2.6%3,900伙,但平均單位面積亦減少2.6%873呎等。

 同時,項目各類車位數量亦減少5.7%1,353個,發展商並將發展期數由之前分7期發展,減少至分6期發展。規劃署認為,有關修訂獲相關部門同意,而主要修訂為高度,屬輕微修訂,未反對申請,料今日可獲城規會通過。

呢个項目叫『迎海』,分幾期發展,土地成本加補地價每呎當你 3.5 K,加上建築成本 3.5 K,总共係咪 7 K

迎海呢个盤 12 年尾開第一期實呎 1 万,最近開星灣價格相若,即發展商「大賺 4 成幾」喎!

喺感覺就係事實嘅現況下,呢个仲唔係地產商無良嘅有力証據?

想當年CCL 指數喺 09 10 月約 73 點,恒基與新世界完成近96億元補地價,每呎補額約3,243元。

因為文件往來需時,咁計對上幾个月政府批呢個補地價應好合理,而嗰陣 CCL 應唔夠 70 点,即比照現在 CCL 120 點,4 年多大市升咗 7

四叔申請補地價嗰陣,政府應該揸到个價好盡,所以當恆基公報佢哋接受政府開出補近96億元地價嗰日,四叔已經拜神唔見隻雞,可知每呎補額約3,243元,根本就係市價

 

結論就係-----如果呢个迎海項目最終有賺,亦只不過係地產商看對後市咋!

 

而喺今時今日,政府話明你樓市再升的話,咁政府就會毫不遲疑再出招,那麽在有輸無贏的環境下,地產商如果仲走同政府申請補地價嘅話,拒哋个腦一定出咗問題!

MTR嘅項目亦可參照上面嘅分析!

 

2014 2 18日補充:湯博士-----

 

政府嗰班負責開價嘅測量師及精算師,冇奶油憑直覺講一個價出來,而地產商請翻來嘅專業人士,亦冇可能係流口水之徒!

相方估價有差別,應該係喺預測後市呢度,往陣時地產商可成功補倒地價,通常係佢哋成功捕捉倒樓市循環嘅低位,而地產商就係喺嗰陣立即答允政府呢口價,以鎖定成本!

其實呢度幾似坊間投資者買賣大銀碼物业,買方想平啲、賣方想添啲,最後睇邊个講得掂對方,而中間人就係經紀,至於事後邊个做咗揾夠扮賊,或者被人揾咗老襯,就看大家邊一個睇對市啦。

在有咗仲裁機制後,無可諱言相方差距應會有所收窄,但發展商答唔答允仲裁呢口價,就要看佢哋點估計後市,請不要忘掉,就算發展商走去入紙申請補地價,他們係可以喺任何時間縮沙唔繼續玩的!

 

俾著我係長實、新地與恆基,我唔搏懵入幾張申請紙就笨,因為分分鐘有死雞執喎!

21. 何b仔 2014-02-18 17:58:17
正如 PP 所言 , 強拍宗数由2012年的 57 宗跌至 2013 年的14宗 , 不是 BSD 的副作用 , 会是什麼??
22. 亮劍 2014-02-18 18:13:47
長實入主和黃後,即發揮其地產專長,著手籌劃將黃埔船塢舊址發展為規模宏大的黃埔
花園計劃。其實,80年代初,和黃已開始與港府商討重建黃埔船塢補地價問題,不過,
當時地價高企,港府要求補地價金額高達14至19億元,雙方一直無法達成協議。後來,
香港前途問題現,樓市崩潰,談判一度中止。1984年9月,中英雙方就香港前途問題草
簽聯合聲明,投資者信心開始恢復,和黃即與港府展開談判,同年12月達成協議,和黃
補地價3.91億元,另加道路建築費2.1億元。
當時,港府之所以肯接受這個低價,是希
望藉此刺激香港樓市復甦,港府總註冊署署長紀信禮在接受和黃支票時表示:「該項斥
巨資重建計劃乃有益和有建設性,顯示地產商對地產及香港將來充滿信心。」

和黃把握良機出擊,大大減低了土地成本。整項龐大計劃,是在黃埔船塢舊址約19公頃
(約200萬方呎)土地上興建94幢住宅大廈,共11,224個單位,總樓面面積764萬方呎,
另有商場面積169萬方呎,計劃在6年內分12期發展,總投資40億元。這是香港進入過渡
時期以後首項龐大地產發展計劃。黃埔花園從1985年4月推出第一期,到1989年8月售出
最後一期,歷時4年半,每方呎樓面售價從最初的686至717元上升到1,490至1,755元,
平均每方呎樓價約1,220元。粗略估計,和黃的總收益高達92億元,扣除40億元成本,
黃埔花園至少為和黃帶來53億元的巨額利潤,這遠不算約169萬方呎的收租商場面積。
難怪和黃總經理馬世良說:”It is a wonder investment”。
 

李嘉誠做倒首富,應該係喺預測後市呢度,佢呢次成功捕捉倒樓市循環嘅低位,喺嗰陣立即答允政府補地價3.91億元,另加道路建築費2.1億元呢口價,以鎖定成本!

23. 把地產霸權分出去分擔??? 2014-02-18 18:28:42

土地上興建94幢住宅大廈,共11,224個單位,...........

那麼就是由共11,224個單位,.....的小業主佔用了......把地產霸權分出去分擔???

香港又有咁多人唔識寶???

24. 大寶二寶 2014-02-18 19:16:05
回14

係隻大話狼提倡仲裁呢個建議時, 我都講左吾work 㗎啦! 做生意最緊要係控制到成本同風險管理, 由他人仲裁而結果冇得反对揾鬼同你玩。 講就好聽做就問題多多, 仲未計点樣申報利益, 使吾使查九代。 又睇吓有边個地產商咁on 居同佢癫。難為博士你仲大讚呢個咁 on 居嘅提議!
共勉之, 哈哈!
25. 法子 2014-02-19 23:50:50
最新雙辣招人鬼表
1 何俊仁 區議會<第二> 民主党    
2 李卓人 新界西      
3 涂謹申 區議會<第二> 民主党    
4 陳鑑林 九龍東 民建聯 1  
5 梁耀忠 新界西      
6 劉皇發 鄉議局 經民聯   1
7 劉慧卿 新界東 民主党    
8 譚耀宗 新界西 民建聯 1  
9 石禮謙 地產及建造界 經民聯   1
10 張宇人 飲食界 自由党   1
11 馮檢基 區議會<第二>      
12 方剛 批發及零售界 自由党   1
13 王國興 香港島 工联会 1  
14 李國麟 衞生服務界      
15 林健鋒 商界<第一> 經民聯   1
16 梁君彥 工業界 經民聯   1
17 黃定光 進出口界 民建聯 1  
18 湯家驊 新界東 公民黨   1
19 何秀蘭 香港島      
20 李慧琼 區議會<第二> 民建聯 1  
21 林大輝 工業界      
22 陳克勤 新界東 民建聯 1  
23 陳健波 保險界      
24 梁美芬 九龍西 經民聯   1
25 梁家騮 醫學界      
26 張國柱 社會福利界      
27 黃國健 九龍東 工联会 1  
28 葉國謙 區議會<第一> 民建聯 1  
29 葉劉淑儀 (香港島+)  新民党 1  
30 謝偉俊 (九龍東+)       
31 梁家傑議員, SC  (九龍東+)  公民黨   1
32 梁國雄議員  (新界東+)       
33 陳偉業議員  (新界西+)       
34 黃毓民議員  (九龍西+)       
35 毛孟靜議員  (九龍西+)  公民黨   1
36 田北辰議員, BBS, JP  (新界西+)  新民党 1  
37 田北俊議員, GBS, JP  (新界東+)  自由党   1
38 吳亮星議員, SBS, JP  (金融界*)       
39 何俊賢議員  (漁農界*)  民建聯 1  
40 易志明議員  (航運交通界*)  自由党   1
41 胡志偉議員, MH  (九龍東+)  民主党    
42 姚思榮議員  (旅遊界*)      
43 范國威議員  (新界東+)       
44 馬逢國議員, SBS, JP  (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       
45 莫乃光議員  (資訊科技界*)       
46 陳志全議員  (新界東+)       
47 陳恒鑌議員  (新界西+)  民建聯 1  
48 陳家洛議員  (香港島+)  公民黨   1
49 陳婉嫻議員, SBS, JP  (區議會<第二>*)  工联会 1  
50 梁志祥議員, BBS, MH, JP  (新界西+)  民建聯 1  
51 梁繼昌議員  (會計界*)       
52 麥美娟議員, JP  (新界西+)  工联会 1  
53 郭家麒議員  (新界西+)  公民黨   1
54 郭偉强議員  (勞工界*)  工联会 1  
55 郭榮鏗議員  (法律界*)  公民黨   1
56 張華峰議員, JP  (金融服務界*)  經民聯   1
57 張超雄議員  (新界東+)       
58 單仲偕議員, SBS, JP  (香港島+)  民主党    
59 黃碧雲議員  (九龍西+)  民主党    
60 葉建源議員  (教育界*)      
61 葛珮帆議員, JP  (新界東+)  民建聯 1  
62 廖長江議員, JP  (商界<第二>*)       
63 潘兆平議員, BBS, MH  (勞工界*)       
64 鄧家彪議員  (勞工界*)  工联会 1  
65 蔣麗芸議員, JP  (九龍西+)  民建聯 1  
66 盧偉國議員, BBS, MH, JP  (工程界*)  經民聯   1
67 鍾國斌議員  (紡織及製衣界*)  自由党   1
68 鍾樹根議員, BBS, MH, JP  (香港島+)  民建聯 1  
69 謝偉銓議員  (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      
支持 反對
20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