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處去年進行人口普查,其中有關按揭供款的數據,反映自住業主仍在供樓的比例只約4成、以居於私樓住戶計,供樓支出佔家庭收入亦僅2成。數字比5年、10年前的數據都見明顯下調,被市場好友作為「樓市好健康、負擔好輕鬆」的有力證明。
另一方面,美國市場研究公司Demographia亦剛公布,2011年325個城市的樓價負擔能力排名(調查似乎只包括英語系國家/城市,即美國、加拿大、英國、愛爾蘭、澳洲、紐西蘭及香港,奇怪地沒有新加坡)。香港在調查涉及的325個城市中,以「樓價中位數為家庭月入中位數12.6倍」,蟬聯「樓價最難負擔」冠軍。
調查結論南轅北轍
兩個調查的結論可謂南轅北轍,究竟何者結論較接近現實?基本上,我們認為兩個調查的數據都可靠,但由數據導出的結論都有問題。
先說Demographia的報告,未有觸及按揭資料;只是單純以不同城市「當年樓價中位數」與「當年家庭月入中位數」比較。值得留意的是,在325個城市中,香港應該是資助房屋規模最大的城市,Demographia的統計中,香港2011年第三季樓價中位數為315萬元,家庭收入中位數為20750元,後者應該來自統計處季度資料中,「所有家庭」月入中位數,即將居於公屋、居屋的家庭都統計在內(統計處數字2011年第三季所有家庭月入中位數為20000元,與Demographia的有輕微出入)。
如果我們同意,私樓樓價主要與居於私樓家庭的收入有關,根據統計處「居於私樓家庭月入中位數」的數據,去年第三季為29000元。相對於樓價中位數,樓價與收入比會由12.6倍下跌至9.05倍,香港在325個城市中,會由排名第一降至排名第三。(當然,根據調查機構的分類,樓價中位數在收入中位數5.1倍以上,仍屬「極難負擔」。)
調查當下的樓價及收入
重點是,Demographia的報告涉及的是「調查當下」的樓價及收入。其次是統計處的調查,大致上的確反映了仍在供樓業主的一般情況。近年樓價偏高,但不是每一個人都在高位入市,大量業主是在早年購入單位,借入的按揭金額不會太高,加上利率下跌(相當一部分人現時仍以不足一厘的按息供樓),每月供款佔家庭收入的比例自然下跌。
統計處數據反映的,是「多年前的樓價、供了多年後、供款佔當下的收入的比率」(seasoning of the mortgage loan);數據有一定的滯後。
一如眾多分析指出,統計處有關數字只是反映人口老化,供完樓的業主增加,步入中老年的業主,供款比例下跌的現象。至於社會聚焦的另一問題,即年輕人置業難,統計處的數據基本上難以反映。
數字只反映人口老化
簡單來說,兩組數據說出了現實的兩個面向:百多萬戶的私樓業主,逾半是在樓價未飛升時購入物業;少量在1996、1997年入市的業主,多年來如未有換樓,持續供樓,尚餘按揭貸款亦已大幅減少。只有一成多在近一、兩年入市的業主,按揭供款佔月入比例較高。統計下來,供款佔月入中位數自然偏低。
但以「當下」的樓價來說,一般單位價格的確已處於一般家庭年收入十多倍水平的程度。組合兩組數據,如趨勢持續,可能會有不少「有趣」現象會在未來發生。
2011年人口普查的數據,表面看來,一般業主的供樓負擔不大,但卻隱藏社會問題,本星期我們嘗試指出問題所在。
根據人口普查的數據,現時6成的香港業主,自住物業早已供滿,尚在供樓的業主,供款佔月入比例亦只佔月入20%。數據看來十分理想,地產界人士亦以此數據力證樓市未有泡沫。
問題是,考慮到香港人口步入高齡化,2011年人口年齡中位數是41.7歲,以每5年為一分段,45至59歲的分段人口最多(見圖)。供樓負擔理想,可能僅反映中年一輩業主的境況。
說得明白一點,統計處數據反映的是眾多「過去以相對低價入市業主,現時的供樓情況」;並不表現「現時」的樓價沒有泡沫。數據未反映年輕上車客的負擔能力,亦不足以證立現時樓市無泡沫。
釐清數據之後,我們嘗試將視野放到十年、二十年後,看看如果樓價持續在高位運行,會有什麼社會現象出現。
其中一個現象可能是「啃老現象」,「啃老族」是內地用語,指成年之後,衣食住行仍依賴父母的一群人。類似現象在不同國家都出現,筆者看過一份有關意大利的調查,當地35歲以上的獨身男子,有70%與父母同住。扣除文化因素,類似現象與一地經濟增長放緩,但樓價高企有關。
年輕人不是不想獨立生活,而是現實迫人,新入職場,收入有限,難以負擔偏高的樓價,唯有居於老家。個別情況下,甚至年輕男女成婚,一時未能置業,亦維持「分居」狀態(各自居於父母老家)。
另一個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不婚」, 2011年人口普查顯示,在20至49歲人口中,從未結婚的男性近4成7,女性則亦有3成9。
晚婚與不婚的現象在多個已發展國家都出現。日本傳媒對男性國民有20%終生不婚的現象已叫苦連天,原來香港的數據亦不遑多讓。日本人擔心,隨著不婚、晚婚現象出現的,是低出生率,結果令人口老化的情況更為嚴重。當然,香港與日本的情況不同,日本是大致上是一個不接受移民的國家,2011年,香港有4成人口的出生地在香港之外。本地人少生育的問題,可由移民舒緩,但引申的是新問題—新移民如何融入社會。
筆者不是社會學家,上述預測,只是出於直觀式的推論。現實中,即使香港樓價已脫離本地購買力,但在外來需求支持下,本地樓價仍有節節上升的可能。但樓價持續上升,帶來的問題不只是年輕人兩句怨言,不婚、晚婚、少生育等問題是會連串出現的。決策者面對有關現象,宜早為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