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薄之人 豈有公義
戴卓爾夫人離世,英國有左派人士狂歡開派對,不知者或會以為戴卓爾夫人是一個獨裁暴君,才會讓人對她的去世如此大肆慶祝。事實卻是,戴卓爾夫人崇尚個人自由,任內推行資本主義,重新振興了當時被稱為歐洲病夫的英國。當然也因此令福利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尤其是工會骨幹恨之入骨。但是,你可以不認同她對國家的貢獻,也可以不承認自由經濟讓多數國民脫離政府福利而依然富足,可作為一個人,實在沒有太多理由為另一個人的去世而歡呼。即使如恐怖分子拉登,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他的死訊時亦神情肅穆,並無一絲歡顏。況且戴卓爾夫人是民選首相,在位11年之久,是選民的抉擇。那至少說明,她的政策得到大多數國民認同。左派及工會,難道不需要反省自己為甚麼會失去民心嗎?
很多年前看過CBS電視台的一個時事節目,其中一輯正是講述戴卓爾夫人政府對工會的影響,並以礦工工會為主,受訪者包括工會領袖和普通會員,大部份內容早已忘記,但其中一個礦工所說的話卻令人至今記憶猶新。他講述在工黨政府縱容下,工會勢力強大,動輒為各種無聊小事發動罷工,其中一次的理由居然是薪酬太高,福利太好。連經驗豐富,見慣人生百態的名記者也不禁愕然,重複問:你們真的為了福利太好而罷工?對方笑着回答:是的,工會認為資方既然蠢得支付這樣高得不合常理的薪酬,我們就罷工吧。最後那礦工承認,當時的行為根本毫無邏輯,雖然收入着實不錯,卻總是感覺不太妥當。
不太妥當是因為當時的英國經濟幾近癱瘓,所有人的生活也因無日無之的罷工失去正常秩序。垃圾堆積如山,學生無法正常上學,甚至連治安也成問題,因為警察和消防,同樣是罷工常客。生產力低下卻享受超高福利的代價是國家負債纍纍,歐洲病夫的稱號可是實至名歸。雖然收入豐厚,卻沒甚麼可消費,因所有行業都因罷工而停擺,市場上根本沒有太多服務可以提供。
工會為工人爭取權益,本無可厚非。但其權力一如其他任何形式的權力,一旦失去約束,同樣會腐化,令人變得貪婪甚至瘋狂。或許工會首領們堅持自詡正義化身,但公眾卻厭倦了,所以選了戴卓爾夫人出任首相。而她亦不負眾望,厲行改革,成功帶領英國擺脫衰退,奠定今日英國在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左派人士卻無視事實,耿耿於懷的只是他們自己的權力被削減,在戴卓爾夫人去世後還要將其假人問吊以自娛,還揚言破壞其葬禮。如斯涼薄之人,又能期待他們為世界帶來怎樣的公義?
天行者
工會鬥爭 勿損工友
我無意貶低工會的作用,如果工會是真的為工友的利益着想,真心幫工友,在罷工行動中擔當觀察者、協調者的角色,協助勞資雙方取得共識,達致雙贏,我絕對支持工會介入。反之,如果工會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騎劫了工運,置工友的切身利益於不顧,令工運變得複雜化、政治化,則絕對不值得鼓勵。
就這一次碼頭工潮,工友本是不滿工時長,人工少,用罷工來爭取他們的權益,無可厚非。可是由於不同工會、政團的加入或主導,卻令工潮變成了社運,令碼頭變成了政團搶出風頭、大肆插旗的陣地。
例如來港聲援碼頭工潮的國際交通運輸工人聯盟(International Transport Workers' Federation,ITF),據悉是一個由運輸工人工會組成的國際工會聯盟,全球有超過450萬會員,職工盟香港碼頭業職工會是其屬會之一。ITF在歐美、澳洲等地有很大的影響力,常在當地發動工業行動,令人擔憂他們此番高調介入香港的碼頭工潮,會騎劫了工潮,將工潮變成他們「進佔」香港貨櫃碼頭的踏腳石。
因此,我仍然認為,工運是屬於工友的,應由工友去主導,由勞資雙方直接去協商,解決他們之間的糾紛。目前,我只期望參與其中的各個工會,能拋開一己私利,不要因工會之間的明爭暗鬥而損害了工友的利益,真正為工友着想,協助工友去爭取合理的權益,平息工潮。
很高興看到,日前在各方稍作讓步下,碼頭的勞資雙方終於可以坐到談判桌上了。雖然,初期的談判並沒有實際的進展,但總算向達成共識的目標邁開了第一步。
不過,我希望這個過程不要拖得太久,由工潮開始至今已拖逾兩周,實在太久了,再拖一天也嫌長。要知道,拖得越久,影響最大的始終是碼頭工友。試想想,工潮影響香港貨櫃碼頭的運作和聲譽,船公司被迫把貨物轉投其他港口。如果轉投到最近的鹽田,對李嘉誠來說,只不過是在香港賺這筆錢還是在內地賺這筆的問題,無關痛癢。反之,碼頭工友卻是手停口停,更有機會賠上飯碗。香港航運業近年已漸走下坡,再也承受不了這樣的折騰了。
目前,談判因不同工會代表不同的工人,各有不同的訴求,工會之間又互不信任,勞資雙方叫價差距又很大,令談判難度大增,估計短期內難有結果。不過,談判向來是妥協的藝術,不能一味漫天叫價,勞資雙方一定要本着互信互諒、理性務實的態度,拿出誠意和善意來溝通協商,才可以達致雙贏。我們期待可以早日見到這一天。
李梓敬
如果嗰位編輯睇倒呢兩段無改照登的話,你真有種!!
我真心祝你百子千孫、全家富貴、福壽雙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