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26583    回應:11

撤招的兩個主要條件

湯文亮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林太上任,我估計不出一個月就會被人問幾時撤招,這個問題已經被人問了八年,從來沒有一個政府官員夠膽正面答覆,幾時當然沒有一個肯定答案,在什麼情況會撤招亦沒有表示,我不是官員,當然沒有答案,不過,我知道撤招一定要符合兩個條件,首先是樓價下跌,其次是供應充足,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在去年二、三月,整體樓價雖然下跌僅僅超過一成,但細價樓的跌幅顯著,與此同時,成交量非常少,當時有不少物業代理要求政府撤招以及減少供應,否則除了成交量偏低之外,樓價亦會繼續下跌,我撰文反駁,如果政府撤招及減少供應,倘若樓價掉頭回升,政府就要負上這個責任,其實,當時的供應仍未達標,要撤招除了確認樓價下跌之外,一定要供應充足,而且肯定是長時間的供應充足,否則,連考慮都不需要。

  如果當時政府詢眾要求撤招或者減少供應,今年上半年樓價上升13%,官員們就難辭其咎,所以現在即使可以提供足夠供應量,但樓價仍未下跌,當然是未能撤招,況且現在的供應量還未正式釋放到市場,依然在地產商手中,他們可以持貨不賣,或者要求很高售價,所以,一定要等到地產商積極推售新樓單位,無論是降低樓價或者用盡千奇百怪的付款辦法,吸盡市場的購買力之後,二手樓樓價就算不下跌,亦沒有能力繼續上升,政府並且要確保在撤招之後不會急速反彈,這時才可以考慮撤招,否則若有什麼差池,新上任官員就會揹上一隻大鑊,撤招一事,要急也急不來,沒有達到上述兩個基本條件,連考慮都不需要,就算有人嘈到拆天都不需要。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回應 / 留言規則
  1. 禁止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
  2. 禁止以名稱/暱稱/綽號/同音字等批評或映射任何人士、機構、公司;
  3. 禁止發佈有關招聘、推銷、廣告等內容;
  4. 禁止公開任何個人資料(如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即時通訊帳號等)。

敬請留言者自律。本網站保留刪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權利。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1. 鳥5 2017-07-10 10:54:50
同意博士,不過是否意之見撤招時,會越撤越跌,越易上車越跌!??
2. 真真薯片 2017-07-10 13:26:34
要撤招, 首先當然係個市要跌緊, 第二係撤招後唔可以反彈(呢個世界當然冇包生仔, 但係最起碼大家都信撤完唔會反彈)

要跌緊同時大家都信撤招唔會反彈, 我估個市起碼要跌足兩年以上, 期間唔可以有反彈, 同堆跌幅要有三成以上先有機會
3. 鳥5 2017-07-10 13:35:21
真真兄,我都係吹吓啫!都(理物現像)去諗,加辨就次次先跌後升,成交就越減,地霸越高越沽得多。。甘減辨每次會5會先升後跌,(特別2手市場),成交就越加呢?我都係吹吓啫!
4. 鳥5 2017-07-10 13:41:35
不過地霸(非單一地覇)今年超標(賣9理出年D貨(遠期樓花係沽空行為),甘我又覺得出年氣氛理應比較難做過今年law!
5. 鳥5 2017-07-10 13:47:55
出年吹利好有呀!高鉄,大橋(大灣區)呀!未開波又得吹呀!今年息平,何解要超標賣遠期樓花呢?大地霸又睇5到有財務危机呀?
6. 鳥5 2017-07-10 13:59:28
從收地角度去諗,如果正苦話後市供地5緊張,甘點收地,立法局點改例發展郊園呢!樓價跌,傾緊果D地就易D收!(會快左),
7. CCL 2017-07-10 14:53:03
現在應該即時放寬樓價1000萬以下的按揭上限500萬,和樓價1000萬以上的五成按揭.
這樣才可以令市民細屋換大屋,改善生活環境,和釋放大量細單位出市場。
現在政府的措施,不知所謂!
8. LC 2017-07-10 15:34:08
升都係干升,二手無乜成交,到時真係跌,會有d 無乜實力既業主同銀主賣盤,其實唔撤招,二手業主賣盤意慾唔高,我相信樓如果大跌,一定係因為急升,其實升到而家噤,我諗再升都無乜可能除非息口再平d
9. 香港的功用 2017-07-10 16:23:23
香港最重要的是銀行穩定,絕不可放鬆按揭。
香港大部行業改無競爭力,不如做好中國走出去的找換店。
反正5成按對內地富人已經足夠,太高對銀行不利。
其實對地產商也不是太差,令多數人都要向發展商做2按,很小人可以買2手也令牠們可隨意 mark 價。
當然,不放鬆的壞處是發展商慢慢起樓,令租金上升,但在國家利益眼錢,未有樓的人交多點租只是小事,反正其實和有樓人士和公屋人比私樓租戶也只是香港的小數人。

國家送了很多大禮給林鄭,她多數會做對國家最有利的事。
10. 向引刀‧土著‧自醉‧浪子‧阿井 說不 2017-07-10 21:15:16

今日辣招他日救命蕉

69日週五

踩過長途單車賽的朋友都知道,補給安排是一大難題,出發時糧水負磅若太重,難免會拖慢初段速度,但在尾段體力將盡,從背包掏出一隻香蕉塞進口中便可再衝一段,這隻蕉又被車手稱為「救命蕉」。港府和金管局近年不斷出「辣招」嘗試遏抑樓市,其實亦是為將來預留後着,萬一樓價失序下瀉,辣招便可搖身一變成為「救命蕉」。德銀昨天預測香港樓價在10年內會勁跌48%,空置率會飆升至9%,更甚者如化身為傻燦風水師‧土著‧自醉‧浪子‧阿井直指中國有個大浪打埋嚟,香港樓價將會大跌357成,到2016年底見118指日可待,當中固然有其建基於人口結構的理據,然而卻未必有充分考慮到「救命蕉」因素。

德銀料人口老化推冧樓價

德銀作出如此大膽估計,主要由於預期本港人口結構出現變化,作為「買樓主力」的2544歲壯年人口佔比,將由目前29%,到2025年降至26%;相反60歲以上人口佔比將由22%急升至30%,屆時會令香港成為亞洲人口老化第二嚴重地區(僅次於日本)。這不但會導致「剛性需求」驟降,人口老化亦影響按揭取用能力,更少家庭可以獲批30年期按揭貸款;再加上供應增加和美國加息等因素,所以德銀料樓價將由目前高位到2026年大跌48%,才可達致平衡。

德銀的分析不可說沒有道理,但主要聚焦於本港內部基本因素,對於政策變化因素着墨較少;同時,不管喜歡與否,中港兩地經濟日益融為命運共同體已是不爭事實,所以分析香港樓市不應只看維港兩岸,而須把整個神州大陸框架形勢也納入考慮。

日後撤招變托市手段

先講政策因素,港府及金管局自2009年起連環出辣招以「管理」樓市需求,這其實有點似長途單車賽的糧水負磅,儘管在初段會構成負累,但在有需要時就可變為「救命蕉」。例如當樓價忽然跌幅過劇,超過了政府的盤算,屆時大可撤銷SSDBSDDSD等厲害印花稅,釋放受壓的置業需求。此外,金管局連續8次以「逆周期」名義收緊樓按,猶如郭靖降龍十八掌一重接一重;但所謂「逆周期」,無形中也為了日後能變為「順周期」,不但這8招可以逐一收回,更可反過來放寬樓按,這正是樓市現況跟上一輪高峰期(1997年)的最大分別之一。

當然,物業市場的老行尊都很清楚,所謂「剛需」其實不太剛,一旦樓價轉勢下行,「剛需」隨時會突然一下子消失,就像19982003年樓市低迷期的情況。屆時即使港府完全「撤辣」、放寬樓按,甚至打鑼打鼓呼籲市民入市,也未必可以帶動市民的買樓意欲。

不過,目前本港樓市的需求構成跟1997年存在頗大分別,除了本地市民剛需,還面對着龐大「內需」,說的是內地13億人的潛在需求。隨着深圳、北京和上海樓價日益追近香港,同時香港始終具有「一國兩制」、醫療、教育、出行便利和治安等方面優勢,所以在很多內地豪客眼中,本港樓價根本不算什麼。

龐大「內需」成強大後盾

目前除了BSD(買家印花稅)有助阻嚇內地豪客南下掃貨(儘管不少富豪不介意「豪畀你」),同樣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是投資移民政策。港府先是於2010年把房地產剔除於投資移民計劃,意味境外人士不可再「買樓換身份證」,繼而在2015年更加徹底叫停投資移民計劃,至今未有恢復跡象。

假若真的如德銀預測,香港在10年內由於人口結構變化導致樓價大跌,港府大可恢復投資移民計劃,實行「買樓送身份證」。屆時除非「一國兩制」已失效,香港真的淪為中國一個普遍城鎮,或者內地本身的經濟和樓市已經爆煲,否則這一招總可為本港樓市帶來強力支持。最後還有一個變數,在於港府心目中可接受樓價下跌幾多,若然當局認為樓價跌一半也不會動搖經濟穩定,反而有利社會和諧,那麼日後坐待樓價插水並非無可能。

樓市旺盛之際,很多機構、專家和學者不斷警示風險,但樓價偏偏愈升愈高,十個買家超過九個在賬面上贏錢,傻燦‧土著‧自醉‧浪子‧阿井在CCL127點作死亡吻別後,再也難以接受香港樓價走勢超過160點,於是有買家高呼「專家食屎」。只是香港樓市的影響因素已變得龐大和複雜,難再根據以往的框架去分析。不過萬事萬物再複雜,總脫離不了常理和天道,且以龔自珍一首《己亥雜詩》作結:「卿籌爛熟我籌之,我有忠言質幻師。觀理自難觀勢易,彈丸壘到十枚時。」

11. 引刀一快 2017-07-11 04:52:41
哈哈,邊個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