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42621    回應:9

政府應考慮局部恢復拍賣土地

湯文亮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中信泰富以大幅高於預測上限兩成奪得馬?山地皮,立刻被市場演譯成為利好消息,這樣的演譯亦不能說是錯,但箇中關鍵就是中信泰富很久都未能夠在招標下奪得一幅土地,並不是沒有落標,只是標價低於其他入標者,在經過多次失敗後,中信泰富唯有終極一戰,以高價奪馬鞍山地皮,雖然是大幅高於市場估值價,在中信泰富來說,只不過是盈利減少,不至於做蝕本生意。但超高標價是否能夠反映真正市值,有待商確,但反映投地者的真正市值,就不用置疑,不過,在出售土地的方法當中,招標肯定不是最好方法,不但未能夠為業主爭取到最大權益,甚至中標的b買家亦有可能對於自己的決定亦有所懷疑,買到亦未必開心,是兩面不討好的策略,在坊間,早已被認定是黑箱作業,不過招標就是破解壟斷的最佳方法,所以,政府明知道招標未臻完善,但一直不肯改變,這亦是其中主要原因,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官員們冇膽改變,就好似勾地政策一樣,直至師老無功。

  我亦無意說政府應該要將招標政策改變,不過,可以考慮局部恢復定期土地拍賣,因為拍賣是可以得到更合理價錢,雖然現在土地短缺,有意參與土地競投的財團多不勝數,但大部份都是以執死雞的心態,如果改為土地拍賣,那些小型地產商未開拍見到對手已經會被震懾,最後,亦可能只得幾個大地產商對疊,無錯,現在就是要將土地落入大地產商手中,當他們有新土儲,就會加速新樓盤銷售,否則,他們只能遙遙無期等招標結果,若果未能夠投得土地,手上新樓盤一定會放慢銷售,對政府希望得到的供應量是沒有好處。我認為,策略是要經常改變,才會得出最好效果。

  拍賣的土地一定要比較大幅,最好附近有發展中項目,那些地產商出價一定比較爽,不但可以提高庫房收入,對那些地產商來說,新舊土地產生的協同效應對整個社區發展有良好影響,例如,商場及其它康體,甚至公共交通設施是小型土地發展商應付不來。如果招標,有項目在該土地附近發展的地產商很難有必勝把握,況且由另外一些地產商用高價奪得土地,亦會令至附近土地水漲船高,所以,那些地產商亦不會介意,但土地未能盡其用,即是浪費資源,政府土地政策稍為變通一些,就可以地盡其用,何樂而不為。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回應 / 留言規則
  1. 禁止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
  2. 禁止以名稱/暱稱/綽號/同音字等批評或映射任何人士、機構、公司;
  3. 禁止發佈有關招聘、推銷、廣告等內容;
  4. 禁止公開任何個人資料(如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即時通訊帳號等)。

敬請留言者自律。本網站保留刪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權利。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1. 早睡早起身體好,好食好住無煩惱!反之必定過足失常癮,哈哈哈,為資產階級飲杯! 2015-05-31 12:54:08

【名家搶先睇】買樓要大賺最緊要懶(何熊輝)

21,539
建立時間: 0530 20:07

18
(蘋果日報)

股市進入大時代後即出現一批股神,樓市持續上升也持續有樓神出現,當樓神出現時,例必對樓市升跌作出點評,但自三年前開始,各種樓神都以看淡為主,今年亦不例外,對一般小業主,每年升跌實質意義不大,因買賣物業,總不像股票般隨時可「高沽低買」。因此作為業主,最緊要懶理這些短期看好看淡的噪音。

回顧歷史,1997至2003年是本港樓市近年最大的跌市,樓價跌足七年,跌幅達六成半。筆者認識一位小業主,早年以50萬元於市區購入一細單位自住,1997年間單位市值升至400萬元,但業主仍不沽出物業變現。期後的跌市樓價跌至130萬元。當時筆者問該位物業,會否感到不開心不賣樓。該業主簡單回覆:我買樓是自住的。

多年後今日,該名業主的單位已升至600餘萬元。最近筆者見到該業主,又問他會否賣樓變現。他答說,樓價確實很高,但仍不賣樓。筆者再問,甚麼時間會賣。他答:70歲後才決定。

2003年沙士時有逾萬個銀主盤,但相較本港逾百萬業主計,佔比只約百分之一,即99%業主都繼續供樓,那怕所持有的單位已變成負資產。今時今日再看,那批仍未賣樓的業主,現今全部反手大賺。所以說,買樓要大賺,最緊要懶理樓價短期升跌。 

上一則
【名家搶先睇】豪宅顯霸氣 細價樓看回報(劉兆昌)
下一則
【漢能又跌了】廠房仍有員工上班
2. 小人物 2015-05-31 13:59:12
政府仲可以考慮如果地產商投地後閒置一段時間之後仲未動工,可以開徵閒置土地稅。
不過建築工人不足,少後生入行,N大工程上馬和地產商搶工人,立法會勞工界人士又拒絕輸入外勞,導致建築工人成本暴漲,要回到八九十年代的起樓成本已經是沒有可能的事,所以樓價不會有大震盪式下跌。
3. Tam 2015-05-31 14:14:15

【趣遊樓市】未來幾年的住宅供應(脫苦海)2015年5月29日
未來幾年的住宅供應
昨日特首梁振英在答問大會中,交代了土地房屋供應的情況。多份報章都有詳細引述,但撇除一些修飾字句,具體的數字是這樣的:
- 2012/13年推出的土地,正在陸續建成樓房,預計明年私人住宅落成量為20,140個單位
- 2013/14年度售出的住宅用地,可供興建約13,000個私人住宅單位
- 2014/15年度售出的住宅用地及其他項目,估計可供興建約21,200個私人住宅單位
要留意的是,特首所講的,是當年賣出的土地,往後興建住宅的數量,實情是現時由土地興建為住宅,時間越來越長,主要原因除了建築工人短缺之外,城規會對於批發展項目,也是諸多困難。問題不單是建築周期延長,而是從土地賣出到項目施工的時間也延長了。
我們可以看一看運輸及房屋局公佈的住宅施工和落成數據,筆者一向以四年作為施工期,即開始施工後,樓宇在四年後落成。比如1998年是有紀錄以來最多住宅施工的一年,結果2002年就成為有紀錄以來最多住宅落成的一年。
現屆政府是2012年7月上任的,即使當時施工的住宅,保守估計也要2015-2016年才落成,何況當年售出的土地,也不能即時施工,所以起碼都要2017年之後才會落成。

不過有一項事實是,由2010年起,施工量已經進入一浪高於一浪,第一批在2014年落成,2010-2014年平均每年有14,740個單位施工,則2014-2018年也有接近此數的單位落成。
當然這樣的供應量也只是中規中矩,更值得關心的是目前有數個新發展區計劃,以至填海計劃,還未曾落實,意即長期的用地供應,還未有落實。



正如湯博士早前提過,政府已明白做成樓價高企的原因就是近年供應不足。我也覺得政府有決心解決此問題。只是開拓新土地一直都困難重重。如上文所述,可見將來的新增供應也只是"中規中矩",長遠土地供應甚至還未有著落。未來供應情況會否跟湯博士說"源源不絕"﹙尤其是細價樓﹚有些出入?

4. Tam 2015-05-31 14:19:17

【趣遊樓市】未來幾年的住宅供應(脫苦海)2015年5月29日
未來幾年的住宅供應
昨日特首梁振英在答問大會中,交代了土地房屋供應的情況。多份報章都有詳細引述,但撇除一些修飾字句,具體的數字是這樣的:
- 2012/13年推出的土地,正在陸續建成樓房,預計明年私人住宅落成量為20,140個單位
- 2013/14年度售出的住宅用地,可供興建約13,000個私人住宅單位
- 2014/15年度售出的住宅用地及其他項目,估計可供興建約21,200個私人住宅單位
要留意的是,特首所講的,是當年賣出的土地,往後興建住宅的數量,實情是現時由土地興建為住宅,時間越來越長,主要原因除了建築工人短缺之外,城規會對於批發展項目,也是諸多困難。問題不單是建築周期延長,而是從土地賣出到項目施工的時間也延長了。
我們可以看一看運輸及房屋局公佈的住宅施工和落成數據,筆者一向以四年作為施工期,即開始施工後,樓宇在四年後落成。比如1998年是有紀錄以來最多住宅施工的一年,結果2002年就成為有紀錄以來最多住宅落成的一年。
現屆政府是2012年7月上任的,即使當時施工的住宅,保守估計也要2015-2016年才落成,何況當年售出的土地,也不能即時施工,所以起碼都要2017年之後才會落成。
不過有一項事實是,由2010年起,施工量已經進入一浪高於一浪,第一批在2014年落成,2010-2014年平均每年有14,740個單位施工,則2014-2018年也有接近此數的單位落成。
當然這樣的供應量也只是中規中矩,更值得關心的是目前有數個新發展區計劃,以至填海計劃,還未曾落實,意即長期的用地供應,還未有落實。




正如湯博士早前提過,政府已明白做成樓價高企的原因就是近年供應不足。我也覺得政府有決心解決此問題。只是開拓新土地一直都困難重重。如上文所述,可見將來的新增供應也只是"中規中矩",長遠土地供應甚至還未有著落。未來供應情況會否跟湯博士說"源源不絕"﹙尤其是細價樓﹚有些出入?

5. 努力生活的人 2015-05-31 14:59:59
不容忽視的是財雄勢大的內地發展商在香港搶地,本地發展商如想穩奪地皮,惟有高價搶地。
6. 元朗人 2015-05-31 16:38:36
公開拍賣土地也有不好的副作用,全港業主或買家會高度聚焦地價的成交價格。如果有一兩塊成了高價,附以突然二手價量齊升,官員好大壓力要安撫全港市民。到時候大家又質疑熟地皮存貨究竟有幾多,需不需要加辣等。

將將就就保留招標似乎最合乎大多數人利益。
7. Marie 2015-05-31 20:58:28

香港人現在就像每天只懂攤大手板乞錢的道友一樣
好感概現在香港人好像只會關心自己層樓同股票升幾多,政客只會關心政改敵對互抽,根本無人會關心香港本身真正需要關心嘅問題。

成個社會同政府只係不斷喺度""財富效應同埋日日同阿爺乞錢乞政策,基層死活,經濟結構、民生問題尼啲根本性嘅問題完全冇人有興趣去理,資產泡沫對社會才是最重要課題!傳媒每天只會不斷報導股市樓市創新高、阿爺今日又施捨左乜嘢比香港阿、政改又點互片阿……大家一齊繼續攤大手板、汙腐內鬥、風流快活。 

香港而家的普世價值觀就係有錢有樓有尊嚴,金融地產以外嘅全部都係losers都係廢青廢坑港女窮L……成個社會無論市民政府政客傳媒都係甘,好多真正民生問題都變得雞毛蒜皮……大家一日到黑股樓gogogo, 窮人越來越窮,貧富越來越懸殊,大家有冇留意到,香港經濟表面風光,但係出到去消費時啲基層員工個個黑口黑臉、工作敷衍了事(好似老人院沖涼單case),服務態度惡劣……因為大家都對這個社會的不公義、扭曲的價值觀同人格墮落感到極度厭惡,甘樣始終有一日物極必反,只欠一個觸發點,就會演變成暴亂收場,佔中只是一個前菜而已。

而家香港人個個習慣每天都期望向阿爺乞錢乞到盤滿砵滿................一個飽肚嘅乞兒同日日吸飽毒嘅道友,講真仲邊有動力去改善經濟結構,改善民生同為下一代打算吖……阿爺就係想大家乞錢乞上癮,自甘墜落,好似道友一樣,每天迷迷糊糊甘向佢搖頭擺尾,甘政治問題自然解決,所以怪不得宜家啲年青人同低下階層甘絕望,甘反叛……因為香港宜家根本已完全走火入魔,但大家卻好像吸飽毒一樣,仍然蒙在鼓裏,自我陶醉。

當有一天我們發覺自己因為乞得太耐,失去了利用價值,驚覺香港連基本求生和自立能力也失去時,一切已經無可救藥,恨錯難返了......願共勉之。

9. yy 2015-05-31 22:54:32
招標的成交價可以勉強稱為傻仔價,因為可能比第二價高出三、五十個百分點,當年置地中交易廣場價就是暗標,搞到置地差啲摺埋,公開拍賣最常見是幾大發展商即塲搞合縱連橫分餅仔,以庫房收入和大眾利益計,還是招標較理想。
10. 地盤佬 2015-06-01 09:43:40
湯博士真係高人,清楚瞭解實況。發展商數目增加,需要嘅總土儲自然增加,因此賣地即使增加,施工量卻相反減少。更有趣嘅係,小型地產商見政府賤賣土地,自然爭相搶購,但係真正好賺嘅係投資平價土地,而唔係喺建築成本高昴嘅今日起樓,極端情況下有實力者大可持貨幾年將土地轉售。不過梁班子認為引入大量小型發展商係引入競爭,解決「地產霸權」「操控價格」嘅「問題」,未必聽得懂湯博士嘅善意諫言,畢竟呢次已經唔係政府第一次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