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前不久公布的長遠房屋策略,令人注目的其中一要點是增加居屋數量,由10年建8萬個單位增至9萬,觀乎上星期樂富居屋中心外通宵未散的長長人龍,這9萬單位成為社會未來10年的置業焦點當是毫無疑問。既然社會對居屋需求如此龐大,目標一旦定下,就得依據「路線圖」推進,不過,由於同一時間政府還有建設公屋的巨大資金壓力,否則無以兌現10年興建29萬個公營房屋的承諾,因此,如何在房委會以外加增資源投入,做到多發並至,將會是當局的考慮方向。
私人參建混合發展
助達居屋落成目標
今日《明報》的房屋署前副署長鄔滿海專訪,談話內容突顯這名昔日長時間負責房屋官員的看法,包括贊同政府重新研究私人參建及混合發展居屋,從而加速達至公營房屋建屋量的承諾目標。由於未來10年興建公營房屋的重擔壓在房委會肩上,構成沉重的資金及時間壓力,如何卸解,各種策略逐一紛呈。以財政司長曾俊華提出的投入270億元房屋儲備金為例,據他的說法,由於建屋牽涉龐大資金,儲備金是作未雨綢繆之用。說白了這其實便是墊底資金,確保不至因經濟周期變化而有斷財之虞,從而影響公營房屋的落成。
從居屋派表人龍不絕的現象看來,社會對居屋需求絕不可小覷,這既有人口結構變化帶動的需求,除了新生代的居住需要以外,還有每年6萬對新婚夫婦,本來私人樓宇也可以起一定的紓緩作用,然而近年樓價飈升,與絕大部分新生代購買力脫節,私人樓宇變成投資工具遠多於民生必需品,因此每年平均新建的9000個居屋單位便成為香餑餑,如何做到準時落成滿足住屋需求,便是當局的至高目標。否則的話,作為一個主要都會城巿,房屋供應如此落後,更因此出現大量劏房,不論特區政府如何解說指一旦規管便可能導致減少供應租金上升,也不過是文過飾非,暴露出公營房屋供應匱乏下的束手無策,何以稱為現代化城巿?
私人參建居屋或混合發展,猶如一個忙得不可開交的人多了一個熟手幫助,有望較快完成目標。香港曾經是有這兩類政策的,不少居屋便是私人參建,由政府撥地,邀請私人發展商以「價高者得」競投承建,標書有一定限制條款,包括居屋單位落成後,按房委會訂定的價格出售,並要符合施工質素等。至於混合發展則在公元2000年代在鴨脷洲及茘枝角有試點,準備落成後隨機抽出三成單位作居屋,只是到了2002年政府宣布停止出售居屋才全部改為私人樓宇發售。
我們認為,只要政府把好關,私人參建居屋及混合發展仍有可為,前者關鍵在於樓宇質素的控制,後者在於如何判定一個混合式發展計劃中,何者為私人樓宇何者為公營房屋。有一種看法認為,發展商「大雞不食細米」,對公營房屋興趣不大,其實斯言差矣,香港除了大發展商,也有為數不少的中小型發展商,近年出售的地皮由於面積巨大,中小型發展商礙於實力,無法加入競逐,可是私人參建居屋卻或會為他們打開另一扇門,走出另一個空間。至於混合發展,原計劃令部分人詬病之處是若隨機抽三成作公營房屋出售,變成一幢大廈內混雜兩種業主,有人會感到或會影響樓宇價值。這種擔憂不難解決,屋苑內某一兩幢劃作公營房屋,便不存在這種憂慮,或且可以較易解決此前的「影響樓價」擔憂。
房屋屬戰略級資源
主政者識見定大勢
一地的資源與另一地不同,有的地方食水是戰略級的資源,如新加坡;有的地方則是房屋才是戰略資源,如香港。過了這些年,由1970年代麥理浩擔任港督年代以降,巿民目睹房屋在整個社會向前發展過程的戰略作用。必須承認,若無70年代大興土木的公營房屋政策,香港可否由此平穩妥當走過之後的30年亦成疑問,我們不能不說港英政府在此事上的超脫視野,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人們始能安身立命,埋頭未來。香港應該把房屋問題放到戰略的高度來處理及解決,面前目前種種阻力,說一句老話﹕辦法總比困難多,只差在當事者的識見和決心而已。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