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唐榮
欄名:專家樓論
收到讀者火四郎的投稿,全文刊登如下:
香港出現深層矛盾已經不是新聞,對民生的不滿,無法訴諸於議事廳之中而出現偌大的社會運動;希望以行動來改變香港的政制環境,從而扳回政策的偏向,改善民生。
雖然運動支持者不斷高叫「政治問題政治解決」,但其實潛台詞乃是「民生問題政治解決」。
從不同政黨的定位,讀者不難發現,無論環境、交通、住屋、教育、醫療,只要將矛盾對向政府,就絕對是「政治正確」;要求政府運用有形之手去改變市場及供求,是大部分市民及政黨的取向。
政府回購干預 便宜一定好?
政府是社區中最大的權力機關,所以如果政策失宜,亦變成社會上最大的魔鬼;而市場是分配資源的中心;政府只要在市場上插上一手,利用補貼或稅收等手段,便可以扭曲正常的供求而達到短暫的新平衡。
短暫,是因為扭曲的市場並不能反映正常的供求;干預的市場往往會出現浪費、濫用;甚至摧毁整個市場。
上星期六的一個新聞特輯,正好是講述一個因政府干預而失卻市場機制的失敗例子,筆者希望提出來讓大家借鏡。
政府於2005年將部分街市、公屋商場及停車場資產,成立了「領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引入市場管理該些公營資產。除了成立時鬧出多場風波,這9年多亦飽受抨擊。
最主要的指控,在於不斷提高商戶的租金水平,以及不斷引入大集團來窒礙小商戶的經營生態。政府回購,正是那些「民粹」政黨不斷騙取市民支持的本錢。
回購,由政府經營,讓筆者說白了吧,「便宜」便是好。所以,那管隧道、鐵路、街市,反正虧本便一股腦兒由政府「包辦」好了。
偏離市場價格 易招惡性循環
領匯的例子給我們很大的啟發。同樣的商品平台,由食環署所管轄的街市,價錢便宜,幾乎「全院滿座」。對!數據上是「全院滿座」,然而,真實的環境,街市內的人流卻是門可羅雀;攤檔變成各式各類的貨倉,便宜的租金,非但無法為小商戶帶來豐厚的利潤,亦未能向普羅市民提供足夠的服務。
因為,偏離了租金及管理的機制,市場已完全扭曲及失衡了。
筆者深知這種講法是「政治不正確」,但偏離市場的價格引起浪費是鐵一般的事實。在餐廳中不用分毫的紙巾,顧客們當然會毫不吝嗇,但倘若需要自費,那顧客們便會因應自身的需要而作出取捨。
過低的租金,引起街市附近商舖的垂涎,不斷搶奪這個偏離市場的資源,濫用的結果破壞原有經營者的營商環境。「不賂者以賂者喪」,每一個濫用者就是對街市經營者插上一刀,惡性循環下最終令市民受害。
解決青年住屋 應擠出濫用者
古有云,殺頭生意有人做,賠本生意沒人做,為何被「政黨」口誅筆伐的領匯模式令到市場擠得密不透風,但便宜到能成為貨倉的政府模式則令市場乏善足陳?政治的角力在於資源的分配,不斷的扭曲市場而行,福兮禍所倚,結果其實是無窮無盡的浪費。
年輕人有房屋的需要,但解決的方法不在於無盡無窮的增加公屋供應,而是在於檢討現時所提供的公屋租金是否太過偏離正常,如何運用市場的力量去做調節,將濫用者擠出這個福利的補貼之中,將公屋成為一扇「旋轉門」,將資源導向最需要的社群,才是福利政策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