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唐榮
欄名:專家樓論
周一有智庫形式的基金會成立並舉行論壇,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表示,大多數青年一輩子,都不可能買得起屬於自己的房子,導致青年對未來絕望,因此他們要求改變是可以理解,是應該支持的。
就青年置業問題,他建議,政府和地產商可商量,可否在私人土地和私人開發項目向年輕人置業傾斜。研究香港周邊地區,例如與珠海、深圳合作,利用他們的土地資源,共創雙贏局面。
類似關注青年居住的言論,特首梁振英今年出席行政長官答問會時亦曾表示,住屋問題是年輕人遇到的最大問題,又得知不少年輕人不能成家立室,政府會重視住屋問題。
有「居住」需求者 估逾17萬
誰能拿出可行的解決辦法?
先來算一算,截至今年9月底,非長者單身人士,在公屋輪候冊達到133,600宗的歷史新高(還未計算年輕核心家庭),這是年輕單身一族的住屋需求。新居屋的需求有多少?今年底推出的新居屋大概可見端倪,前天本欄以往績推算,2,160伙新居屋,超額18倍計,大約有4.1萬個需求(假設都是較年輕族群)。兩者合計,大約有174,600的「居住」需求,包括租或買。
哪個年齡組別算是年輕人,難以判斷,上列數字,就以10萬伙的出租公屋及出售居屋的需求計算,哪裏找土地?發展商願意把手上土地撥出部分單位交政府嗎?還是補地價回報發展商?又拉扯上官商利益輸送?要重推混合式發展計劃嗎?有土地為何不率先發展公屋居屋。像香港工作、內地居住又有多少人願意,內地本身的居住問題也千頭萬緒。最後,又回到政府是否有足夠土地的問題上。
以即將推出的一批新居屋計算,大約提供實用面積400平方呎單位,1萬個單位,涉及400萬平方呎的樓面面積,以地積比7.5倍較高密度計算,400萬平方呎的實用面積,大約需要53萬平方呎土地。政府大球場的草地總面積是9,620平方米,整數計算約10萬平方呎。
換言之,要興建1萬個公營房屋,大約需要5.3個政府大球場的土地,假設是10萬伙的需求,就是要53個足球場、530萬平方呎的土地來興建4,000萬平方呎的樓面面積。
找93個大球場建屋 談何容易
而要完全滿足上文所指17萬多的「居住」需求,需要17.46萬個公營房屋,需要約7,000萬平方呎的樓面面積,同樣以7.5倍地積比發展,換算下來大約是931萬平方呎的土地,亦即約找來93個政府大球場,便足以興建17萬多個住宅單位,滿足直至此時此刻的社會需求,尤其是這些需求,理論上年輕人應該佔上頗高比例。
如果以每年2萬伙的進度推展,17萬伙要花8至9年,這未計算在8至9年期間的新增需求,是不是不可能的任務!?
除了這個夠不夠土地滿足需求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外?單單解決青年置業問題已經千頭萬緒,要不要提供耗費公帑的資助房屋予青年?哪中年又如何?提供至哪一個水平?年齡計算、收入的要求、17萬多有多少水份等等……
抱歉,問題太多,不過,所有問題的根源,還是土地,現屆政府,甚至下屆政府是否有能力提供免於短缺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