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62424    回應:14

唱淡樓市反而令樓價上升

湯文亮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在過去幾年,很多專家,學者無時無刻都說樓價會下跌,甚至說下跌一半亦大不乏人,但這幾年的結果,樓價不跌反升,政府將責任歸咎於炒家將樓市炒起,名正言順推出各項辣招,雖然出辣招亦沒有能力將樓價壓下,政府官員百思不得其解。其實,歸根究底,樓價上升就是歸功於那一班經常將樓市唱淡的專家,因為他們唱淡樓市,令政府認為樓市根本不存在強勁購買力,樓市上升是炒家所為,從來沒有在供應方面著手,認為只需要用辣招控制樓市,不過,專家們當然不承認這個事實,但事實勝於雄辯,要遏止樓市上升就必定要說樓價會上升,而且上升主要原因並非炒家所為,而是供應不足所致,這樣政府才會考慮各種方法增加土地供應,這亦是王道之方法來管治樓市,用唱淡樓市而希望小業主恐慌而將其擁有物業賣走,雖然亦能夠將供應量增加,但這只不過是塘水滾塘魚,沒有解決樓價上升的基本因素,將物業賣走的小業主亦伺機再買物業,將業主身份降格為準業主身分,而那些小業主賣走的物業,很多時都會落入擁有多個物業的小業主或者投資者手中,沒有降低有需要買樓的人購買力,倒頭來反而令購買力增加,樓價上升亦是正常的結果,學者應該明白問題一日未解決,問題是依然存在這個道理。
 
  我相信任何一個政府在收到樓市將會下跌的訊息,就一定會收緊供應量,因為既然樓價下跌,再增加供應量只會令樓市雪上加霜,8萬5就是一個好例子。除此之外,金管局亦會督促銀行收緊按揭成數,因為樓價下跌一半,一定會出現不少負資產者,不過,始終由於供應量不足,樓價越升越有,按揭成數越做越少,如果有小業主相信專家所言非虛而賣走他們的物業,再回購的時候便會十分困難,雖然他們賣走物業的時候有不俗利潤,但如果再買物業,就要付出更多,與此同時,因為按揭成數已被收緊,他們要多付很多首期才可以再擁有物業,到最後,如果那些小業主要購回與賣走相若的物業,雖然他們所得的利潤可以用作支付首期,但欠債就會加大,可以說是得不償失。但肯面對現實而再置業已經是幸運的一羣,而那些深信專家之言,認為樓價不日必定會下跌一半的人,他們一定不會或者不甘心買樓,但他們愈不買,樓價愈升,租金亦升,他們過往賣樓的利潤就被租金蠶食,他們現在的心情亦可想而知,所以,有些人同你講樓價跌,千祈唔好反駁他們,唯唯諾諾便好了。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回應 / 留言規則
  1. 禁止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
  2. 禁止以名稱/暱稱/綽號/同音字等批評或映射任何人士、機構、公司;
  3. 禁止發佈有關招聘、推銷、廣告等內容;
  4. 禁止公開任何個人資料(如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即時通訊帳號等)。

敬請留言者自律。本網站保留刪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權利。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1. 睇得通 2014-11-12 10:39:57

在過去幾年,很多專家,學者無時無刻都說樓價會下跌,甚至說下跌一半亦大不乏人,但這幾年的結果,樓價不跌反升,政府將責任歸咎於炒家將樓市炒起,名正言順推出各項辣招,雖然出辣招亦沒有能力將樓價壓下,政府官員百思不得其解。其實,歸根究底,..........

他們是否沒有遠見的類別???

2. 周顯 2014-11-12 11:39:09

 

【明報專訊】世上並無穩升資產

世界上沒有只升不跌的樓市,香港不會是例外;也沒有只跌不升的樓市,日本也不會是例外。以上的是定律,只是很多人都不曉得這條定律。假設在一個完全缺乏供應的樓市,樓價也不會乾升不跌,只是會大漲小回,以及升的時間長,跌的時間短,如此而已。例如,它可能升了十倍之後,再跌去五成,以及升15年,跌5年,諸如此類。但這種跌法,照樣是會死人的。至於香港很多的炒樓者一廂情願地認為,樓價會每年穩定地上升多少巴仙,對不起,這種穩定上升的升法,在全世界的任何資產市場,都不會存在的。同樣地,如果在一個總體趨勢下跌的市場,只要跌的幅度夠多、時間夠長,的確不排除樓價會反彈式上升三幾年的,只是反彈的幅度不大,彈的時間也不太長。

3. AC123 2014-11-12 11:46:57
湯先生, 不如你又玩下估樓價遊戲 (講笑吾使負責任喎), 中原指數在31/12/2014, 30/06/2015 & 31/12/2015 的位置. 等你D粉絲(包括我)有D新焦點, thx.
4. 引刀一快 2014-11-12 13:47:06
呢幾年香港樓市強勁購買力,係由大陸炒家扳機嘅,我諗樓價跌亦會係由大陸因素引導。
5. 一味靠估 2014-11-12 13:56:03

內地人減少南下買樓 
中國直接投資香港 首4月跌41%

13,019

9
■香港擔當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中介角色正在淡化,令內地對港投資下跌。

【財經專題】
今年首4個月中國對香港的境外直接投資,按年急跌41%,遠差於今年首4個月中國對外整體直接投資跌幅12.9%。分析指除了因為去年基數較高外,亦與內地人減少買香港樓,以及本港中介角色減弱有關。
記者:周燕芬

商務部5月公佈今年首4個月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非金融類別)情況(ODI),按年跌12.9%至256.9億美元;對香港急跌41%,但未有披露金額。於2013年,內地對香港投資表現,亦下跌了6%,遜於整體對外投資增長16.8%。
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解釋,去年2月中海油(883)以148億美元收購加拿大尼克森,令去年初對外投資額急增造成高基數效應;由於有關交易相當部份經香港進行,故今年內地對香港投資亦大幅下跌。

陶冬:港助內企外闖減

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分析,這與香港實施雙辣招調控樓市,大幅減少內地投資者進入本港樓市有關。此外,香港作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中介角色功能也在放慢,「中國企業到海外投資不需要經過香港進行」。不過,他認為中國企業走出去趨勢不變;對外投資應會持續增長。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亦認同,內地買家減少來港買樓意慾。於2011年2、3季高峯期,內地個人買家曾佔本港一手物業成交量的40%;於去年第4季至今年第1季,相關佔比已持續回落至11、12%。他認為政府為冷卻樓市,對非本地居民徵收額外印花稅;還有政府去年又推出一手樓新銷售條例,減少新盤推售;又或發展商推出的樓盤不適合內地買家「口味」,均會影響其購買意欲。

投資署:港續吸引內企

投資推廣署發言人未有直接回應下跌原因;但補充該署於2011、2012和2013年,分別協助了56間、62間和71間內地企業在香港設立或擴展業務,今年有關數字仍繼續上升。香港持續吸引內地企業,並在資金、人才和經驗方面,協助內地企業與國際接軌,也為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提供理想的平台。
不過,據德勤企業重組服務亞洲區主管合夥人黎嘉恩接觸,並沒有感到內地投資者減少來港投資。中銀香港經濟及政策研究主管謝國樑亦認為,相信這只是特殊原因下的短期波動;中長期仍對內地投資香港情況樂觀。
因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才處起步階段,香港仍是內地企業走出去重要基地,可以為內地企業提供海外併購金融專業服務;內地對香港的投資,應與內地對外直接投資步伐一致。

6. 父母助子女置業好嗎? 2014-11-12 15:55:40

認識一位高官,他說明年可以安心退休了,因為他已經協助三個子女各自置了一套房子,總算完成了作為父親的任務。

 

我心想,這是作為父親的任務嗎?為甚麼不是子女自己的任務?我身邊的朋友,很多都有為父母買樓,原來將來還要為子女買樓,我們這一代,真是雙重責任。

 

現實是市區的一個四百呎的細單位也要三四百萬,首期三成也要一百萬,以目前年輕人的生活習慣,要積累這筆首期絕不容易。所以很多父母都不忍心子女要為積累首期而降低生活水平,所以都主動提出為子女付首期。有些能力高的家長,甚至會全資為子女置業。

 

這種現象已造成社會分化。我認識一些家庭背景比較窮困的大學生,就經常有怨言,他們覺得這是跨代貧窮的一個重要原因。貧苦家庭出身的學生,不但升大學的機會少,能夠置業的機會也少,甚至連結婚生子的機會也受影響。此之所以,他們對地產霸權十分痛恨。他們不認同家長為子女買樓的風氣,認為這會造成對他們的不公平競爭。他們沒有父母資助,只好延後置業。此外,父母的援手,亦間接把樓價推高至一般年輕人負擔不起的水平。

 

我個人並不太贊成父母一早就告訴子女會幫他們置業,這只會養成子女依賴父母的習慣,以後無法獨立。人要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總得為自己的將來作點籌劃。在年輕的時候,接受一點生活的壓力,對成長不無好處。它既可以逼使年輕人發掘自己的潛力,亦可以令年輕人珍惜自己努力的成果。

 

其實,自己負責買自己的居所並非甚麼了不起的大事,年輕人應有更大的志向,才能真正的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出來。一個有大志的人不會把注意力放在置業上。若然能夠完成自己人生的大願,有沒有買到樓根本無關宏旨。一般而言,對有大志的人來說,置業只是小事一樁罷了,不難在追求宏願的過程,順手把它處理好。家長們與其花氣力為子女置業,不如引導他們及早立下大志。

 

現時香港的樓價偏高,要年輕人憑自己的力量去買樓的確不容易。但如果大部分人都買不起的時候,可能正是不宜買樓的時候,大可以先租一段時間,待樓價回落到負擔得來的時候才買吧!

 

有人做過統計,在發達地區,一般年輕人都要出社會工作八至十年,才有能力置業。所以,我覺得父母即使是要協助子女置業,也宜等他們接近三十歲的時候才考慮。如果他們不是要結婚成家,再等多一會也不要緊。最好是他們憑自己的努力,已可以解決住屋問題。

 

據美國房地產經紀協會最近的報告,由年輕人為主的首次置業成交,跌至總成交的33%(過去一般都有40%),反映年輕人置業困難的情況並非香港的獨有現象。人口老化是一個原因,但樓價與年輕人的購買力脫節亦是一個重要原因。父母不替子女買樓,可使上車盤的定價更貼近年輕人的購買力。

(轉載自20141112am730C觀點)

7. 政府房策何其不知所謂! 2014-11-12 17:54:19
【明報專訊】大家可以看到的是,在近來,發售的新樓單位數目好像有上升的趨勢,我也預期,新樓數目將會快速增加……但是淡友請別開心,因為,新樓的單位數目增加,只是因為發展商見到細價樓有價有市,所以把新樓細出售而已,長實(0001)嵐山的196方呎的骰單位,就是一個好例子。

這好比我去買豆豉鯪魚,它沒有加價,不過我發現它已靜悄悄地從4條魚減至3條一罐,這就是變相加價了。

建屋量只計單位數目 不理面積

要知道,香港政府計算如何改善市民的生活環境,向來是以新供應的單位數目來作決定,但卻從不計算新樓的平均面積。在外國,新樓的平均面積,是必須公布的數字,例如說,日本新樓的平均面積便是1400方呎,你沒看錯這個數字,的確是這麼大的面積。

政府地產商雙贏

所以,理論上,香港政府並不需要增加土地供應,只要發展商不停的推出房單位,照樣可以大幅增加新供應單位數目,香港政府的建屋量也可以達標了。反正,無論是建制派,抑或是民主派,其議員們均不過是一批智障的土蛋而已,香港政府騙了他們這許多年,他們依然沒有一個懂得這些房地產市場的基本原理,所以再騙下去,也是無妨。

那麼,為什麼發展商要賣出房呢?原因很簡單,200萬元左右的上車客,有大量的購買力,發展商必須要把這筆資金也收納進來,才能夠把房子的呎價賣得更高,賺進更多的錢。

[周顯 投資二三事]

8. 不知所謂 2014-11-12 18:03:08
點解 c9 哥開開吓會會「忽發奇想」?
9. 關心青年住屋 先拿出足夠土地 2014-11-12 18:57:20

關心青年住屋 先拿出足夠土地

撰文:唐榮
欄名:專家樓論

周一有智庫形式的基金會成立並舉行論壇,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表示,大多數青年一輩子,都不可能買得起屬於自己的房子,導致青年對未來絕望,因此他們要求改變是可以理解,是應該支持的。

就青年置業問題,他建議,政府和地產商可商量,可否在私人土地和私人開發項目向年輕人置業傾斜。研究香港周邊地區,例如與珠海、深圳合作,利用他們的土地資源,共創雙贏局面。

類似關注青年居住的言論,特首梁振英今年出席行政長官答問會時亦曾表示,住屋問題是年輕人遇到的最大問題,又得知不少年輕人不能成家立室,政府會重視住屋問題。

有「居住」需求者 估逾17萬

誰能拿出可行的解決辦法?

先來算一算,截至今年9月底,非長者單身人士,在公屋輪候冊達到133,600宗的歷史新高(還未計算年輕核心家庭),這是年輕單身一族的住屋需求。新居屋的需求有多少?今年底推出的新居屋大概可見端倪,前天本欄以往績推算,2,160伙新居屋,超額18倍計,大約有4.1萬個需求(假設都是較年輕族群)。兩者合計,大約有174,600的「居住」需求,包括租或買。

哪個年齡組別算是年輕人,難以判斷,上列數字,就以10萬伙的出租公屋及出售居屋的需求計算,哪裏找土地?發展商願意把手上土地撥出部分單位交政府嗎?還是補地價回報發展商?又拉扯上官商利益輸送?要重推混合式發展計劃嗎?有土地為何不率先發展公屋居屋。像香港工作、內地居住又有多少人願意,內地本身的居住問題也千頭萬緒。最後,又回到政府是否有足夠土地的問題上。

以即將推出的一批新居屋計算,大約提供實用面積400平方呎單位,1萬個單位,涉及400萬平方呎的樓面面積,以地積比7.5倍較高密度計算,400萬平方呎的實用面積,大約需要53萬平方呎土地。政府大球場的草地總面積是9,620平方米,整數計算約10萬平方呎。

換言之,要興建1萬個公營房屋,大約需要5.3個政府大球場的土地,假設是10萬伙的需求,就是要53個足球場、530萬平方呎的土地來興建4,000萬平方呎的樓面面積。

找93個大球場建屋 談何容易

而要完全滿足上文所指17萬多的「居住」需求,需要17.46萬個公營房屋,需要約7,000萬平方呎的樓面面積,同樣以7.5倍地積比發展,換算下來大約是931萬平方呎的土地,亦即約找來93個政府大球場,便足以興建17萬多個住宅單位,滿足直至此時此刻的社會需求,尤其是這些需求,理論上年輕人應該佔上頗高比例。

如果以每年2萬伙的進度推展,17萬伙要花8至9年,這未計算在8至9年期間的新增需求,是不是不可能的任務!?

除了這個夠不夠土地滿足需求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外?單單解決青年置業問題已經千頭萬緒,要不要提供耗費公帑的資助房屋予青年?哪中年又如何?提供至哪一個水平?年齡計算、收入的要求、17萬多有多少水份等等……

抱歉,問題太多,不過,所有問題的根源,還是土地,現屆政府,甚至下屆政府是否有能力提供免於短缺的土地?

10. 亮劍 2014-11-12 19:09:40
我亮劍做人好均真,大前題就係以香港整體經濟利益行先,個人得失次之。

你唔開發足夠土地去發展,咁香港的經濟就會停滯不前!

因此本人讚同香港政府應「有效、有秩序、有規劃地分批釋放現有土地資源,做大個餅」(珍惜香港話做大個碟)。

而現在最順手又可行的增加土地途徑,就是同 Big 4 坐低講数, 你威迫又好、利誘亦可,总之喺呢度每年攪翻幾仟個单位出來。咁樣香港的年輕人,才可一方面有屋住,另一方面又有工做。


我呢個觀點,不知大家認唔認同:

香港已經係一個充分成熟的經濟體系,若要再做大佢定要阿爺幫手。

喺金融業來看,類似滬港通呢D政策,將會如走馬燈咁,陸續有來。

但香港現在陷入一個乜地都唔夠的困境,例如金融業所需的甲厦,就有如住宅咁供不應求,咁將會窒礙整體金融業發展。


大球場草地面積约10萬平方呎,而根據已知資料顯示,香港 Big  4 的農地庫存,係 1億平方呎,即 1000 個大球場草地!

大話怕計數,當呢D土地可以用5倍地積比來發展,即每一個大球場咁大既土地,可起倒成仟個單位,即1億呎地其實可建数以百萬計的房屋!

11. 肥婆四 2014-11-12 21:48:42
亮劍兄,你的想法好係好,但依家的時代青年思維唔同人咁品咖,你想話幫佢成全吓佢,佢哋知到咗未必制咖,反咬一口官商勾結,最咬一口破壞環境。你都睇到菜園村單野喇,玩到七彩啦。個度依家起好西鐵通車之後咪大把地起屋囉!嗱,上次東北發展計劃顧問撥款又咪攪到打交咁!都係唔好同佢諗咁多喇,睇吓新界東北發展成點先喇。
12. To 10 2014-11-12 23:05:06

咁, 若干年後, 如果青年娶唔起老婆, 或者做唔到老闆, 梁生又打算點幫佢?

周一又有智庫形式的基金會成立並舉行論壇,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表示,大多數青年一輩子,都不可能娶到屬於自己的老婆又做唔到老闆以有屬於自己的生意,導致青年對未來絕望,因此他們要求改變是可以理解,是應該支持的。

13. lga908 2014-11-13 15:25:02
我不信專家, 因為專家錯咗唔會賠錢比我. 如果有一日, 專家預測疏忽失誤會賠錢比受損失的人, 到時我一定信到十足十, 正如我信醫生律師一樣

14. 引刀一快 2014-11-13 21:49:59
醫生賠錢唔賠命,敗訴律師亦唔陪坐監。
我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