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年輕人經常埋怨,樓價升得太不合理,基本上已與年輕人的購買力脫節。其實,這種現象不只香港有,其他世上的大都會都出現類似的情況。
倫敦的樓很多都已落在非本地人手裡,買家包括阿拉伯王子,俄羅斯商人與中國的富戶等。本來,倫敦人的平均購買力不會比世上其他地方的人差。但這些來倫敦投資的外地人,在他們本國卻是最富裕的一批,他們的買樓能力當然勝過一般的倫敦人。他們搶走了倫敦人置業機會,迫他們只能租樓,或搬去市郊,才有條件置業。
這種情況不但發生在倫敦,還發生在其他的國際大都會,尤其是金融中心。因為這類城市的增值能力強,可以承擔得起較高的租金,以至在這些城市投資地產,可以收取較高的回報,物業亦因此有更強的升值能力。只要這類城市容許外來投資者置業,本地人中就必然有一部分難與外來人競爭,變成置業無望。
香港近年樓價急升,其中一項主要的原因,就是來了一批內地的富戶,令年輕人置業倍感困難。政府增徵印花稅,目的就是要攔住這批外來投資者,不讓他們這麼輕易就可以在香港搶走香港人的機會。
然而,我們看不到紐約與倫敦這類受到同樣困擾的城市,採取措施去阻撓外來投資者。我不相信當地人沒有怨言。美國人在八十年代,就對日本人在美國買樓感到厭惡。當年美國比今天強盛,但對外來資金還是採取來者不拒的態度。今天,美國正需要樓價回升去帶動經濟,對外來人來投資更無任歡迎。
對美國政府而言,與其自搞QE要面對很多後遺症,不如歡迎外國資金流入,一樣有類似的作用。美國政府只控制外來移民,不控制外來資金,一樣可以保護本地人的居住權。外來投資者買了樓是搬不走的,一樣要租給本地人住。本地人只是不做業主,暫做租客罷了。
再者,即使不容許外國投資者來買樓,亦很難不容許本國其他地方的國民到大都會來找工作。誰負擔得起大都會的租金與日常生活開支,誰就可以留下來;誰負擔不起,就得去二線城市生活。英美政府都不會保障原先在大都會生活的人,一定可以在當地置業。而高樓價實質上負起為大都會篩選合資格居民的功能。金融中心大都是國際城市,要吸納全世界的人才,否則就會競爭力不足。
香港若是想保住國際大都會的地位,亦只能採取開放的政策,既要歡迎人才,亦要歡迎資金。在這種情況下,香港的樓價是不會便宜的。即使政府的房屋政策向本地人傾斜,最多也只能助本地人購置一個最起碼的居所,而不會是一間理想居所。年輕人若真正想跟得上潮流,有體面地過大都會的生活,一定要靠自己的競爭力。
(轉載自2014年11月11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