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53900    回應:26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回應 / 留言規則
  1. 禁止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
  2. 禁止以名稱/暱稱/綽號/同音字等批評或映射任何人士、機構、公司;
  3. 禁止發佈有關招聘、推銷、廣告等內容;
  4. 禁止公開任何個人資料(如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即時通訊帳號等)。

敬請留言者自律。本網站保留刪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權利。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1. 專家有何想法 2014-02-28 08:55:15
專家會加 disclaimer 以逃避責任
2. 新一年34地 七成單位未改劃 2014-02-28 09:05:08
新一年34地 七成單位未改劃
涉1.1萬伙 恐難達供應目標
2014年2月28日
新一年34地 七成單位未改劃
涉1.1萬伙 恐難達供應目標

【明報專訊】新一年度賣地計劃昨公布,共涉34幅住宅地,提供約1.55萬伙,較去年增約13%,其中24幅為新增地皮,包括市場預期的大埔白石角、馬鞍山白石及大窩坪地皮等。不過,來年的34幅住宅地中,其中21幅尚未完成改劃程序,涉約1.1萬伙,佔全年賣地計劃之中近71%,對全年供應目標或造成隱憂。至於首季政府將推出6幅住宅地,涉約1500伙,惟季內缺乏焦點市區靚地,較具瞄頭的是樓面逾百萬方呎的荃灣楊屋道地,連同市建局觀塘市中心招標項目,季內共可售地提供約3200伙。

新一年度賣地計劃涉約1.55萬伙,連同西鐵、港鐵及市建局項目及私人重建,發展局長陳茂波預料來年私樓總供應共約29,930伙。不過,陳亦承認,私人重建的實質供應,政府較難掌握,而34幅住宅地中21幅尚未完成改劃,但仍有信心達到長策會提出的每年1.88萬伙供應目標。翻查資料,政府去年預計,2013至14年總供應量達約2.58萬伙,惟根據政府昨公布的實際供應數字,只約17,890伙,僅佔預測量不足七成。

楊屋道商住地 首季焦點

全年34幅住宅地皮中,23幅位於新界區,市區較貴重地皮只有大窩坪延平道及赤柱黃麻角地皮,估值分別約70億及41億元。新界焦點地則包括馬鞍山白石耀沙路、大埔白石角4幅地皮及荃灣楊屋道商住地。此外,九龍塘前李惠利校舍南面用地,以及屯門東掃管笏3幅地皮,則已剔出賣地計劃。

日出康城第4期 季內招標

一鐵一局方面,港鐵本季內將推日出康城第4期招標,涉約1600伙。而來年的大圍站及將軍澳日出康城第5期,涉約4650伙;西鐵元朗站則約1880伙。此外,市建局除即將招標的觀塘市中心第二及第三發展區項目外,尚有馬頭角新山道及馬頭圍道兩項目,以及深水海壇街兩項目,共涉約3200伙。

此外,首季將推6幅住宅地及1幅商業地,其中4幅住宅地設有限量限制。焦點包括荃灣楊屋道綜合發展地皮,涉約42.37萬方呎住宅樓面,以及64.32萬方呎商業/酒店樓面,市場估值最高64億元。

中間道商業地王 料值53億

全年將推7幅商業地皮及1幅酒店地,其中包括新增的東涌酒店地,涉1100間房,以及首季推出的尖沙嘴中間道商業地,由於位處自由行集中地,業界看好地皮發展潛力。

天俊測量師行執行董事張楚然指出,地皮可打造成商舖,亦可因應市出售或收租。市場估計地價約53億元,每呎樓面地價約5000元。

明報記者 麥穎、李宛婷

3. 亮劍 2014-02-28 09:47:48
昨日波叔發啷厲,講到MTR 呢兩叁年,都唔能夠成功地推出那怕係一呎土地出來起樓!
呢一鑊唔好意思得罪你波叔都要講句:「波叔你好-----係好無知呀」!
 
在呢個商業世界,殺頭嘅生意都有人做,但你明知會蝕嘅買賣,除極少數例子如 ATV 外,就幾乎人人避之則吉。
MTR 乃上市公司,有其他小股東,你 MTR 董事局能否自把自為,將貴重資產當爛茶渣去賣?
而在香港揾緊食嘅地產發展商,九成幾係上市公司,就算你 CEO 及其家族成員持大部分股權,亦不能隻手遮天,置小股東之利益於不顧!
 
但因為 MTR 嘅項目,絕大部分係上千个單位嘅大嘢,講緊係上百億資金嘅投入,真係有能力嗰班發展商有多少可落場玩,大家心中有數,雙方利益有衝突,又各自要向小股東負責交代,本來解決呢個差距嘅最佳方法,係後市有『想像式上升空間』,咁 MTR 管理階層就可同人交代拒哋已經係「市價賣」,而發展商亦可發表,拒哋出呢个價係睇好後市啫!
但呢幾年地產業,日日聽嘅係你 CY 及其團隊唱衰個市,又整連鎖性辣椒出來,阻攔真係有、又唔怕貴嘅實客入市,那麼就算 MTR 真係攞啲地出來俾人落標,那幾个大型發展商會出乜嘢價,仲唔係傻仔都估倒嗎?
4. 小讀者 2014-02-28 10:25:17
我見個 D 話會趺三成五成既專家, 都只係各施其職, 唔會拎其他 "專家" 既推測比較, 最多係貼中左就講多幾句說話認叻, 睇黎 D "專家" 既心胸同氣量都比好多人好.



5. 應廢除聯繫匯率 2014-02-28 10:52:33
支持廢聯匯使利率保持合理水平。
6. 不合理 2014-02-28 10:58:40
樓市上升是聯匯令本來無能力買樓的人,進入樓市,4%通脹 1%樓按利率,是什麼世界???!
7. Peter Paker 2014-02-28 11:35:04
好文分享


8. Hongkong People 2014-02-28 11:36:43
如果唔係有咁多辣招,又限呎又限量,你要MTR推幾多都得,而家走嚟話MTR,真係有病。
9. 睇得通 2014-02-28 12:10:22

在過去半年,甚至一年,樓宇的成交量非常少,總數大約等如往年的一半,不過,始終有買有賣,當大家認為沒有什麼特別的時候,何不細心想想那一班賣樓的人士當中,有幾多個是必須要將物業,甚至是將自住的物業賣走,可以這樣說,有迫切性要將物業賣走的人其實並不多,...........

大家都在希望樓價下跌???但是事與願違???

希望樓價下跌越大???失望越大???

我們炒樓價下跌的施政是否犯了錯誤?????

10. 山高雲低 2014-02-28 12:11:10

pater paker 兄:

小弟對樓市的看法與你接近。一句講晒:

「在香港,政府可以打破樓價短期只升不跌的預期,但絕對改變不了長期向上的趨勢」

小弟近日較忙,不多贅言。

11. Dice 2014-02-28 12:39:02
謝謝 Peter Paker 的好文分享 !
12. 不再做順民 2014-02-28 17:37:46
在下現手持三個物業﹐剛剛供完。當樓價上升時﹐只持以欣然心態﹐沒有大喜大樂﹐因明白到如不將之即時變現﹐所謂上升也只不過是一個數字而已。對於樓價下跌一樣處之泰然﹐反正也是一個數字。假若樓價繼續下跌﹐在下會考慮買入第四個﹐因通脹每年持續 4 % 以上升幅﹐現錢很快會被陰乾。我認為若要在樓市方面買跌﹐要利用自身的能力和儲備去買跌﹐而不應將自住的一層樓賣掉去買跌﹐這是十分愚蠢和危險。湯博士就曾多次在本欄發表文章﹐苦口婆心地勸告甚至鞭策那些賣掉自住樓去買跌的人。當然是信者會得救﹐教而不善者最終還是後悔和煩惱自尋了  ﹗

13. 林本利,萬歲 2014-02-28 17:46:59
林爺,有見地


作者
主題: 林本利:香港缺地 呃鬼食豆腐

梁振英明天將會宣讀任內首份施政報告,相信不少篇幅會提及如何增加土地供應,紓緩香港房屋供應不足和樓價高企問題。 

過去幾個月,政府官員不時說香港缺地興建住宅,需要移山填海,發展新界東北,改建工廠,將「政府、機構及社區(GIC)」用地改為興建住宅。甚至有消息說要透過搬遷體育城、將大學用地改建住宅、提高地積比率和建屋密度等方法,去增加房屋供應量。 

政府一直說香港缺地建屋,這無疑惹來市民恐慌,盲目以高價入市。不錯,香港人口超過七百萬,面積只得1,10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十分高。但現時全港只得大約7%的土地用作興建住宅;只要增加1%的住宅土地,即11平方公里(或1,100公頃),便可以興建足夠住宅供100萬人居住。 

九七回歸時,首任特首董建華提出十年之內,每年興建八萬五個住宅單位,即合共85萬個單位,又何來擔心土地不足?較早前發展局披露,政府還有2,000多公頃土地和大量農地可用作興建住宅;政府又可以徵用地產商的農地用作建屋,實在不愁缺乏土地。若真的缺地,政府可考慮收回只供一小撮富豪享用的私人會所用地,而不應向供市民大眾使用的社區設施用地打主意。 

香港缺地不過是「呃鬼食豆腐」,幫助地產商出貨。政府若真心想樓價平穩,不再飆升,便應說香港不缺地,土地供應將源源不絕,市民毋須急於搶樓。 

作者曾任教理大,現為教育中心校監 
網誌:http://lampunlee.blogspot.com 

林本利
14. 法子 2014-02-28 17:48:14


梁振英欠林本利一句對不起

經濟學者林本利與特首梁振英就本港房屋數據的論爭,是這幾個月最有意思的公共討論之一。


新政府過去一年多,出盡力氣在香港市民中間建立一套不容置疑的房屋論述:從住宅供應嚴重不足導致樓價飈升,到政府沒有足夠「土地儲備」作發展之用,結論是必須落實各項短、中、長期土地開發計劃,促請「被選中」的受影響人士「犧牲小我」,民間團體莫再阻住地球轉。

民間團體莫再阻住地球轉?

一直關注房屋數據的林本利近月多次在報刊撰文,指出本港房屋閒置情况遠較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私人住宅空置率」為高,公私營的房屋資源均被嚴重浪費,政府不應未搞清楚現况就亂開藥方。這番質疑如果被公眾接受,梁政府房屋論述的根基就會受到嚴重挑戰,難怪梁振英自8月以來,兩次高調在網誌回應。

林本利的核心挑戰源於統計處出版的《香港統計月刊》中「永久性居住屋宇單位」數字和《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中「家庭住戶數目」。根據今年第一季數字,「永久性居住屋宇單位總數」為2,647,700個,同期「家庭住戶數目」有2,386,200個;「假設」一個家庭住戶居住一個單位,那麼「多出來的」單位就有261,500個,差不多是單位總數的10%,遠較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的「私人住宅空置率」4.3%為高。

梁振英首先在8月份高調抨擊引用林本利的立法會議員范國威,指林本利提出的屋宇單位數字包括「老人院、醫院、寄宿學校和監獄等……不應用作評估住宅單位空置情况之用」,並再次重申「正確數據說明空置量極小,供應明顯不能滿足市民的需要,因此政府亟需盡快大規模開發土地」。傳媒本着對政府的信任,大篇幅地引述梁的說法,誰知原來是梁自己搞錯,《香港統計月刊》列明,「永久性居住屋宇單位總數……包括所有住宅屋宇單位及通常有人居住的非住宅屋宇單位,但不包括非住宅用途、酒店及院舍內的屋宇單位」,即不包括梁所說的「老人院、醫院、寄宿學校和監獄」。梁在9月11日的網誌中悄悄修改了之前的講法,同意了林本利引述的統計處定義,卻沒有為之前「鬧錯人」澄清或道歉。而面對「多出來」的20多萬個單位,梁說由於「涵蓋範圍不同,兩項數字(即「永久性居住屋宇單位總數」和「家庭住戶數目」)不能作直接比較」。

然而,一句「不能作直接比較」抹不去客觀的數字。兩項數字明明都是講香港的情况,「住戶」就是住在「單位」裏,怎可能沒關係?為什麼不能比較?進一步的調查發現,兩組數字從2001年至今12年間,差距不斷擴大,由2001年第一季「多出」179,500,擴大至2013年第一季「多出」261,500。「永久性居住屋宇單位總數」自2001年第一季至2013年第一季的增幅達18.3%,較「家庭住戶數目」同期增長多3.2%。「假如」每戶住一個單位,香港十多年來空出來的單位應該愈來愈多才對,為什麼我們反而「感覺到」住屋問題愈來愈大?為什麼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私人樓宇空置率」由2002年的6.6%逐步降至4.3%?為什麼劏房戶好像愈來愈多?

15. 法子 2014-02-28 17:49:41
林本利:香港缺地 呃鬼食豆腐

梁振英明天將會宣讀任內首份施政報告,相信不少篇幅會提及如何增加土地供應,紓緩香港房屋供應不足和樓價高企問題。 

過去幾個月,政府官員不時說香港缺地興建住宅,需要移山填海,發展新界東北,改建工廠,將「政府、機構及社區(GIC)」用地改為興建住宅。甚至有消息說要透過搬遷體育城、將大學用地改建住宅、提高地積比率和建屋密度等方法,去增加房屋供應量。 

政府一直說香港缺地建屋,這無疑惹來市民恐慌,盲目以高價入市。不錯,香港人口超過七百萬,面積只得1,10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十分高。但現時全港只得大約7%的土地用作興建住宅;只要增加1%的住宅土地,即11平方公里(或1,100公頃),便可以興建足夠住宅供100萬人居住。 

九七回歸時,首任特首董建華提出十年之內,每年興建八萬五個住宅單位,即合共85萬個單位,又何來擔心土地不足?較早前發展局披露,政府還有2,000多公頃土地和大量農地可用作興建住宅;政府又可以徵用地產商的農地用作建屋,實在不愁缺乏土地。若真的缺地,政府可考慮收回只供一小撮富豪享用的私人會所用地,而不應向供市民大眾使用的社區設施用地打主意。 

香港缺地不過是「呃鬼食豆腐」,幫助地產商出貨。政府若真心想樓價平穩,不再飆升,便應說香港不缺地,土地供應將源源不絕,市民毋須急於搶樓。 

作者曾任教理大,現為教育中心校監 

林本利
16. 林本利另一勁文 2014-02-28 17:50:26
林爺出山,博士收山

梁振英欠林本利一句對不起

經濟學者林本利與特首梁振英就本港房屋數據的論爭,是這幾個月最有意思的公共討論之一。


新政府過去一年多,出盡力氣在香港市民中間建立一套不容置疑的房屋論述:從住宅供應嚴重不足導致樓價飈升,到政府沒有足夠「土地儲備」作發展之用,結論是必須落實各項短、中、長期土地開發計劃,促請「被選中」的受影響人士「犧牲小我」,民間團體莫再阻住地球轉。

民間團體莫再阻住地球轉?

一直關注房屋數據的林本利近月多次在報刊撰文,指出本港房屋閒置情况遠較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私人住宅空置率」為高,公私營的房屋資源均被嚴重浪費,政府不應未搞清楚現况就亂開藥方。這番質疑如果被公眾接受,梁政府房屋論述的根基就會受到嚴重挑戰,難怪梁振英自8月以來,兩次高調在網誌回應。

林本利的核心挑戰源於統計處出版的《香港統計月刊》中「永久性居住屋宇單位」數字和《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中「家庭住戶數目」。根據今年第一季數字,「永久性居住屋宇單位總數」為2,647,700個,同期「家庭住戶數目」有2,386,200個;「假設」一個家庭住戶居住一個單位,那麼「多出來的」單位就有261,500個,差不多是單位總數的10%,遠較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的「私人住宅空置率」4.3%為高。

梁振英首先在8月份高調抨擊引用林本利的立法會議員范國威,指林本利提出的屋宇單位數字包括「老人院、醫院、寄宿學校和監獄等……不應用作評估住宅單位空置情况之用」,並再次重申「正確數據說明空置量極小,供應明顯不能滿足市民的需要,因此政府亟需盡快大規模開發土地」。傳媒本着對政府的信任,大篇幅地引述梁的說法,誰知原來是梁自己搞錯,《香港統計月刊》列明,「永久性居住屋宇單位總數……包括所有住宅屋宇單位及通常有人居住的非住宅屋宇單位,但不包括非住宅用途、酒店及院舍內的屋宇單位」,即不包括梁所說的「老人院、醫院、寄宿學校和監獄」。梁在9月11日的網誌中悄悄修改了之前的講法,同意了林本利引述的統計處定義,卻沒有為之前「鬧錯人」澄清或道歉。而面對「多出來」的20多萬個單位,梁說由於「涵蓋範圍不同,兩項數字(即「永久性居住屋宇單位總數」和「家庭住戶數目」)不能作直接比較」。

然而,一句「不能作直接比較」抹不去客觀的數字。兩項數字明明都是講香港的情况,「住戶」就是住在「單位」裏,怎可能沒關係?為什麼不能比較?進一步的調查發現,兩組數字從2001年至今12年間,差距不斷擴大,由2001年第一季「多出」179,500,擴大至2013年第一季「多出」261,500。「永久性居住屋宇單位總數」自2001年第一季至2013年第一季的增幅達18.3%,較「家庭住戶數目」同期增長多3.2%。「假如」每戶住一個單位,香港十多年來空出來的單位應該愈來愈多才對,為什麼我們反而「感覺到」住屋問題愈來愈大?為什麼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私人樓宇空置率」由2002年的6.6%逐步降至4.3%?為什麼劏房戶好像愈來愈多?

應虛心研究數據反映的問題

梁振英欠林本利一句對不起,也應虛心研究林提出的數據所反映的問題。

我想到兩個可能,一是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私人住宅空置率」,在蒐集數據時有偏差或不全面,反映不了整體住宅單位的閒置情况;二是自從九七主權移交以來,香港貧富差距不斷擴大,連帶住宅單位的分配也愈來愈傾斜,一方面有錢家庭佔用多個單位,另一方面多個窮人家庭則塞在一個單位內。如果後者為真(統計處沒有相關佔用單位數字),那市民就要問,長策會提出增加更多單位的時候,政府有何方法防止分配不均?
17. 短期難以推跌 2014-02-28 18:11:35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 CCL  每周五公佈 – 最新2014/02/28公佈,反映2014/02/172014/02/23(預計簽署正式買賣合約時段)的二手私人住宅樓價。一般在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後14日內簽署正式買賣合約。
本週公佈 與上週比較 與上月比較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

117.77

  0.31 %   0.18 %
[中原城市大型屋苑領先指數]

116.91

  0.22 %   0.38 %


[中原城市分區領先指數]
*只包括大型屋苑
  本週公佈 上週比較 上月比較
港島 126.65 2.13 % 2.11 %
九龍 116.86 0.35 % 0.64 %
新界(東) 117.43 1.18 % 1.55 %
新界(西) 98.78 1.75 % 1.18 %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壓力需大???短期難以推跌???

117.77

  0.31 %

18. 一讀者 2014-02-28 18:12:38
To 林本利
咁你系經濟學者,你又認為怎解決不均呢?
19. BSD只会令供应减少 2014-02-28 20:20:58

對 於 有 指 長 實 去 年 售 樓 成 績 未 如 理 想 , 李 嘉 誠 說 , 不 擔 心 今 年 的 銷 情 , 若 銷 售 表 現 欠 佳 , 就 靠 海 外 業 務 彌 補 。

以前长实政策就是货如轮转,遇到经济转差,所以一般cut 价去货都比较恨。 但是今年看到了,李+x根本就没有去货的意思。

20. 根据林本利的看法 2014-02-28 20:23:34

楼价应该下跌。点解现在跌极都跌吾落去。

又懒楼被大陆老卖去,丢空?

不过他还说对了一样,公营房屋严重浪费,不过也是正常,从来人民公社,资源错配是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21. 法子 2014-02-28 22:08:36
半年下來,樓價只下跌了2%,不但是得不償失,甚至可以說是血本無歸,就算可以買平2%,連經紀費都唔夠,在這種情況下唯有等,他們的「等」並不是投資者的策略「等,忍,狠」的「等」,而是無可奈何地等。 

-------

那班賣了樓的業主,「等、忍、狠」幫不了他們的,他們現在用的是「嘈、叫、鬧」。他們日日「嘈政府」、「叫政府」、「鬧政府」。
22. 專家 2014-02-28 22:11:36
你賺了不會稱讚我一句,輸了當然亦不能埋怨我。何况我亦沒有收取你分毫。投資投機之責任閣下自理。就算你買基金交了管理費也不保證必賺呢!
23. 統計處數據? 2014-02-28 23:01:52
統計處數據同現實情況有出入,其實會唔會係統計處的數據有問題呢?該處數據錯誤都唔係一次半次,多年前香港大學統計及精算系教授己撰文多次指出,又計得出會有百幾萬的港人非婚生子女會來香港,最近有巴士司機薪酬計錯,又傳出綜合住戶統計造假,事後經由該處處長領導小組作核查,準確率竟達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準確過影印!作為補救,佢地開多左個助理處長位!哈哈!好似屋宇署查唐宅就驗屍咁,查梁宅就側側膊,結果今年係全個政府增加最多職位的部門,而原因正正係佢地做唔晒D野!
24. 有實力的人又唔出声,冇實力的人就爭住做 2014-03-01 00:32:49



李 嘉 誠 認 為 本 港 樓 價 不 會 跌 得 下 去

李嘉誠指現時發展商負債水平幾乎是歷史低位。(周文泰攝)
長 和 系 主 席 李 嘉 誠 認 為 , 現 時 發 展 商 的 負 債 水 平 幾 乎 是 歷 史 低 位 , 但 買 地 加 上 時 間 及 利 息 等 成 本 , 與 售 樓 價 差 距 不 大 , 本 港 樓 價 不 會 跌 得 下 去 。

被 問 到 各 大 地 產 商 是 否 已 為 本 港 樓 市 的 泡 沫 爆 破 做 好 準 備 。 李 嘉 誠 沒 有 正 面 回 應 , 只 是 說 大 家 都 見 過 香 港 樓 市 曾 經 升 得 很 高 、 亦 試 過 跌 得 很 「 離 譜 」 , 從 事 這 行 業 的 人 會 比 較 小 心 。

他 又 說 , 集 團 業 務 並 非 只 有 地 產 , 可 能 有 些 業 務 會 較 地 產 更 大 。

被 問 到 對 內 地 房 地 產 的 看 法 , 李 嘉 誠 說 , 看 好 內 地 房 地 產 , 集 團 手 上 有 5 年 可 發 展 的 土 地 , 只 要 價 格 合 理 都 想 再 買 地 , 但 現 時 內 地 的 地 價 被 搶 到 很 高 。

+x哥岩岩記者會話, 俾得起5成, 自住, 長遠任何時候都可以買, 炒賣就唔建議, 佢話地價佔不足3成成本, 建築成本和時間才是最大開支.


有實力的人又唔出声,冇實力的人就爭住做

尾二問題重搞笑:李生,你話冇實力的人爭住做。。。。未問完,李生已答:咁多年來我一直支持政府,但如果有人做錯,唔通我唔出声



25. 冷眼 2014-03-01 01:03:03
李+×根本寸緊CY!冇料嘅爭住做,有料嘅唔出聲!

另外李SIR又話樓價唔會跌,又係寸政府廢官們的'馴服"樓市論,寸專家們大跌三成論!


26. 李嘉誠:五成首期始可買樓 2014-03-01 06:55:57

李嘉誠:五成首期始可買樓

盼貨如輪轉 李澤鉅:賣樓價或「將就」



【明報專訊】本港樓市在政府雙辣招下呈膠,地產商龍頭之一、長實主席李嘉誠昨日說,倘若買家有能力支付五成首期作自住用途,任何時候都可以入市,如果炒樓則「唔好制」。但他又指出,現時建築費已超越地價成本,未來會升得比通脹更快,加上本港發展商負債處於歷史低位,「樓價跌唔落」。然而其長子兼長實副主席李澤鉅則於另一場合向分析員稱,為秉持集團「貨如輪轉」作風,賣樓時價錢或要「將就」,有分析員解讀為暗示減價賣樓。

建築費 「樓價跌唔落」

李嘉誠昨於長和系業績會上被問到對樓市的看法,他重複近年多次提到的建築費問題,「坦白講,現時很多地盤建築費已超越地價成本」。

他續說,地價佔總成本的比例大約不足40%,加上其他成本,利息亦不會永遠處於低位,建築行業又不夠人手,特區政府有很多基建項目要做,澳門亦搶了不少人,未來一段時間更加不夠工人,相信建築費會不斷上升,甚至升得比通脹更快。記者追問,言下之意,即發展商在高建築費下不會減價賣樓?李嘉誠回應,本港發展商負債處於歷史低位,「樓價跌唔落」。

不過,有出席長實業績分析會的分析員,引述李澤鉅於會上稱,集團賣樓方面一向追求「貨如輪轉」不會坐貨,亦不希望見到一個星期只賣出50伙的局面,故價錢方面或要「將就」,該名分析員認為,李澤鉅言論或暗示長實有可能減價促銷。

「炒樓唔好制 半年後未必升」

李嘉誠在記者會上續稱,過去香港樓市曾經去到很高,亦曾經跌到很低,但長遠而言仍是向上,倘若買家有能力支付五成首期作自住用途,任何時候都可以入市。不過,若買家想炒樓則「唔好制,6個月後樓價未必升」。李曾於2010年表示,買家最好能支付五、六成首期,則入市沒有問題,至2011年,則說能付三至四首期自住無妨。

指不應想20歲買樓

至於近年常有年輕一輩抱怨樓價高、未能「上車」,李嘉誠說,倘若20來歲的年輕人覺得一定要買樓,社會才算對他公道,這個想法是不應該的,寄語年輕人努力增值自己。然而,如果跟隨李嘉誠的建議要有五成首期才上車,以現今的樓價,似乎對年輕人來說太遙遠?他則表示,剛剛看到一名台灣年輕人的故事,毅然放棄原本的工作到美國創業,不久即能置業及成家立室,希望香港的年輕人不要放棄。

目前本港樓價高企,根據美聯近日報告,今年首兩月,一手新盤平均每個單位售價達831萬元,若要五成首期,即起碼要有逾400萬手頭現金。即便上車盤,入場費亦不菲,以沙田第一城建築面積395方呎的小型單位,根據中原地產成交紀錄,近日一單位以325萬元成交。

至於西九龍「四小龍」之一的昇悅居高層,建築面積498方呎單位,索價亦達445萬元,以五成首期計算,起碼要付160萬至2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