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34371    回應:33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回應 / 留言規則
  1. 禁止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
  2. 禁止以名稱/暱稱/綽號/同音字等批評或映射任何人士、機構、公司;
  3. 禁止發佈有關招聘、推銷、廣告等內容;
  4. 禁止公開任何個人資料(如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即時通訊帳號等)。

敬請留言者自律。本網站保留刪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權利。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1. Peter Paker 2013-11-05 09:29:58
近幾年香港樓市上升的主因是供應不足高收入人士增長數目大低息環境所致。然後,我就想再問幾個問題:

 

問題1

上述措施有沒有直接增加供應,以應對市民對住屋的強大剛性需求、甚至投資需求?

 

問題2

出招有沒有直接應對低息環境(指的是存款利率、新造及舊有按揭息率)?

 

問題3

出招有沒有使到大部分低收入的市民之競爭力及收入增加,從而使到這批市民能與目前高收入人士競爭有限的住宅單位?

 

如果上述3條問題都是否的話,理順樓市的方法就只有增加供應。而這些所謂需求管理措施,根本沒有就樓價上升的真正因素作出針對性的辦法。今日出招阻止市民入市,市民不買樓自住的話,便要轉去租屋住,可選擇的空間其實不多。

 

所謂需求管理措施只不過將高樓價的問題轉移至高租金的問題,政府可以透過扭曲需求及扭曲單位處置方法的手段去「震散」樓價,但這些措施卻「震唔散」租金,因為今天可供隨時使用的空置單位其實不多,尤其細單位的供應更為緊張。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租金長遠應是看漲。

 

同時,出招只是使到樓價橫行甚至輕微下跌,但在低息、低空置率、低落成量(20131 - 8月,私樓落成量只有1,656伙)、低賣地供應量、高通脹的環境下,仍高於存款及按揭利率的租金回報又再上升而再支持樓價,政府又出招,真是沒完沒了

2. Peter Paker 2013-11-05 09:31:21
我認為目前政府的調控招數是不能有效地解決市民居住及高樓價的問題。歸根究底,問題是十分簡單,就是供應不足,辣招或者其他行政措施只能拖延樓市升勢,好讓政府爭取時間去等美國退市加息、或者覓地增供應。

 

但政府在增加供應方面,卻好像「冇咩貨交」, 到處碰壁,包括有環保、地區人士提出反對填海、開墾郊區用地、提高地積比率等,這倒使人有點擔心,若然樓價再因供應不足而上升,政府又會再透過去出招而避開自己無法開闢新土地的事實,最終整個香港經濟(包括樓市)在盲拳般的打壓下,終會爆煲,香港危矣…

3. 地產代理十個之中有九個係大食懶兼且奸宄 2013-11-05 09:33:37
「他們自問,沒有做過一些傷天害理的事,甚至對政治亦冷感,點解要受此懲罰」

如果係我去答,我會先叫他們自己反省:邊個欠左佢地,邊個曾向他們保證,一定能夠成世做大食懒?他們是天生只能做蕭史的嗎?唔做蕭史,唔識得去賣生果、做看更、做地盤嗎?
4. 政府「打劫」九十歲阿婆 2013-11-05 09:48:02

觀塘新盤觀月.樺日前開售當天,居住在樓盤對面已有50年樓齡舊樓、年近90歲的周婆婆,與女兒聯名以一筆過方式支付約700萬元購入其中一個單位與家人自住。由於周婆婆在區內擁有一些舊樓等物業收租養老,所以要額外支付近60萬元雙倍印花稅(DSD)。

有報章報道,根據周婆婆所說,銀行存款利息低,早年有餘錢都會投資物業,現時在區內,包括月華街一帶的舊樓,有其他物業作收租用途,補貼生活費,所以今次買樓須繳付DSD近60萬元。周婆婆以為一樓換一樓,可豁免DSD,但原來名下有其他物業都要繳稅。她稱,過去一直靠物業放租生活,沒有拿政府福利,今次換樓卻要繳付DSD,不公平。

筆者看完這段新聞,實在頗有感觸,周婆婆自食其力,靠早年買樓養老,不用向政府福利,本應表揚才對,但現在買新樓自住改善生活,有何理由要如打劫她,又或如懲罰她的,要收她近60萬元的雙倍印花稅,公義何在?

現在政府的辣招,已阻止人們買磚頭養老;最近工黨及街工議員更倡議政府開徵「大額」股息稅,似乎想令人們連收股息養老也不可以。

對此,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王弼極其不滿。他表示,「所謂大額,不過是每年收入25萬股息,他們以目前平均股息2.5厘計算,即擁有約1000萬元股票的人便要交稅。先別說庫房已經水浸多年的特區政府,還有什麼理由加稅,1000萬是什麼?不過是太古城一個非常普通單位的價錢……印花稅已經把香港人買樓收租養老的路封殺了,現在李卓人、何秀蘭等人竟然連買股食息的路都想打斷,我們不買樓收租不買股票食息靠自己養老,難道靠他們引入希臘模式的養老制度打救?」

「有錢是錯嗎?QE年代,先別說擁有1000萬資產是否有錢,我們年輕時努力工作,有了積蓄,投資養老,就算變成了巴菲特,我們沒有欠了誰,政治演員有什麼權打我們荷包?世上有值得幫的人,我們自然會捐錢給不同的志願機構,各位投資發達的兄弟姐妹,絕不要給他們這種歪理迷惑,以為有錢是一種罪惡,要給政府抽稅贖罪。不!我認識絕大多數的有錢人,是因為他們擁有正面、勤奮、有原則、守信這些美德而置富,抽股息稅懲罰這批人是沒有道理的。」

「再者,以那些政客的本事,當然只可以賺取每年2.5厘的可恥股息。不才如王弼,2008年金融海嘯前買入新華文軒(0811),入貨價已經記不清了,大概是2元左右,海嘯價曾跌到1元左右,不過因派息吸引,所以長到2012年,五年間平均年息0.3元,單是股息已經是年息15厘,更不要說其後我在4.25元沽出,再於2013年中3.75元買回的資產增值回報。只要閣下有王弼這非常一般的本事,只不過170萬元的資產,因收息每年超過25萬,已經跌入這批政客為閣下設立的稅網。170萬是什麼?在港島買個車位也『緊』!」

「別要說我事後孔明,現在許多公路股,合和公路(0737)、安徽皖通(0995)、浙江滬杭甬(0576)、江蘇寧滬(0177)等,目前年息分別是9.6厘、5.7厘、5.4厘和4.8厘,我於2012年初一口氣買入,當時年息更高,現在我還持有合和公路和安徽皖通。1000萬才拿得年息25萬,難怪有一些人一生只可以當個立法會議員!」

事實上,王弼近年在物業及股市的投資成績相當不俗,如大家想聽聽他的投資意見,可參加《明報》本周四(11月7日)舉辦的投資研討會,而同場還會有筆者主講「樓市醒目資金的流向與啟示」,以及由恒生投資服務首席分析員溫灼培主講「環球經濟新形勢」。有興趣的讀者,可登入以下網址報名﹕http://mpfinance.com/property1107.htm。由於場地有限,現只餘約20個名額,報名從速。

撰文:陸振球(明報地產版主管)

5. 辣招成效 有待檢視 2013-11-05 09:54:23
公共政策是否可取不是由某些人說了算,而是關乎它帶來的社會效益是否高於它的社會成本。樓市辣招的社會效益是甚麼?它們的社會成本又是甚麼呢?

有人說樓市辣招的社會效益是降低樓價。近期樓價有回落迹象。這算不算社會效益呢?

一般來說,資產價格反映投資者對前景的評價。前景愈暗淡,資產價格愈低;資產收益愈低,資產價格也愈低。因此,以樓價回落作為社會效益的估量十分奇怪。然而,不少市民認為壓低樓價有助於置業,因此能壓低樓價的措施便是德政。

人為干預弄巧反拙
這想法很自然,卻忽略了一個事實:如果樓市本來就是供不應求,壓低樓價的措施根本對提高新供應毫無幫助,強行壓低樓價不可能有助於置業。現樓方面,甲少付了的樓價乃源於乙少收了的樓價,但我們卻甚至不能確定買家一定比賣家窮。任意打壓樓價只會造成市民間資產大洗牌,並不合乎公義。

有說辣招冷卻過熱的樓市,對整体經濟穩定有好處。一九二九年聯邦儲備局調高息率,就是要冷卻過熱的股市,卻造成經濟大崩圍,顯示這種應對泡沫的政策風險很大,甚至可能弄巧反拙;更聰明的辦法就是控制槓桿比率,即適當地下調借貸比率。其實以香港樓按比率平均低於六成,銀行的安全系數已足夠,以辣招去保護銀行實屬多此一舉。

人均居住面積漸增
房屋政策應助人安居和改善居住環境。辣招能助人安居嗎?辣招能助人改善居住環境嗎?有報道指本港人均居住面積多年以來不斷提升。一九九一年人均居住面積為107.3平方呎;二○一一年已升至141.3平方呎。對一家三口的典型小家庭而言,住在不足450平方呎的單位,當然仍屬擠迫,但其實二十多年來都有改善。

私樓住戶改善的渠道主要有二:一是住戶人口下降:二是換樓。公屋住戶人均居住面積改善主要反映房委會多年來對人均居住面積標準的提高。一三年三月公屋居民平均享有13平方米的面積。

然而,自從政府推出額外印花稅以來,樓市交投大降,換樓活動差不多已經絕迹。香港人少了一個改善居住環境的渠道,人均居住面積上升的趨勢難免停滯下來。由於換樓活動少了,小型單位的供應也少了,造成了小型單位價格狂升的現象。

二手居屋價超現實
事實上,由於二手上車盤供應大減,過去幾個月樓市升得最癲的就是出售公屋和二手居屋。可見辣招並沒有幫本來租樓的人士置業,他們反而要付更高的價錢,而且辣招中高達三厘的壓力測試,更使部分擬置業的人士無法上會。

如果辣招幫助不了人置業,卻阻礙了市民換樓改善居住環境,並同時打擊多個行業從業員的生計,且無助於營造更穩定的金融市場,反而製造更多負資產個案,我們還有甚麼理由支持辣招呢?

何濼生

香港大學經濟系學士、多倫多大學經濟學博士,專攻政策研究。研究範圍包括社會保障、教育、醫療、房屋、宏觀經濟、國際金融等。曾任職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經濟部及安大略省經濟局,回港後在香港中文大學及嶺南大學先後任教,現為嶺大教授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6. 愚民 2013-11-05 10:14:29
辣蕉係一塊用黎愚民嘅蕉皮, 早日切蕉才是正道. 正苦咁關懷人地有冇錢做生意, 又為何仲發牌俾人做做唔住嘅地代? 禮部又話求學不是求分數, 高官就話考唔到第一要喊三聲. 政策當真充滿矛盾哩.
7. EK 2013-11-05 10:22:00
政府「打劫」九十歲阿婆
撰文叁閱:陸振球(明報地產版主管)請大家多推此文章哎!!!同時,見同(樓上4)的讀者內容。希望Dr. Tong多推介或研究下現時特區政府所提供給長者的福利如何?讓讀者大家分析一下老人的惨况???
8. TO 7/F 2013-11-05 10:35:51
早兩晚啲節目咪話護老院要輸入外勞囉, 輸極都唔夠人照顧老人家囉. 工人會實反對架, 話拖低工資禾, 最好唔讀書唔駛做都有錢收, 根本啲野就冇人做. 工聯會阿北哥, 改個名都要向北望, 非常正字正確, 唔知同打人秋風又有冇關係, 話啲僱主冇誠意, 主持問佢四十蚊一個鐘洗碗都係冇誠意? 佢又笑笑口話唔知鐘錢係幾多無法評論禾, 答非所問, 睇怕老共要檢討一下底下做野的人的思辯質素, 唔係又出一個人哥就大檸樂矣.
9. 大頭貓 2013-11-05 10:37:44
政府咁鐘意創新 , 製造大頭佛 , 咁不如又熱鬧D , 整多條鼓勵賣樓稅 . 凡持有一間樓以上賣樓 , 政府送賣樓附加稅給賣家 , 持有五間以上送多D , 十間以上再送多D .  和現在買家稅同時過立法會 , 保証又是金裝大頭佛 , 公平公正 , 亂上加亂 . 高官出來講話 , 鼓勵市民交火棒給外資之餘 , 再將未來源源不絕的供應平賤價賣給市民 , 加上超級綜援福利網 , 何等理想的德政啊!
10. CY,我想挺你好耐 2013-11-05 11:09:39

【文:鬚根梁】

CY,我挺你,發電視夢的王生與你相比,你發夢的投入得多,怎麼叫也叫不醒。

講創意,你說要交由法庭解決發牌風波,律師費、訴訟費全由市民付鈔,換言之,市民出錢打官司,贏了,市民就少一個電視台選擇。 市民用錢贏官司就會失望, 這種戲劇衝突是史無前例 ,可算是匠心獨運之作,創意無限。我很讚賞,若可就此官司退稅給我,我會看得更開心。

講演技,蘇局長由第一天暗諷你是「一男子」獨斷獨行,我已相當看不過眼,你當然不負我所望,出口就暗示蘇局長才是「順德哥」(蘇局長的籍貫真是順德嗎?)將發牌責任推給「順德哥」失去嫂意,自己的責任耍得一乾二淨實在漂亮,王生所說的she是那名阿嫂吧。

講孝道,你孝順阿爺之情可昭日月(無錯,明報寫得很清楚),你一定是揣摩到阿爺的心意,一旦批牌給王生,製作出精彩節目,但北京接收不到香港電視台,屆時阿爺南巡時沒有話題定必尷尬,老人家不怕吃得少,最怕話不多而生悶。你寧願捱盡市民責罵也堅持現狀,孝感動天。

講踏實,我與你的行會成員大概也對本地電視劇搖頭嘆息,因為行會大部份成員就連一套本地電視劇都未看過,或許仍追看「歲月留聲」的大地恩情或大俠霍元甲,市民看什電視劇?他們或會問「點解唔睇BBC呀?」什麼是神劇「天與地」,你與你的行會或會覺得荒謬之極,今天的電視劇需要講吃人那麼敏感嗎?況且沒有雞汁,人有什麼好吃?

再說,王生台的新劇「警界線」算什麼,你與行會「私隱線」,不可公開交駁回申請原因,才是道出市民的心聲,我們一早知道你們是「私隱線」的捍衛者。

講眼光,你能夠於電視台啟播前,就估計到只會帶來「曇花一現」的進步,我與你英雄所見略同。你挑選電視台與你挑選高官班子的水平一樣,市民與我就放心了,你的班子每隔不久就爆出有醜聞,劇力萬鈞,廉政警匪片、老婆個親戚家庭倫理劇、忍辱負重外交鬥智鬥力劇、青年向上爬「三個字」勵志劇......長做長有,市民不愁寂寞、情緒波動起伏。

講經濟,你為孩子僭建的地牢,也沒有預留位置安裝電視,可見你與我的教育理念相當一致,孩子不應看電視,正所謂「睇電視,壞處多,睇到細路走得麼。」香港不想行得慢,不如繼續留著「零收視」電視台,否則市民只顧留在家看電視,何來消費、沒有消費,哪裡來經濟。

講教育,王生的囂張,恃才傲物,自以為努力做出成績就有回報,更不要得的心態是「咪以為自己贏梗」,你懂得現實地善用權力給他一個教訓,告訴他什麼是殘酷社會,「唔係以為有料唔駛擦鞋呀嘛?天真。」這教育意義相當重要,否則日後誰會擦你的鞋。你再後補一句大概的意思「我啋你都多餘,你有咩留番同法官講。」教育廣大市民,香港從來是法治社會是核心價值,你有民脂民膏給你打官司,扶貧等民生事項,哪及得上你面子重要。

你心目中的香港營令我嚮往不已,我看已完成得七七八八,你於電視牌一事上,我與所有朋友都眾口一詞,對你讚不絕口,不過我們都是看電視劇長大,有時難免較粗俗:「我想挺你好耐。」


鬚根梁

11. 低水平權威消息,愈解釋愈似掩飾 2013-11-05 11:19:29

【文:庫斯克

發牌爛帳拖延多日,行會成員集體跳船、建制派紛紛與梁振英劃清界線、北京喉舌報甚至撰文支持發牌,梁振英政府左支右絀,一直不敢向公眾交代突然不發牌給香港電視的理據。這幾天風向似乎有變,首先,喉舌報《文匯報》出文,以混亂的邏輯(例如王維基洽購亞視)來支持政府不發牌、最根正苗紅的土共頭目鄭耀棠在港台節目《星期六主場》明撐政府發牌決定、土共葉國謙也開口對記者說政府做法合理。接著也有其他傳媒引述「權威消息人士」說法,解釋不發牌予香港電視的原因。

中學生也看得出的謬論

這些所謂權威說法,愈是解釋,愈似掩飾,當中的荒謬之處,連中學生也看得出來:

1. 港視太早燒煙花:

如果港視不是一早投資那麼多人力物力做製作,你又會說人家準備不足,現在人家進取投資你又說人家燒煙花,這分明是「公就我嬴,字就你輸」的歪理。

2. 12年長途賽,不可只看初期投資,如申請者財力欠佳,太早進行「燒炮仗」、「放煙花」式的投資,對有關申請者以至整個市場都未必是一件好事:

20年前有個人拿著住數十萬元搞回撥長途電話,挑戰巨企香港電訊,當時大家都識佢老鼠,誰能預言他可以變出一個40億元的電訊企業?你說香港電視呎跑不贏12年長途賽,難道你肯定港視早期投入大量資源一定不能搞得有聲有色,然後吸引到大投資者入股?難道你肯定他們不會得得好,然後股價上升,每次招股集資都超額認購?

還有,香港是市場經濟,現在電視台是1137的大小股東想搞,風險自然由佢地承擔,他們承擔風險搏取回報,什麼時候輪到政府批准?現在是清朝搞「官督民辦」企業嗎?

3. 不像另外兩個台營運了好一段時間及穩定廣告收入的收費電視於背後支持,是最終落選的致命傷: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一開始香港政府不要邀請王維基申請,更不要批地給他了。同樣地,政府以後不要再宣傳什麼創業精神,不要再搞什麼科學園和什麼創新基金了,以後所有有競爭的行業就只批准有後台嘅公司做就可以,這叫成功須(外)父幹呀!仲講咩社會流動、市場經濟、創意產業?

4. 一旦有一間、甚至多間電視台倒閉或長期虧蝕「擺爛」,對有關員工、觀眾及其他市場參與者的影響:

你一句不發牌,就有幾百人失業,幾十萬觀眾少了選擇,難道香港電視的員工和觀眾不是人?還有,如果出現競爭令ATV執笠,你可以跑到街上問一問,有沒有人會覺得可惜?

5. 對於不少市民盛讚港視拍攝的劇集質素高,消息強調,發牌條款規定免費電視台須提供多種類節目,包括新聞時事、體育文藝及轉播電影等,不可單靠拍劇,有線和now過往雖較少自拍劇集,但其新聞時事、體育和電影節目均有一定口碑;況且有線和now只是未開始拍劇,不代表不會或不擅長拍劇,並且可透過增購外拍劇集彌補不足:

首先,體育和電影節目都是用錢買就有的,算什麼經驗?

第二,其實香港電視前身BBTV一直有新聞部和新聞報導,只是沒有有線和NOW那種規模。把權威人士的說法倒轉來說,「香港電視過往雖較少新聞時事節目,但其劇集均有一定口碑;況且香港電視只是未開始做時事、文藝節目,不代表不會或不擅長做。」又是「公就我嬴,字就你輸」的歪理。

連「權威消息」也是歪理連篇

權威人士不知是張志剛還是什麼人,如果想以理服人,也請經一經大腦,想一些有點水準的理由。這個政府已經無藥可救,但可悲的是,這種水平的政府還是在作威作福,與市民為敵。

這就是沒有普選、沒有選票制衡政府的後果,你說你討厭政治?爭取普選要恆久忍耐?那麼繼續享受雞汁、繼續享受感動香港吧!

 

12. 亮劍 2013-11-05 11:21:49

根據金管局最新9月按揭統計數字顯示,反映業主供款質素指標之一的按揭拖欠比率正處於歷史偏低水平,當中拖欠逾三個月及拖欠逾六個月的比率,分別只有0.2%0.1%....................

在上述供樓脫期個案加埋有0.3%中,我推算現在有仟多名業主供唔掂樓!

喺呢個低息環境中,今時今日按息 2.5 厘最高啦,根據港人業主良好傳統,就算去乞、去借、去食 2 手飯,都死埋條數去供樓,咁那些連樓按都圍唔倒數嘅人,仲唔係失業、生重病、離婚、生意失敗嘅人?---總之唔慌係喜事啦!

你政府呢個打房政策,擺到明針對擁有多一套房嘅人仕,咁那些實力不足又持貨過重嘅炒家或投資者,如果還有少少政經常識,仲唔神早雞飛狗跳,痾乾痾淨,乜貨都走清?

喺低息環境下,持貨者還樓貸根本易如反掌,而 3 D令到成交冰封,在交投大減,買賣兩閒的情況下,那些仲要急放磚頭救命者,仲唔係急到瀨嘅待宰羔羊?咁唔俾人壓價壓到你扁,真係阿奇生阿奇!

地代老闆亂開舖,攪到地代成街都係,現在被市場小懲大戒,要汰弱留強,好多塘邊鶴喺度講風涼話,拒哋抵死!

但嗰仟幾個脫期者,請問聲 CY,有多少個係真係抵死嘅炒家先??

現在政府呢槓打房緊箍咒,就是專向那些弱勢無助、遭遇不幸又無路可走嘅小業主傷口灑鹽,仲要係執完一劑又一劑!

惨绝人寰、顛倒是非、莫此為甚!!

13. 今非昔比:比較開放電訊市場與免費電視市場經驗 - CY, 我真的好很想挺你!! 2013-11-05 11:43:36

【文:蘆葦

香港人苦候40年,政府才以所謂的「循序漸進」方式,引入兩個新免費電視牌照,但最受香港人期待的香港電視卻落空,按政府的說法,我們是否又要等多四十年才能夠看港視?不清楚,這些一籃子因素,除了梁振英,還有誰知道?他也懶得解釋。

這便是今天的香港。在689的管治下,現今的政府已非我們昔日所認知的政府了。那以往、我們所熟悉,所認知的政府,是如何行事的?我們不妨以電訊市場為例,看看當年的政府,與今天的政府有甚麼分別。

大衛首登場進擊巨人

讓我們先回到90年代初,當年香港的電訊市場,仍是由一家叫香港電訊(HKT)的「巨人」所壟斷。打一個IDD長途電話,承惠每分鐘12元,貴得可怕、可惡。但市場被壟斷,香港人沒選擇,嘆之奈何。

情況至1992年有變,這年、一位年青人從加拿大回港,從加拿大的經驗,他決定挑戰巨人,手上的武器,叫長途電話「回撥」技術。當年政府對回撥這技術、並沒有白紙黑字的說清楚、究竟能推不能推。年青人膽粗粗,去信當時的經濟司陳方安生及電訊管理局總監艾維朗查明,卻竟獲回覆說明首肯,於是乎年青人變身「大衛」,以回撥技術在長途電話電場、把「巨人哥利亞」打過人仰馬翻。

大家當然知道,當年這位年輕人,便是今天我們所熟知的「電訊魔童」王維基吧。

政府不會亂搬籠門

回想當年,雖然給王維基的城市電訊搶盡風頭,但政府的取態、行動,亦是打破香港電訊壟斷的重要力量。如上文指,王維基是先向政府「摸底」,取得「某程度」承諾、達致一個「合理期望」後才開盡馬力,揮拳出擊挑戰香港電訊。香港電訊面對城市電訊的進擊,初時態度強硬,一度要求電管局(OFTA)介入制止,但當年政府的態度由始至終沒變,力撐城電,指回撥合法,最終逼使香港電訊讓步,甚至也照板煮碗推行回撥服務。

回到今天,在免費電視發牌過程中,王維基是先接受當時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邀請,及後王從政府一直所獲知的訊息都是:只要你合符發牌條件,政府不會不批發出牌照。王維基確信,政府的不成文承諾是會兌現的,這個信任,是基於他以往的經驗,並不是他冒失作出的商業決定。

可惜、王維基唯一不知道的是,今天官場已非當年人物,今時今日的政府,竟會亂搬籠門,不事先通知突然修改遊戲規則,由發牌無上限,突然變成三揀二,嚇了王維基一跳、更嚇了香港人一跳。

循序漸進開放電訊市場

若說王維基當年為開放本地電訊響出第一炮,那麼,持續以漫天炮火、攻克香港電訊的壟斷地位者,則是香港政府。90年代初王維基以回撥技術,於長途電話市場攻崩香港電訊的一角,及後政府順水推舟、決定「循序漸進」開放本地電訊市場。

1995年本地電訊市場破天荒出現新固網營運商,和記電訊、新世界電訊、九倉電訊獲政府發本地固網牌照,與香港電訊一爭長短。

1998年,政府決意提早於1999年1月1日(足足早了8年半)收回香港電訊於對外通訊的專營權,代價是向香港電訊作出67億元的補償,這個價值68億元的「巨型炮彈」,為香港電訊市場全面開放轟開一條大道。

事實上當年開放電訊場已是大勢所趨,王維基的「殺價超人」形象深入民心,由IDD以致家居撥號上網市場都令香港電訊喘不過氣來。IDD、互聯網費用逐年下降,市民受惠良多。

電訊市場另一位基哥

正當各新電訊商與香港電訊埋身肉搏之際,香港電管局亦有一位典型技術型官僚,悄悄登上舞台,成為推動日後香港電訊市場全面開放的重要一員。1994年3月他加入電訊管理局,出任高級助理總監,1997年4月晉升為總監。他在任期間,香港電訊市場進行了翻天覆地的轉變,2003年當他轉任創新科技署署長時,香港電訊市場已實現全面開放。

他叫王錫基,前電管局總監,是香港電訊市場由壟斷、致全面開放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另一位「基哥」。

王錫基任職電管局期間,正正是本港電訊市場的關鍵時刻,他任內經歷本地固網市場開放;處理開放對外電訊市場;推進全面開放固網市場;推動手機、固網電話號碼可攜;發出3G牌照等等,可算是開放本地電訊市場的歷程中,代表政府一方的重要人物。

堅信市場主導

大家還記得上月,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是如何解釋免費電視市場牌照為何突然由無上限變為三揀二嗎?讓我們先重溫他的「9說循序漸進論」。

「蘇錦樑在會上強調,現階段只發出兩個牌照,是考慮了『一籃子』」因素,並引述顧問報告結果,指若一下子引入太多競爭者,有可能影響現有市場秩序及節目質素,最終令市民受害…他又說,行政會議作出決定前,已充分考慮申請機構的申述及回應,相信現階段批出兩個新牌,可令免費電視市場『「健康有秩序』」地發展, 此結果將是『市民所樂見』。」

(節錄10月16日《明報》A2版)

另外,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又說:

「根據顧問報告,如果增發3個免費電視牌照,極大可能有人倒閉,強調現時增發兩個牌照,是客觀及有根據的決定。」

蘇及林的言論如何不合理,甚至荒謬無比毋用多說,我是次只想列出,當年王錫基處理電訊政策時的理念、言論,可讓大家自行判斷,和今天免費電視發牌,各高官達人所說相比,以往政府和今天的政府有何不同。

王錫基曾自言是經濟大師佛利民(Milton Freeman)的信徒、曾說「世上無人會做蝕本生 意」,強調要讓新經營者自由進出市場,永遠不能再讓人壟斷。

2002年他談及開放本地固網電訊場時,被問及政府決定不限牌照數目、不限時遞交申請的理由時,他說:

「這決定,是基於市場主導原則、營辦商如嫌競爭太激烈、無利潤可圖,就不會投資,不用當局(政府)設限。」

(節錄2002年1月14日《信報》)

「作為電訊市場的監管者,電管局的主要工作是保證市場自由調節。」王錫基說。

(節錄1999年2月1日《蘋果日報》B3版)

「王錫基重申開放市場令某些投資者改變投資周期,捨棄其他地方而取香港;也因市場開放,令香港有了很多廉價的電纜、光纖、衛星等。他說市場會自行調節,當局的角色只是幫助投資者。」

(節錄2002年9月9日《蘋果日報》B3版)

一直以來, 本地電訊市場併購繁多,經營者有進有出,政府只會從旁監察有否違規行為,但從不作主導。最經典的例子是2000年,政府發岀5個無線固網牌照,但時至今天,只剩下數碼通及已「升格」為全固網商的香港寬頻仍有營運,其餘的PSI Net,HKNet,恒基旗下的裕基科技,都早已退出市場了,政府有過問嗎?

又例如作為首批加入香港固網市場的新營運商九倉電訊,早年亦因商業決定退出本地住宅固網市場,政府有阻止嗎?

又例如當1998年政府諮詢增發本地固網牌照時,和黃主席李嘉誠便曾多次公開表明,若再發牌照,和記電訊將擱置投資。結果如何?大家心知肚明,直至今天,和記電訊仍在提供服務,只要有利可圖,難道商家們會自斷米路嗎?

香港實行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從來都是由市場自行調節,市場經營者的多寡、市場秩序,從來不是政府作主導的。有新經營者進入市場,有營運商倒閉,政府從不過問。

應說,以往的政府是不會過問的。

有競爭才有進步、蘇局長說的太多競爭者、可能影響現有市場秩序及節目質素,最終令市民受害,完全是狗屁不通,單看本地電訊市場的發展便可見一斑,現時香港共有21家公司分別持有牌照,以競爭形式提供本地固網服務,與90年代初期相比只有一家相比,難度各位家中電話服務有轉差嗎?

又如本地流動電訊市場為例,曾經多次因廣告手法引起市民熱話的Sunday已被電盈收購;中移動收購了萬眾;澳洲電訊購入CSL,各位有發覺手機服務因經營者的變更轉差嗎?

即使有營運商因競爭不力,被市場淘汰,員工被裁,這純是市場運作,政府勞工處為員工提供適當就業輔助便是了,這是昔日我們所認知的政府行事。

90年代後期,短短數年間,本地電訊市場由封閉至開放,電訊服務費用大減,而電管局作為行業監管機構,有管有放,贏得國際間聲譽。2002年電管局再獲《Telecom Asia》雜誌讀者選為年度「亞洲最佳電訊監管機構」,是電管局第四度取得有關獎項;王錫基本身在國際電訊監管行業亦有一定「江湖」地位、2002年獲選為國際電訊聯盟(ITU)02年度政策、改革、及法律事宜委員會主席,是他連續兩年內,第三度在ITU會議上選為主席。可見當年電管局的工作,是獲得國際電訊界的認同。

今天?……

40年 VS 8年

90年代,政府決意開放電訊市場,於是「循序漸進」式開放電訊市場,由1995年引入三家新固網商,1999年開放對外電訊市場、2003年全面開放固網電訊,除流動電訊市場因頻譜先天所限,不能無限發牌外,基本上早於2003年香港已實現電訊市場全面開放。

各位發現了吧,香港的電訊市場,也是「循序漸進」式的開放,不過若以1995年為開放的第一步計起,本港電訊市場需時多久才全面開放?40年?不,只是僅僅8年!

沒錯,是8年不是40年,8年間香港人由甚麼也要俾錢香港電訊、發展至有4家固網商可揀,6家流動電訊、百多家長途電話供應商可供選擇。今時今日,香港有21家公司持有牌照、提供本地固網服務、為全港提供430萬條電話線,即每100個住戶便有103條電話線;5家流動電訊商合共有1671萬個流動電訊用戶、即普及率達233%,屬全球最高比率之一。

所以,當有所謂政府權威人士,叫人不要著眼於王維基沒有牌,著眼應是現時多了個兩個牌照、已是以往40年的兩倍時,我只能報以MAY姐的笑聲:「HAHAHHAHAHA」回應、實在是天大的笑話。

可惜,我笑不出。

過去非萬般好、只現在萬般差

身邊有不少同輩長輩,都說懷念以往的香港,為甚麼?事實很簡單,我們懷念的是以往的制度、即使缺民主,但法治、自由、有規有矩的政府、社會,才是令我們懷念的地方。

免費電視發牌一役,讓全香港人清楚看見現今689治下的政府,無視制度、程序、民意、公義。難怪愈令香港人懷念以往的香港。

當年的陳方安生退下來;艾維朗棄官從商,去了電訊盈科;王錫基亦早已退下來、甚至連電訊管理局,今天亦變為通訊事務管理局。

我不是說當年的高官個個英明神武,有如天人,處事公允公正,只是凡事有比較,大家應明白我意思。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俱往矣。

 

14. 看帖3年 2013-11-05 12:18:27
   一直當個看帖人,今天看到一個內地的文章,覺得可以大家共享(來源新浪微博):
 
   


    任志强:三中全会后限购或停 房价又涨因曾培炎退了


      从大炮到大V,任志强首度披露他不为人知的过往。潘石屹曾说他经常写回忆录到深夜,而且常常会泪流满;2013楼市一片“涨”声,任志强对未来是否依然乐观?他为什么认为,三中全会限购令就会停止?近日,第一财经《中国经营者》带着一些热点话题专访了任志强,以下为文字实录:
  三中全会会后房产限购令或停止 李总理说砍掉政府那只乱摸的手
  主持人:任总其实上一次,我们节目采访您的时候,是在2011年底的时候。当时您说到一个话,您说今年如果没有地,后年就没有房子,所以后年商品房就危险了,今年我们也确实看到一些数据,表明16个月以来,百城商品房均价环比都是出现了上涨的,而且涨幅还在不断地扩大。那么是不是您说的这个危险情况?
  任志强:我们通常从供求关系来看,土地是制约条件,土地供应之后,就是根据(土地)新开工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前几年是,从2011年2012年都是持续下降,负增长的,必然产生的是2013年以后的一个,房价上涨。
  主持人:这两年的供地情况怎么样,去年和今年。
  任志强:今年我们本来从七八月份看,7月份看,应该是土地能够从负增长,变成正增长,结果8月份以后又掉下去了,又变成负的。我觉得我们中央政府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从来不给它一个完整的生产周期。如果养猪,我知道猪可能要6到9个月的生产周期,我不可能在9个月之内,去做一个调整,今天鼓励你养猪,明天让你杀猪,猪还没有长成呢,房子也是一样,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几年里头,将近十年里头,总是一年出一个政策,恨不得一年出两个政策,你给他一个生产周期好不好,也就是两三年的功夫,没有。我们历年来说,都是这么一种情况。
  主持人:您之前也说到过,说限购令,限购令它只是一个很短暂的执行的政策,将来肯定是,它要停止的?
  任志强:我觉得可能(十八届)三中全会就让它停止了。
  主持人:您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可能就会停止了,为什么?
  任志强:因为李克强已经说了好几次,要减少政府行政干预,行政对市场的干预,他上任的时候,记者招待会上就说,砍掉政府那只乱摸的手,这是他自己说的话,不是我们说的。到现在我们还没有看到他砍,我可能讲的,三中全会就是砍这一刀的时候,他要把政府粗暴地对市场进行干预的,这些错误要纠正过来。也许这个限购令对房地产市场粗暴的干预,也会被砍掉。
  我认识的官员都很懂经济 房价又涨起来 因为曾培炎退了
  主持人:但是之前也有人说,限购令虽然我们到现在,也没有看到效果,但是如果说你把它停止了,就会引起一个暴涨。您认同这个观点吗?
  任志强:我不认为,限购令要取消的前提是,你要把市场的供应问题解决掉,如果不解决掉,市场中的供应问题的话,不管有没有限购令,它的房价都会是涨的,因为你供不应求嘛,2007年曾培炎副总理,有一个特殊的报告,叫用增加供给的方式来平抑房价。但是2008年又被弄掉了。不是2008年,是2007年11月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把它否定了,就变成两防了,防止投资过热,防止通胀,变成两防了。如果2007所的时候,把这个工作坚持下来的话,我想不超过两年,用增加供给的方式来满足房价,这两年的这些涨价就都不存在了。
  主持人:那么我们看到曾培炎副总理,都已经看到了这一点,为什么最后执行不下去?
  任志强:因为2008年他不当官了,换政府了。曾培炎到2008年已经跑到什么博鳌去当秘书长了,跑到什么咨询机构去当了。
  主持人:我们看到其实在你的书里面,也写到过各级官员,有些关系还都不错。我们看到书听描写,这些官员也是非常懂经济的,为什么很多政策又在您看来是违反市场规律的呢?
  任志强:我认识的这些都很懂经济。做决定的不是我认识的人,你比如说现在报纸上炒得最凶的刘鹤,1984年的时候他研究生没有毕业的时候,就给我打工。我知道他很懂经济,我们当时很多报告都是他帮助做的。你比如说马凯,(以前)就是我公司的副董事长,这里头你很难说,我们没有办法说,我们认识的人懂经济,他就有权力去做决定。不是的,我认为宁高宁也很懂经济,你看宁高宁在哪个企业,就能够把哪个企业搞好。说明他懂,他在美国没白学。我觉得要让他当国资委主任,或者当副总理的话,把这些国有企业,可能管得更好。不会出那些贪污腐败,可能就管住了。
  主持人:所以是人的问题?
  任志强:是的,我们认识很多,在我们这一代人里头,很多很多都是和我们,你比如王歧山是我的辅导员,有的人说我在书里写这个事情,是因为我要抬高自己,我都退休了,我用什么抬高自己,没有王歧山的时候,先有任志强,报纸上先写任志强如何如何。确实王歧山比我有名,王歧山那时候官比我大多了,他是中信的董事长,我就是个公司的经理,可是我的自由度比他大,他后来又当发改委的副主任,又当什么政法,当了一堆的官,他可能很懂经济,但是他现在,他说了算吗?他说了不算,他可能是管纪委管什么东西,主要是抓贪官。抓贪官,和我就没有太多关系了,我也没有当过贪官。
小产权房合法化将改变市场预期
  可以不让房价涨得这么快
  主持人:那么我们回过头来讲,刚才讲到这个限购令是因为供应这边短缺,那如果说您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可能会把限购令这只手给斩断的话,是不是这个供应量我们要提前有一个。
  任志强:比如说可能会讨论,农村建设用地的流转问题。
  主持人:这是市场热点。
  任志强:如果农村的农用地,可以不改变土地性质,就能流转,是不能盖房子的,但是农村建设用地,如果可以自由流转的话,可以盖房子的。就是把所谓的小产权房建设用地公开化,合法化,那么对市场的影响就会很大很大了。但是如果是在市中心的,这个上涨永远会存在,因为你那个东西替代不了,他能解决住房问题,可是解决不了商场,公建的问题,人家不到那儿去。你建再多也没有用,所以它只能缓解和解决其中的一部分问题。
  主持人:实际上对于现在房价?
  任志强:对于市场是好的,但是对于改变预期,改变供应量都是好事,它肯定会不让房价涨得这么快,但是核心区域还是要涨,因为你不可替代,没有办法。比如说人们要到崇明岛,那崇明岛就要有自己的车子,不可替代性,才有起到作用。
  主持人:这些要政府来做?
  任志强:对的。你要修桥,修路,否则崇明岛再漂亮,不值钱,没有人去,因为它交通各个方面,都不行,没办法。你比如这次开放的自贸区,浦东那个地区,作为自贸区,那么老远谁去,所以你要用一个优惠的政策,来吸引他,这就是变化。那么就是说三中全会,即使有了这些土地的变化问题,也不是轻易在短期内,就能改变的,但是会改变人们的预期,发生变化。
  未来房价还将会上涨
  房产税不可能普遍推行
  主持人:那么这两年的一个,土地供应量的情况来看,如果在没有更多的,大力的干预之下,你认为未来三到五年的房价,楼市会有怎样的一个趋势呢?
  任志强:我们涨的前提条件有几个,比如说一个是我们的土地供应制度改变不改变,按现在这样是不行的,第二个是公共资源条件改变不改变,按现在的办法也是不行,因为他只把学校什么最好的东西,配置在核心城市,你也是不行,一定要在这些地区猛涨的,没办法。
  主持人:资源过度集中?
  任志强:户籍制度问题和人口流动问题,这几个政策,相关政策你如果不解决,他就是要往大城市跑,因为大城市就业程度高,而且大城市要饭都能活得下去,擦皮鞋也能活得下去,在一个中小城市,你坐在那儿,没这么多人穿皮鞋,你活不下去,所以这就是大城市集中度高的时候,一种特殊表现。
  主持人:所以未来还是一二线城市涨得快,三四线城市会分化?
  任志强:户籍制度改变以后,不等于三线城市就不涨得快了,因为我们可能需要的是,不同的资源,什么叫不同的资源,比如我前几年,刚从银川回来,银川对周边的吸引力,主要是普通教育,就是从小学到中学这段时间的教育,它比周边的300到500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指定范围之内的一个,所有的城市都好。所以就是我为接受这阶段的教育,我也愿意到这儿来。起码有十年时间,当你转移的时候,别人可能又进来了。如果你这个城市什么都没有,那肯定是不行的。有的可能是我有什么液岩气,我有什么木矿,金矿,可能就不一样。所以决定房子价格的,可能不仅仅是房子本身的位置,更重要的是窗户以外的东西。
  主持人:但是我们也看到,中国的房产,除了自助之外,也是一个资金的蓄水池,很多人是把它当成一个投资品的,在十几年里面,买了多套的房产,到现在您觉得,是不是一个合适的抛出的时点呢?我们知道有一些北京的,有新闻,北京的财经记者,财经评论员,就抛出了十几套房产了,您觉得这个现象会不会扩大。
  任志强:我没听说,我也不知道有这么个财经评论员,我认为这事是假的。他说的,人人都说低价抛售,他有病,现在高价抛售都抢,低价抛售吗?一定是骗人的东西。政府的限购政策,给社会的第一个信号是什么,供不应求。要供过于求的话,你还限它干什么,那你就是用限购政策,告诉大家供不应求,你使劲买吧,买了就能发财。这就是政府发出的信号。所以我们认为政府用了一个最烂的政策,就是因为你给市场传递了一个,最不好的信号,这是最可怕的信号。限购政策取消,你们认为可能要爆涨,我个人反而不这样认为,限购政策的取消,市场的供求关系得到改善。
  主持人:短期内会不会暴涨?
  任志强:短期内那就要看你政策解释了,如果你解释得好,可能也不会。 如果你政策解释不好的话,会的。
  主持人:那你刚才讲到的这些堵手段,除了限购令,还有像房产税,现在又有人说,下半年要扩大试验了?
  任志强:出不来,不会扩大。没有财产公开的时候,我们没有解决后续这些问题,根本实行不了房产税。你们坐在这里想说,上海,我们每个人都有房产证,你以为中等的二三线城市,都还办房产证?我才不办呢,我买了四套房子,比如说太原,才60%的人办了房产证,40%的房子都不办房产证。我在网上登记的时候,是没办房产证的。我只要不办房产证,我就不是买第二套房子。我要卖的时候,我不办房产证,剩下那十套房子,我都不办,我卖一套办一套房产证。我永远是卖一套房子,你以为老百姓都是傻子,制订政策的人都跟猪一样的。定政策的人都是坐在办公室里,因为他们天天分房子,自己无缘无故就分了一个大房子,他们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李嘉诚撤离中国不是什么现象
  北京房价贵吗?一点都不贵!
  主持人:如果说现在,我们看到有一个现象,就是有不少人觉得,中国的一二线城市,房价这么高,包括像李嘉诚这样的投资者,撤离中国了,转战别的地方去了,那么这样一个现象,您觉得如何?
  任志强:我觉得这不是现象,有的人说北京的房子真贵,比纽约还贵。他们不知道纽约多少钱,纽约大概10万美金一平米的房子多得很,八九万的很普遍,比北京要贵多了。新加坡的商品房,通常30万一平米,也比北京贵多了。比如说拿西城区来说,金融街的房子很贵,但是金融街如果按1.4平方公里算,人均大概GDP超过了90万美金,比纽约的人均GDP高好几倍,房子是不是应该给比纽约贵好几倍啊?如果按西城区算,西城区税收大概也有300多亿,可能是他只有多少人,不到100万人。要银川260万人,只有100多亿的收入,怎么比,可能要差好几倍。差了很多倍,那么他5千元钱一平米,我5万块钱一平米很正常,和他5千元钱是对等的,没有出现差别,没有不对等。
  主持人:现在的确唱多的人也非常多,甚至现在已经有喊出来说,80万一平米的房子出来了,也有人觉得说,这个房子,它跟这个股票,或者其它的,像黄金或者其它的商品一样,它有涨就有跌,那么就是说,现在对于在房地产市场当中,我们的房地产市场是不是存在有泡沫?
  任志强:胡说八道,有涨有跌,要看你最后涨的部分,是高于了你跌的部分,还是怎么样。比如说美国,这个有涨有跌,总是这么一条波动的曲线,是在最后都是向右上角走了。它没有最后变成右下角,你最后这个涨和跌,只是经济周期和局部发生的供求变化问题。最终是往上走的,你担那个心干嘛。这个空间有无限,我不觉得有任何问题,没有泡沫。现在我们看到日本,现在是唯一一个价格没有完全回来的,从1991年开始,就开始跌,80年代上得很快,到现在大概只相当于,他们已经认为涨得很高了, 大概相当于30%到60%的一个价格,问他们有没有可能回到100%的水平,他们认为不太可能,但是持续地上升,是非常好的。因为在跌下来的时候,跌到很低的时候,很多人在二次进入的时候,是转换的。就像股票,我可能有一个稀释的过程去回避,我摊薄了。最后你还是赚钱的。我想巴菲特也是这样的。
  主持人:那我们有没有可能,出现像日本类似的一个挤泡沫,这样的阶段呢?
  任志强:那得问总理,如果他们的经济政策不够好,什么时候都可能挤泡沫。泡沫的概念是,与市场经济相背,而产生的政策差距。换句话说,只要是政府不干那些糊涂事的话,也许市场是一个非常平稳的,不会出现大起大落。
  主持人:所以反而是政府推高了价格?
  任志强:你们现在说的局部地区,比如说一线城市,或者局部地区的高涨,在全世界都一样。当别的地方的房价跌的时候,不等于这些特殊城市的房价不涨。美国也是如此,德国也是如此,英国到现在也如此,西班牙还是如此。
  主持人:依然是最稀缺的,最有投资价值的?
  任志强:有些东西,是不可替代的。
  深夜写书写到泪流满面
  跟小潘潘之间不是爱是信任
  主持人:您当初为什么会想到,要去写一个回忆录,当时您的出发点是什么?
  任志强:在没有退休之前我就想写,我们想把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情况,历程经历,都要告诉别人,自己的子女,告诉给社会,告诉给更多的人。但是这个之前我不能随便这么做,因为那时候,我写了很多东西的时候,可能会引起很多领导社会,或者说审批机关,对企业的不满,那么他们就没有办法继续跟你去办很多事情,所以我一定要到我退下来以后,我才能去写。
  主持人:我们也看到潘石屹说你在写这个书的过程中,他了解到,您经常写到深夜,而且常常会泪流满面,现在还回忆得起来,写到哪些情景的时候,泪流满面?
  任志强:比如说我过生日,老战友的一些情况,或者说冤狱等等,就是类似这样的东西,很多人作为外人去看的时候,他也会觉得确实是很感动,比如说我60岁要退休的这个生日,也过了两三个月的时间,都没有过完,很热闹。当然也会让你很感动,因为每一个员工,给我一个盒子,这个盒子里头,每个员工写的小卡片,晚上我去翻那些小卡片的时候,会觉得啊,确实是,以心交心的一种感情。
  主持人:你说到感情,我们这次要采访您之前,我们也在微信上,做了一个观众问题的征集,比如说里面就问到,你和小潘潘,就是潘总,您叫他小潘潘,您跟小潘潘是真爱吗?
  任志强:我们不应该是爱,更多的应该是一个充分的信任。有的夫妻之间,你说她不爱,恰恰因为爱她才想偷偷去看男人的手机,或者去看女的手机,看看他有没有不爱的地方。是因为爱,但是他没有充分信任。所以我油然得中国最缺少的是信任,比如我们说商海中的契约精神,而我跟小潘大概是因为这种契约精神,而最后慢慢慢慢发展到一个充分的信任。我要说了,这个事情他会相信,我一定会做到这个事情。不管我们俩写没写到本子上,这就是信任。
  主持人:我们看到冯仑在给您这本书写的序里面,说在你的身上他看到了大时代的经典人物的三个特性,第一个就是有大的使命大的责任,第二个就是口气大,第三个就是大胸怀,大气魄,大人物。您对于这个评价,您是怎么看的?
  任志强:前两天我到银川去,和一个老朋友会面,他说他能理解我们这一代人,而现在80后的人可能不太理解,就是我们这一代人不是因为,为了自己个人的钱财,为了自己个人独立生活去,说我过得多么富有,去说这些话,研究这些问题。
  主持人:所以宁高宁说您是,把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事,自己的事不当事?
  任志强:是的,曾经书里我写到了,宁高宁在我分手的时候,给了我一个终身董事,然后一年给我100万的钱。我这个宁夏朋友,就知道我在一年以后,我就把这个辞掉了。我在20世纪初,就是2000年的时候,100万是很多的钱,而且你可以什么都不干,可能没有几个人说我轻易地就把它辞掉了,但是不知道的人,很多人说挣这么多钱,你还批评政府,批评这个,他们搞错了。当一个人不再以钱,和这些眼前的物质生活为基础的时候,可能你会才超越这些束缚,然后去做一些,更加公平,而对社会更有意义的事情。
  回忆录写的都是反思
  王石和冯仑用人大不同
  主持人:我们在书中也看到了,很多其它的企业家,包括王石,你提到说王石当初,因为了的,像大股东华润融到资,多次融资之后,使得他管理层和万科的品牌,都能够得到一个共赢。反过来你也说到自己,可能因为选择主动权比较多,在这方面,可能你们做得比较失败一点,这算是您自己的一个反思吗?
  任志强:严格说起来,整个的回忆录,都应该是一种反思。我们不是要告诉别人我多成功,而是更多要告诉别人,我们有多少失败。王石也看过这本书,他也在微博上发了,他认为至少是真实的。我觉得这就够了,
  主持人:那么您对于万科这家企业,他的成功你怎么看?
  任志强:万科就企业而言,他是全世界最大的住宅产业,这个公司发展得很好。但是这个企业的发展, 王石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的。 可是他们的管理制度,管理文化中,我在书里也写到了,他培养的都是职业经理人,没有很成功的创业的很奇怪的一个事情,这可能是企业文化造成的。可是冯仑手底下的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哪个人都比他们混得好,比如说潘石屹,易小迪,张明根,银夏投资的张明根,等等等等,你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每个人都混得不错,都成了颇有规模的一个企业家。这是一个企业文化问题,我在书里也讨论了我们的人就是两边,但是既有职业经理人,现在万科,万科挖了我好几个人,潘石屹那儿的,都挖了我很多人。另外也有一些人,是独立创业了,当小老板了。但是这些小老板,都不如冯仑手底下那些人,发财发得大。他们每一个人都活得比较好,又比万科出来的那些,混得更有模有样一些。
  主持人:人家挖你的人你不生气?
  任志强:有什么可以生气的呢,我非常想得开的就是,你比如潘石屹打个电话说,对不起,我今天把你的谁谁谁挖走了,我说你给他多少钱,如果你给的钱比我给的多,你把他挖走吧。我就这么多项目,我就这么多位置,那么是不是能把所有的人都提起来呢,我可能做不到,那别人要能给了一个更好的位置,钱也多,位置也高了,管理更好,我为什么要去反对呢,那么这就回到了冯仑说的大胸怀,如果我们是为这个社会,而不仅仅是为这个企业,或者为个人的话,无所谓,但是你如果小心眼,老想着说,对我个人如何如何,那你这些东西,都没有办法兼容的,但是我可以。
  主持人:你也说道,这样一本书,不是在写您一个人的故事,是在写一个时代的故事,那么从这个时代的故事当中来看,您怎么看这个时代的这些房地产,这些商人们。
  任志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因为生存的环境不完全相同。你比如宁高宁一直在国企系统里,我一直在国企系统里,当然很多人是从国企走到了民企,比如说柳传志,还有一些就和国企没有关系。所以不同的发展背景情况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人可能在资源占有上,不如国有企业,拥有更好的条件。但是它在自由开放上,可能更充分了。那么反而各有得失,企业家最终的成功,不是在一开始,你做了一些什么,而是你建立了一种文化,而这个文化能延续下去。在这个社会上,不断地发挥新的创造作用,不光是给人们提供新的服务,让人们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东西。这才是真正企业发展的一个过程。
  主持人:在今天的采访中,任志强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中国楼市甚至中国经济的乐观态度。在他看来,中国的楼市仍然处在一个长期向上的通到之中,而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还会出台更多有利于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政策。从而使房价更加平稳。中国的房价本世纪以来一直在向上狂奔,即便在最近几年的调控中,也依然速度不减,。新一届的领导班子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会如何勒住这匹脱缰的野马,也许更值得我们期待!

15. 支持周婆婆 2013-11-05 12:29:57
好似周婆婆情況,香港比比皆是。
我的朋友夫妻兩老,年近八十。靠早年勤儉買下房屋收租,過著生活水平低過綜援的生活,沒拿政府任何福利。近期身患重病,當然負擔不起昂貴的私人醫療費,連政府醫院的䀚貴葯費也要自理,因有屋收租不符基金申請條件,即使租金收入只夠維持低於綜援戶生活水準。要賣樓變現資金治病,在辣招橫行下,又談何容易?公義何在!公理何在!香港社會只會打壓自力更生,以好吃懶作為榮。長此以往,香港前景不妙。
16. 梁振英 : 指公眾「出奇地」不知道四大準則 - 偽首,語言偽術何時了? 2013-11-05 12:33:37

特首梁振英一直以行會保密制為由,拒解釋不發出免費電視牌照予香港電視的原因,但近日他竟約見建制派立法會議員如新民黨的田北辰等,私下透露更多港視死因,也不願公開向市民交代。梁振英早上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看到社會對於增發免費電視牌照一事十分關注,指特區政府今日會發出六頁紙的書面聲明,在可行範圍內進一步解釋發牌準則及依據。

梁振英重申發牌詳情涉及商業資料及行會保密制,但會在聲明中交代四大準則。他表示,四大準則包括財政能力、節目投資、技術成本、節目策略和製作能力,當中財政能力方面,包括三名申請者及相關控股公司的市值、盈利收入、現金流、資產負債比率及將會得到的財政支持。

在節目投資方面,聲明中會交代三名申請者的自製首播節目投資、非節目的營運成本。技術成本方面,則會講述申請者的傳輸網絡安排等;至於節目策略和製作能力,就包括節目對大眾的吸引力,經營收費電視的經驗,製作節目內容的能力及相關控股公司的觀眾比率,當中涉及各節目種類,不限於劇集。

梁振英認為過去三星期已盡力解釋,指公眾「出奇地」不知道四大準則,他仍堅稱政府沒有隱暪。

 

17. 這是甚麼政府 2013-11-05 12:42:34
我們只是想自力更生,買樓收租,為年老退休鋪路,不用依靠政府房屋福利,但CY 連這條路也不讓我們走,這究竟是甚麼政府!!!
18. 樓價飆升的原因博士又忘記了??? 2013-11-05 13:07:03

點解政府要出招?因為樓價飆升,點解樓價飆升?因為樓宇供應短缺,土地供應短缺,點解土地短缺?因為政府在過去很多年沒有開拓土地,既然樓價飆升責任是香港政府,...........

樓價飆升的原因博士又忘記了???美國加印貨幣是用存倉廢紙印的,聽說印好後可以用來買豪宅,商舖???制造通貨澎漲???

自聯儲局二○○八年推出量化寬鬆政策以來,流入香港的資金高達一千億美元,但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

流入香港的資金高達一千億美元 x  7.7536==7,753.億港元........

聽講美國加印貨幣是用存倉廢紙印的,聽說印好後可以用來買豪宅,商舖???同時可以買高息有價股票/國企股票???同樣可以用來買石油???如果我有現金,我都會買嘢???拿住現金比例不斷減輕減值???

19. to 13/f 2013-11-05 13:12:52

都起為官之道, 也是官箴, 不妨放矢一下.

「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祿位,可以遠恥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然世之仁者,臨財當事,不能自克,常自以為不必敗;持不必敗之意,則無所不為矣。」

上世紀的官, 一則是不會在重大政策上隨意發表言論(勝兵先勝而後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二則是那時候根本沒有那麼多的官(從軍機處到政治局到督憲府, 話事的腦袋從來都比三司十一局加上甚麼委員會議會顧問諮詢機構精簡得多), 這樣更容易受人尊重, 當然也有知識日漸普及對愚民政策的弱化作用, 所以現今為政者確實需要急急自我提升水平.

但, 結果是三司十一局加上甚麼委員會議會顧問諮詢機構甚麼事都做不了, 越來越不像話, 一鑊甘過一鑊.

有些人對前朝的眷戀, 是可以歸因為以前做事很「爽」, 而現在是很「不爽」.

多言數窮, 不如守中, 且看梁特書面解釋如何收科.

20. TO 16/F 2013-11-05 13:17:02
梁特約見議員私下透露更多死因, 企圖磨滅特權投票, 只會突出代議政制和官能組別的壞處, 不智者為之.
21. 不明白 2013-11-05 13:35:56
政府做錯嘢(在過去很多年沒有開拓土地),不罰自己還要買樓的人,天理何在?
22. 不明白 (correct typo) 2013-11-05 13:38:19
21. 不明白 2013-11-05 13:35:56
政府做錯嘢(在過去很多年沒有開拓土地),不罰自己還要買樓的人,天理何在?
21. 不明白 2013-11-05 13:35:56
政府做錯嘢(在過去很多年沒有開拓土地),不罰自己還要買樓的人,天理何在?
政府做錯嘢(在過去很多年沒有開拓土地),不罰自己還要罰買樓的人,天理何在?
23. To 18 2013-11-05 13:40:01
想请教一下樓上 18,美國量化熱銭,流入香港不動產有多少銭呀? 

24. 行會 : 不准港視公開報告 2013-11-05 13:48:50

行政會議秘書處聲明全文:

行政會議秘書處今日(十一月五日)表示,上午收到代表香港電視網絡有限公司(香港電視網絡)的律師來信,要求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行會)同意香港電視網絡公布《就引入新競爭者對免費電視市場競爭環境的影響所作的顧問報告》,從而回應傳媒近日報道若干立法會議員的言論。

政府大約中午已回覆,表明反對香港電視網絡披露上述文件。

行政會議秘書處發言人表示,上述文件是行會處理免費電視牌照申請過程中,其中一部分曾經考慮的資料。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向所有申請者提供有關文件,目的僅為讓他們可作出申述,當時亦清楚說明是在完全保密的基礎上提供有關文件。若容許香港電視網絡公布這些文件,既超越當時向所有申請者提供文件的目的,亦違反行會多年來行之有效的運作機制,而且這種局部及有選擇性的披露會誤導公眾。

行政會議秘書處發言人同時表示,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今日稍後會發出聲明,進一步解釋審批免費電視牌照申請的理據。

(全文完)

 

25. 塞翁失馬現代版 2013-11-05 13:54:05

塞翁失馬現代版

王先生做足功夫參賽, 大熱之下痛失獎牌, 令香港煲劇迷極度不滿, 認為無任何理據, 因而掀起激烈反响, 累凸手上京捱秘製貓面, 實質看官不察, 凸手其實非常欣賞王先生, 有意益佢, 但又不宜宣之於口, 表面看來極不合理而又可以發生嘅事, 必有看官唔知, 但其實好合理嘅內裡原因:

凸手怕發多三個牌會有台執粒, 唔係話王先生, 其實係話亞屎.                         

亞屎咁差, 攪到TBB無敵+縮骨, 煲劇迷無好野睇, 想亞屎快啲摺埋, 你估英明嘅凸手唔知? 但係亞屎旗+王先生晒錢起新台係浪費資源+失業率颷升, 王先生取代亞屎係理想佈局.

你話免費網絡牌值錢, 定係免費大氣電波牌值錢? 俾你係王先生, 點揀?     

免費網絡牌同免費大氣電波牌唔同性質, 只要王先生取代亞屎先至迫到TBB使出真功夫, 免費網絡牌迫唔到TBB, 看官點稔?

凸手遲吓使橫手暗示2015年到期時, 因亞屎表現太差唔續牌, 無牌亞屎即死, 喊冷無人要+破產, 員工失業+無補償係社會代價, 佢仲唔趁消息未揚時高價揾人接, 王先生無牌白武士正式出場, 如果有咗個免費網絡牌, 投晒資本, 點做白武士? 你話王先生係咪無牌好過有.

凸手神機妙算, 非看官所能知曉, 橫眉冷對千夫指, 夾笑凡人看不穿.        

王先生塞翁失馬是福源, 煲劇迷担定櫈仔睇好戲.

26. 大頭貓 2013-11-05 14:05:12
試為食雞解毐 。        三大高手一直圍住豬肉來食 , 長食長有。 雞雞又唔埋堆 , 重想搶食攪串party , 心想故技重施 , 進而賣身外主 , 價高者得 , 今次重唔威威食雞 。高手為撲滅於盟芽階段 , 以不唱歌壓主人 , 誓要殺雞 , 此乃桑葉秘密。笑談一則 , 為君解悶。
27. 狡詐林煥光 / 添馬男 - 齊心夾口供撐梁振英? 2013-11-05 14:50:17

面對立法會引用權力及特權法聆訊維基慘案,政府硬着頭皮再打一場輿論戰,頭炮出場由行會召集人林煥光壓陣,在憲制層面、政策層面及決策層面解釋,意圖在龐大民意壓力下,令建制派有下台階,借頭借路表示政府已解畫,毋須再引用P and P作聆訊。

扮官場清流 衰過梁粉

當然若果林煥光真係解清解楚,釋除公眾疑慮,大家會收貨,但從佢最新言論所見,所有公眾最關心嘅關鍵問題,都冇解答。林煥光貪戀權位,愛扮官場清流,維持中間溫和之公眾形象,其所作之惡,比真小人梁粉們更不堪。


林解釋指政策上發牌數目由三變二,是經政策委員會通過,再呈交行會通過,沒有分歧異議。既然林振振有辭,煩請再解釋︰


一)他所指顧問研究報告,是何時進行,幾時呈交政策委員會討論通過,將政策修改為只發兩個牌。若是梁振英當選後新政府才進行修改,明顯就是政治決定。因為所謂顧問報告,大家都明白,政府想個結論點寫,顧問就點寫。仲有政府為此做咗幾多份顧問報告,各份報告對發牌數目有何結論。


二)政策委員會由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作召集人,林需要公開解釋在邊一次會議上推翻發三個牌決定。


三)三司及相關局長有參與政策委員會討論,討論有否表決,結果為何。政策委員會不受行會保密制規範,理應可以公開。


在解釋咗發牌三變二後,跟手就要解釋點解王維基落選,若果其他申請者不反對,政府便應公開評選結果,林至今仍冇解釋王落選原因,一味以保密制作擋箭牌。而出面放風隊死王維基之權威人士,所提論據大部份與電視投資計劃、管理無關,多圍繞王個人作風及政治背景。若特首同行會真係冇政治考慮,便應公開評審報告,還自己一個清白。

我估計在阿爺吹雞建制派強力動員下,動用特權法調查可能唔夠票過,但議員不應就此側側膊,應在資訊科技panel下成立調查委員會,即使冇特權法,一樣可以召工商局、通訊局、顧問公司上立法會作供,一如當年調查「葛輝事件」。各人口供好難夾得天衣無縫,一旦出現口供矛盾,互相卸責,便有突破口再動用特權法,搵出真相。此事反映政府內部有好大分歧,要齊心夾口供撐梁振英,好難。

 

香港人,已經唔會咁容易俾林煥光等人欺騙!

28. 又翻炒之前人肉錄音 - 689 你唔好激嬲我囉!! 2013-11-05 16:51:46
政府進一步闡釋行會就免費電視牌照申請的決定
*********************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行會)十月十五日決定,在循序漸進為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免費電視)市場引入競爭的前提下,原則上批准奇妙電視有限公司(奇妙電視)及香港電視娛樂有限公司(香港電視娛樂)的免費電視牌照的申請。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發言人今日(十一月五日)表示,政府增發免費電視牌照,是希望通過良性競爭,盡快為市民提供更多選擇和更高質素的節目,並且為相關演藝、創作、製作和媒體人員提供更大事業發展空間。

  政府增發免費電視牌照,是近四十年來第一次,並且為免費電視機構數目增加一倍,由兩個增至四個,而免費電視頻道則增加四條。

  發言人表示,在制度許可範圍內,政府在有關結果公布後已盡量交代並解釋行會有關決定的準則及理據。

  不過,在公布決定後三個星期以來,政府留意到市民對行會決定仍有關注,也存有誤解。在維護行政會議制度和不披露三位申請者與兩間現有持牌人的商業敏感資料的前提下,政府藉此機會進一步闡釋有關決定。

開放電視市場的政策
---------

  政府一九九八年訂定的開放電視市場政策(一九九八年政策),沒有為發牌數量設立上限,但這不能說成只要申請者符合某些基本要求,便必獲發牌。發牌與否,必須先由通訊事務管理局(前身廣播事務管理局,下稱管理局)作出建議,再由行會考慮所有相關因素(包括整體免費電視市場的持續經營環境)後作出決定。

  一九九八年政策至今十五年,沒有改變。

  社會上有意見認為,即使市場不能容納三家新的免費電視台,既然有人願意冒虧本的風險辦電視,為甚不向全部三個申請者發牌?

  首先,行會在處理新牌照申請時,須考慮公眾利益,包括發新牌對電視行業可持續經營的影響。簡而言之,是要考慮新牌數目會否造成過度或惡性競爭,包括可能導致攤薄廣告收入,因而令全部或大部分電視台在十二年的牌照期內,沒有足夠收入維持有質素而穩定的節目製作。

循序漸進引入競爭
--------

  根據三個申請者提交的業務計劃和估計,顧問的研究結果顯示,市場應可支持三家機構(包括兩家現有持牌人)持續經營。顧問認為如市場情況理想,則或有可能支持四家機構持續經營,並認為本港免費電視市場將難以支持五家機構持續經營。

  在考慮公眾利益時,行會認為免費電視市場的可持續和穩健發展是重要考慮因素。因此應循序漸進地引入競爭,以免因免費電視台急劇增加而造成負面影響,例如割喉式競爭以致節目質素下降,最終令公眾得不償失。

  在此前提下,行會決定現階段在三份申請中批准兩份(但不排除日後因應市場發展再次批准更多免費電視台的可能性)。

  就上述對有關法律和政策的理解,行會在作出決定前,已考慮法律意見,並將「循序漸進」的原則性傾向,正式通知三個牌照申請者,邀請它們在行會作發牌決定前,就該傾向作出申述。而三個申請者的相關申述,亦已提交行會考慮。

法律和制度
-----

  法例規定,行會是免費電視發牌的最終決策機構;同時,行會一直嚴格奉行保密制,政府必須按現有法律和制度辦事,不應因個別事件在事後背離制度。任何人,包括現有持牌人、牌照申請者,如對決定有任何不滿,制度亦賦予有關人士權利,透過公平公正的司法程序進行覆核。

  運用《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第382章)介入事件,既沒有必要,更令事件政治化,對解決問題根本毫無幫助。

發牌考慮的因素和競爭力評審準則
---------------

  有意見認為香港電視網絡有限公司(香港電視網絡)製作的片集受歡迎,而另外兩個申請者不在發牌前早播放劇集,顯得不及香港電視網絡積極,因此政府應發牌照給香港電視網絡。但行會考慮三份申請時,採用十一項因素和四大評審準則。其中在考慮公眾利益時,行會認為應審視免費電視市場的可持續經營情況。

  十一項因素為:

(一)三份申請;

(二)管理局呈交的建議;

(三)《廣播條例》(第562章)的相關規定;

(四)管理局發出的《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申請指南》中所載述的評核準則;

(五)整體免費電視市場的持續經營環境;

(六)顧問就引入新競爭者對免費電視市場競爭環境的影響所作的報告(當中包括對各申請機構競爭力的評估)(顧問報告);

(七)相關機構的所有申述/回應、相關文件;

(八)所有相關的最新發展;

(九)所有收到的公眾意見;

(十)政府現行的廣播政策;以及

(十一)公眾利益。

  顧問建議按四大準則評核三個申請者提交的建議書,此四準則已向申請者披露,並邀請它們在行會作發牌決定前,就這些準則作出申述。

  四大準則包括相關申請機構的:

(一)財政能力;

(二)節目投資;

(三)節目策略及製作能力;及

(四)建議服務的技術水平。

  就上述四大評核準則,行會所考慮的具體條件如下:

(一)財政能力:

包括三個申請者或其相關控股公司的市值及盈利收入、現金流、資產負債比率及申請者將會得到的財政支持;
 
(二)節目投資:

包括三個申請者的節目投資、自製首播節目投資及非節目營運成本;

(三)節目策略和製作能力:

包括節目多元化、節目對大眾的吸引力、經營收費電視業務的經驗、製作節目內容的能力及相關控股公司的觀眾比率。此項準則涵蓋包括各種節目種類,而不只限於劇集節目。

(四)技術水平:

包括申請者的建議傳輸網絡安排、預期的服務覆蓋範圍及速度、支援數碼高清及互動服務的技術;

整體考慮
----

  根據四大評核準則,行會考慮了各項相關因素,包括顧問的相關評核、以及各申請者對顧問報告作出的所有相關申述等。

  行會成員的評核是整體性的判斷。行會最終認為奇妙電視和香港電視娛樂整體上較香港電視網絡優勝,因此原則上批准奇妙電視和香港電視娛樂的申請。這是審慎和切合循序漸進方式的做法。

電視廣告市場可否做大?
-----------

  在電視廣告市場方面,行會有留意不同方面的意見,例如有意見認為發出更多牌照可「做大個餅」,亦有人持相反的意見,認為每一個人能夠觀看電視的時間畢竟有限,不可能無止境的增長。

  我們有必要指出,電視廣告市場會受到多項市場因素的影響,難以準確預測其未來發展。因此,在不明朗的情況下,行會採取了審慎的態度作出決定。

審議需時
----

  近四十年來第一次為免費電視市場引入競爭,處理有關申請是一項前所未有而艱鉅的任務。自二○一二年一月,就管理局向上屆政府提交的發牌建議,上屆及本屆行政會議共開會十一次討論,過程中亦不斷徵詢律政司及外聘大律師的法律意見,務求符合制度、符合法律、符合政策及符合程序公義。過程中出現的轉折,包括亞洲電視有限公司(亞視)嘗試以呈請方式,就管理局的建議向行會提出上訴,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無)及後提出司法覆核許可申請等,均需時處理和解決。

程序公義
----

  審批過程中,行會已因應情況發展向相關機構(包括申請者及現有持牌人)索取補充資料/邀請作出申述。

  在作出決定前,行會向所有申請者披露了四份顧問報告,包括顧問根據上述四大評核準則所作的評核,並在英國御用大律師意見的基礎上,給予充足時間和機會讓各申請者作出了多輪回應和申述,整個處理過程符合程序公義。

為何作出申述時不容許其修改原有計劃書?
-------------------

  首先必須指出,「循序漸進」意向切合一九九八年政策,而所有申請者已獲足夠機會就該意向、顧問報告及評審準則作出回應,有關申述亦已呈交行會考慮;因此,行會在作出決定前已有充足資料加以考慮。若申請者在處理過程中可不斷修改計劃書,當局剛考慮完的事項可能立刻又有改變,需要重新考慮,整個處理程序便會沒完沒了。至於不可修改原有計劃書的規定,對所有申請者都一致適用,因此完全公平。

傳送方式及服務推展速度
-----------

  奇妙電視及香港電視娛樂分別建議,租用有線寬頻營運的混合光纖同軸網絡及香港電話有限公司的固定寬頻網絡,傳送建議的免費電視服務。由於要求新持牌人以其建議的傳送方式(即固定網絡,並非大氣電波)在開展服務初期即覆蓋全港,技術上的可行性不高。管理局建議應容許新持牌人逐步達到覆蓋全港的目標,而有關建議已獲行會接納。

  事實上,亞視和無由二○○七年年底在開展數碼地面電視服務時亦獲豁免遵從有關覆蓋全港的規定,以便兩家機構分階段推展各自的數碼地面電視網絡。因此,當局認為奇妙電視及香港電視娛樂分階段達到覆蓋全港的目標是可以接受的。

未來工作
----

  管理局和政府會按既定程序,要求奇妙電視及香港電視娛樂提供所需的額外資料,以及與其討論行會如稍後決定批准其免費電視牌照申請後,可批給的牌照有何擬議條件。管理局亦會審視奇妙電視及香港電視娛樂所提交的額外資料及其免費電視牌照申請,並就應否正式向奇妙電視及香港電視娛樂批出免費電視牌照,向行會提交建議。

  管理局作出建議後,行會將考慮應否根據《廣播條例》第8(1)及10(1)條,正式向奇妙電視及香港電視娛樂批出牌照。在此第二階段,行會會進一步審視奇妙電視及香港電視娛樂是否有能力符合牌照準則,以及所提交的免費電視牌照申請涉及的各有關事項,並作出最終決定。

  當局亦會要求取得涵蓋多個事項的補充資料,當中包括用以核實兩家公司「非附屬公司」身分的無實際控制權承諾。所有補充資料將呈交行會,以讓其在第二階段進一步審視奇妙電視及香港電視娛樂有否符合所有法定規定及行政發牌條件的能力,並作出最終決定。

  行會會繼續公正和謹慎地完成免費電視牌照申請的後續工作,盡快完成正式批出兩個免費電視牌照的工作,為市民提供更多更優質的節目選擇。



2013年11月5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6時04分

29. 勿令樓市亢奮 2013-11-05 16:56:09

網友回應:????????

23. To 182013-11-05 13:40:01

想请教一下樓上 18,美國量化熱銭,流入香港不動產有多少銭呀? 

曾俊華籲勿令樓市亢奮

30. 王維基 : 呢兩日一定會做嘢,大家拭目以待!」 2013-11-05 17:15:10

香港電視創辦人王維基出席樹仁大學一個閉門論壇時聲言,正考慮在「不犯法、不超越道德底線」的前提下,以創意方法公開審批免費電視牌照的評審報告,更稱「呢兩日一定會做嘢,大家拭目以待!」

對於特首梁振英表示,今日稍後會以6頁書面形式交代發牌準則,王維基表明無期望,「如果真係有料到,點解佢Day 1唔講,建制派唔撐先拎出嚟?」他怒斥政府野蠻,「有佢講無人講﹗你喺報告書抽嘢出嚟攻擊我廢柴,但唔畀我解釋。」他強調未來會有行動以正視聽,但要先等政府出招後才再反擊。

立法會明日辯論是否引用權力及特權法,迫政府公開審批免費電視牌照的文件。香港電視網絡工會明午兩點將再發起包圍立法會,呼籲議員「良心投票」通過引用特權法,要求政府清楚解釋不發牌的原因。王維基預計明日的集會有3至5萬人出席,自己亦真心支持員工行動,但坦言對通過特權法不感樂觀。

 

31. To 18 & 29 2013-11-05 18:50:41
那條問題是千億美元流入香港的不動產有多少,是不動產呀?
32. 你應該去問財爺 2013-11-05 21:01:38

網友回應: 你應該去問財爺???讓他給一個正確美元流入香港投入購置的不動產有多少???

千億美元流入香港的不動產有多少,是不動產呀?

33. 謝偉俊:辣招違基本法精神 2013-11-06 07:32:00

立法會議員謝偉俊與「白姐姐」白韻早前輪候購買天璽不果,結果轉移戰線,成功以合共約1800萬元購入鄰近另一樓盤The Austin兩個單位,計劃打算收租。謝偉俊笑對傳媒說,今次買入這個單位,要支付的辣招稅會幾「甘」。其實,謝偉俊在上月的一個研討會時曾表示,港府打壓樓市辣招的法理基礎薄弱,他並不支持通過法案。

謝偉俊指出,《基本法》第5條表明:「香港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變。」他認為,辣招明顯是稅制的改變,所以不符合50年不變的原則。

謝偉俊又指《基本法》第105條:「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保護私人和法人財產的取得、使用、處置和繼承的權利,以及依法徵用私人和法人財產時被徵用財產的所有人得到補償的權利……徵用財產的補償應相當於該財產當時的實際價值,可自由兌換,不得無故遲延支付……企業所有權和外來投資均受法律保護。」謝偉俊指辣招下以有限公司名義置業要被徵重稅,便是牴觸了「法人財產」的權利,而非港人買樓要付買家印花稅,也是牴觸了「外來投資」受法律保護的精神。

此外,謝偉俊指政府常引用《基本法》第108條為辣招作辯護﹕「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獨立的稅收制度……香港特別行政區參照原在香港實行的低稅政策,自行立法規定稅種、稅率、稅收寬免和其他稅務事項。」然而,他說﹕「香港現在稅收不足,要增稅應付開支嗎?而有關條文,只說政府有權收稅,但沒說可以用稅項來做罰則,來限制港人的自由和權利!」

謝偉俊表示,在香港法例下,若市民覺得政府的立法或政策不合理,確可以有權在法例生效後3個月申請司法覆核,但卻要面對重大的法律風險,因一旦敗訴,便可能要被罰巨額堂費。他又以自己為例,曾以「公義」來挑戰律師公會,結果落得慘痛收場,所以一般市民未必可以隨便提出司法覆核,「更何面對立法會一班對法律精通的人士呢」。

撰文:陸振球(明報地產版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