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黃擬出售百佳消息傳出後引起各界關注,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昨晨回應稱「這是很正常的商業活動」,又否認有政治考慮或不喜歡梁振英。和黃則發出聲明,證實正對百佳等超市零售業務做策略性評估,惟未有時間表及達成交易的保證,聲明強調「無意從香港撤資」。不過,百佳員工已接通知信,其僱主將於8月起由屈臣氏有限公司改為百佳超級市場(香港)有限公司,聘用條件不變。工會至今收到10宗求助,不相信條件不變,擔憂被「賣豬仔」,更怕新僱主裁員減薪。
和黃﹕無意從港撤資
李嘉誠昨早10時45分許乘車從南區大宅外出,甫見門外大批傳媒,即打開車窗與記者打招呼。被問何以要賣百佳,他先囑記者勿爭先恐後,然後說「這是一個很正常的商業活動」,希望大家不要胡亂猜測。
被問到有否政治考慮及是否因為不喜歡特首梁振英,李嘉誠說「無呀!無啊!」隨即囑司機開車離去。李嘉誠長子李澤鉅於昨早9時半左右出門,表情嚴肅,沒有回應傳媒提問。
「百佳正做策略性評估」
和黃其後發表聲明,證實百佳正做策略性評估,暫沒就評估設完成日期,也不保證是項評估價達致任何交易,「和黃強調無意從香港撤資,外間傳言毫無根據」。在港經營40年的百佳現有345間分店,港澳兩地員工合共逾9000人,去年收益總額為217億港元。
和黃擬售百佳消息曝光後,網上高登討論區昨上載一張百佳給員工信件的照片,內容為通知員工,其僱主將於下月一日由屈臣氏有限公司轉移至該公司旗下的百佳超級市場(香港)有限公司,後者會以相同聘用條件為員工自動續約,公積金等亦不受影響。
百佳函員工 稱相同條件聘用
信件中又提及,員工在屈臣氏所服務的年資將獲確認,繼續累積,其他福利及合法權益,續由新僱主百佳超級市場(香港)有限公司承擔。
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表示,會員包括百佳員工的零售、商業及成衣業總工會,昨日約收到10宗員工致電求助,稱最近兩天收到轉移僱員關係信件,有員工反映,信中稱8月1日轉新僱主,但須於7月25日(周四)前簽署同意回覆,其間公司未有安排面對面或諮詢會交代。員工又稱,簽署前未知「將來為哪位新僱主打工」,感覺「畀人賣豬仔」,求助個案員工大部分仍未簽署信件。
憂易手後裁員減薪 員工未簽信
蒙兆達稱,有百佳員工反映,雖然百佳給員工的信件中表明聘用條款及福利一切不變,但擔憂易手後隨時裁員或削減工資。工會未來數日會與受影響員工商討對策,呼籲更多員工尋求工會協助,從而組織爭取與資方對話。
工黨立法會議員、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擔心,若百佳賣盤,未能確保新僱主承認員工累計的年資,會影響以年資計的遣散費,結果或會引發工潮和勞資糾紛。他希望百佳盡企業責任,確保員工順利過渡到新公司,以免引發震盪,他促請受影響的員工,「殺到埋身,不再沉默」。
李卓人表示,李嘉誠投資百佳,「不是恩賜,只是為了賺錢」,認為和黃現已壟斷香港多方面生意,若本港有更多選擇、減少壟斷是好事。
在百佳工作10多年的肉檔員工姚先生表示前晚收到該封信件,但認為百佳賣盤與他關係不大,自己只是「打一份工」。他認為,百佳員工不像碼頭工人般團結,相信引發工潮機會不大。
和黃:不評論工會說法
和黃發言人回應本報查詢時重申,現階段無意撤資,仍處於評估階段,目前不評論李卓人及工會說法。
政界傳李對梁失信心 政府﹕大家太多猜測
【明報專訊】和黃研賣百佳的消息引來香港政圈揣測,有民主派認為反映商界對特首梁振英沒信心,行政會議成員葉劉淑儀則認為和黃只是商業考慮,可能與競爭法生效有關,並非政府與商界不和。昨日政府對有關消息沒有強烈反應,發展局長陳茂波強調仍有很多人有興趣在港立足,香港經濟前景仍很樂觀,又形容有人認為和黃對政府失信心,是「大家有太多猜測了」。
有政府中人向本報表示,對和黃研賣百佳不感奇怪,商界會衡量不同業務的利潤,惟他較好奇的是,為何在研究尚未成熟的時候,已有人將消息透露給傳媒,結果引起大家萌生包括是否針對梁振英政府的揣測。
除了陳茂波,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亦被記者問及,會否擔心「撤資」影響港經濟,蘇錦樑表示﹕「今日我暫時未有掌握到資訊,所以不想在這個階段評論此事。」
蔡子強料屬李澤鉅主意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分析,此事或與近數年社會對李嘉誠家族的觀感轉差有關,過去長實賣樓被指「賺到盡」、百佳定價、貨櫃碼頭工人工潮,令李氏家族感到「針對升級」。蔡子強認為,李嘉誠是「老派人」,「落葉歸根」觀念較重,對香港有一定感情,惟其子李澤鉅在加拿大長大,較「國際化」,沒有落葉歸根的「心理包袱」,他估計,研究出售百佳的安排,應是李澤鉅的主意。
葉劉淑儀則認為主要是商業考慮,因為香港近年多了勞工法例,自由營商環境有變,營商者或想分散投資,「競爭法生效後,超市都是一個很大的目標,營商者有憂慮都不足為奇」。民建聯主席譚耀宗亦認為是商業考慮,超市只佔和黃集團業務一小部分,相信對商界及市場信心影響不大。
葉劉料與競爭法有關 李卓人不同意
工黨議員李卓人不認同葉劉淑儀所指出售百佳與競爭法和勞工條例有關,民主黨主席劉慧卿更指事件反映商界對特首梁振英沒信心,她稱,若和黃撤資,可為本地投資市場騰出更多空間,吸引其他投資者,令香港可以有一個公平公正營商環境,不會被數個大財團霸佔本港市場。
學者:超市市場勢大洗牌
百佳潛在買家多 對手擴展黃金機會
【明報專訊】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擬放售百佳,一石激起千重浪,超市市場隨時大洗牌。賣盤交易一旦成事,市場佔有率達三成以上的百佳易主,新買家會採取何種經營策略,對市場有着重大影響。而百佳賣盤或反映李嘉誠對本港超市市場無心戀戰,對其他虎視眈眈的競爭對手而言,會是擴展的黃金機會。有學者認為,行業龍頭有大變動,無論舖位、貨品供應鏈,甚至人事上都可能重新洗牌。
超市在本港市場發展多年,早已過了高增長時期,市場競爭亦愈演愈烈。尤其近年銳意發展的AEON(前稱吉之島)、一田百貨及阿信屋等,對惠康及百佳的市場份額虎視眈眈。李嘉誠今次打算出售百佳,意味他對本地超市市場已失去興趣,在這段時間內,未必會大力擴張。
中大市場學系教授冼日明認為,每當行業龍頭變天,都會為其他競爭者帶來商機,貨品供應鏈、舖位及人事可能會出現大洗牌。「老闆無心做下去,下面的員工自然會謀定出路,而貨品供應商與新買家的合作,亦會有所變化。」
冼日明估計,賣盤會製造洗牌機會,預料其他競爭者會趁機搶奪市場。再者,新買家能否維持百佳原有的優勢,亦要視乎店舖能否找到好地點、與供應商的關係及營運資金是否充足。
潛在買家:家樂福沃爾瑪高鑫華潤
實際上,百佳潛在買家頗多,當中包括歐美列強家樂福及沃爾瑪,兩者均為全球性的超市集團,亦積極開拓亞洲市場。至於目前內地最大的超市集團、來自台灣的高鑫零售,隨時有機會借勢進軍香港市場。近期新聞多多的國企華潤集團,亦有可能視今次為擴大地盤的機會(見表)。
在本港擁有147間分店的阿信屋,近年積極在零食市場闖新天,負責人林偉駿表明,沒機會成為潛在買家。「我無力買巨無霸,只可入百佳買餸!」他認為,超市市場已飽和,除了三大超市惠康、百佳及華潤,還有佳寶、崇光百貨、AEON及一田等,難再有大增長。他相信投資者會考慮這一點,並認為除了賣盤外,和黃亦有機會將百佳分拆上市,待推高市值後才部署出售。
阿信屋:市場已飽和 易手無助競爭
林偉駿表示,即使百佳易手,但只是換了資金和老闆,無助促進競爭。「賣給外國資金就慘了,他們只會唯利是圖,李嘉誠反而要接受港人的政治壓力,不敢太過分,但外國人只會賺錢,霸權只會延續,或者變得更差,到時可能會懷念李生。」
他預計,若百佳有新投資者,也不會「益港人」,相信不會減價。若由華潤收購百佳,他從消費者角度說,不希望是大陸資本買百佳,一間華潤已夠,「單看店舖環境佈局,我情願行入百佳,不想行入華潤」。
一田:各有各做 沒研究事件
至於近年積極拓展的一田百貨,行政總裁莊偉忠表示,該店與百佳走不同路線,各有各做,沒開會研究今次事件。他說:「除非可以看到百佳盤數,否則在這個地球,不會有人知道百佳是否值得買。」
失長和系物業優惠新買家或捱貴租
【明報專訊】百佳近年新聞多多,雖然有損李嘉誠的名聲,但勝在穩陣「日日賺」,無疑是集團的「現金牛」。不過百佳的毛利率低是不爭的事實,即使背後可以長實屋苑「獨市」經營,盈利表現仍不算特別理想。有學者認為,新買家在買入百佳品牌同時,亦要考慮到日後失去「大地主」支持,租金有可能會上漲。
近年,本港舖位租金節節上升,黃金地段月租可能動輒上百萬元,故零售業的成本亦不斷加重。不過,百佳全港分店不少都在長和系的屋苑內,舖租自然是「有價講」,租金壓力得以減輕。
長實屋苑百佳獨市經營
最重要是其他超市如惠康及華潤等,想進駐長實屋苑亦無門路,例如黃埔花園、麗港城及沙田第一城等大型屋苑,只見百佳蹤影。百佳在這些地區可不用面對其他超市爭生意的問題。
實際上,百佳的的利潤率並非很高,去年包括百佳、豐澤等的零售收入為369.51億元,除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EBITDA)只有22.93億元,EBITDA率只有6.2%,屬於較低水平。一旦租金被業主調升,經營成本勢必大增。
隨時被長實逼遷
故此,新買家接手百佳後,除要面對利潤率較低的困境,上述租金及舖位優勢有可能消失,更甚者隨時會被長實逼遷。中文大學市場學系教授冼日明指出,若其他商戶願付較高租金,租下百佳原有舖位,新經營者因失去原有的支持,亦可能要把舖位拱手相讓。
售中港資產變現 供海外大手併購
【明報專訊】李嘉誠昨早否認出售百佳屬撤資的舉動,但無可否認,該集團近年的舉動均顯示逐步把業務重點放到海外投資之上。近年長和系賣產變現,多以中港兩地業務為主,相反在歐洲及澳紐等地則作大手併購。有學者認為,只要豐澤、屈臣氏等價錢合適,亦會是李嘉誠出售的對象之一。
長和系近3年的新收購項目,主要集中在歐美等地的水廠、電廠及供氣網絡等。李嘉誠及集團副主席李澤鉅已先後明言,海外投資的項目回報吸引,故近年大手筆買貨。當中包括荷蘭廢物轉化能源公司AVR及奧地利電訊公司Orange等,近3年累計投資逾980億元(見表)。
分拆和記港口 變現440億
而現時中港業務儼如長和集團的「提款機」,近年均面臨分拆上市或出售。例如2011年把和記港口分拆到新加坡上市,變現了440億元。其後亦多次把旗下的地產項目分拆,近期最為市場矚目的項目自然是最終被叫停拆售的雍澄軒。
倘價錢合適 豐澤屈臣氏或出售
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蘇偉文認為,李嘉誠應料到租金收入,近年較經營超市的利潤更高,故願把百佳出售。他預料,零售市道差,加上成本上升,只要豐澤、屈臣氏等價錢合適,很有可能成為下一批被出售的業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