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1985年夏天,我賺到了平生第一桶金,買了一個自住單位,心中十分喜悅,以後賺到的錢就置業,但那種第一次擁有自住樓的喜悅卻再沒有出現過。當時知道樓價會漲,不斷置業,甚至加按置業,但心中迷惑。到95、96年時眼看租金回報不夠付管理費、差餉,每個按揭每月都要貼錢,已經知道樓價太高,形勢危險,但不明白如何評估樓價合理不合理。
直到96年看到一篇文章,講到樓價負擔指數,文章指20%至30%是合理,40%以上是很高,當時檢視香港平均供樓支出佔平均入息已高達80%,當時就決定沽出所有非自用的樓,我沽出的時候,樓價仍在漲,到1998年樓市崩潰時負擔指數大約是110%。
那12年中樓價漲了大約11倍,是由許多原因同時發生而造成的。
1) 中英聯合聲明,限止每年賣地不超50公頃,土地供應大減。
2) 中國開放,港人從中獲取巨大利益,資金回流投入地產。
3) 中英談判造成港元大貶,聯繫匯率是港元大幅貶值,之後跟美元掛。
4) 香港通脹熾熱,但美國經濟呆滯,美國減息,令香港在高通脹下利息不能加,只能跟減。
以上四個要素湊在一起,形成了這一地產狂潮。從1997年底高峰計起到2003年,香港樓價大約平均跌去70至75%。
令香港的中產損失慘重,其中第一屆特區政府在亞洲金融危機中不肯將港幣貶值是一個大錯,如果當時像新加坡政府那樣將港幣貶20至30%,樓價不至於跌那麼多,2003年SARS,香港樓市陷入最低潮,但轉機也到了。
為了抑制樓市下跌,政府停止賣地,改為『勾地制』,不到價不賣,政府開始大力托住樓價。
另一個原因,國內繼續開放,大量H股在港發行,不但金融業蓬勃,港人買入的大陸大企業股價無不在短時間內大升,形成財富效應。大陸同胞大量來港買樓,他們購買力很強。而同時政府托市政策仍在繼續,幾年內幾乎沒有地勾出來,供應愈來愈少。
08年以後資金回流,拆息為零,利率超低,這些因素加在一起,令今天樓價又創新高。
目前政府政策已從托市轉向積極供應土地,希望平衡市場,中國經濟冷卻,香港也失去動力,再沒有賺大錢、快錢的新機會,最後利息已是低無可低,所以再沒有理由看到香港樓價大升。
今天的情形,泡沫不像97年那麼嚴重,收租回報仍有4、5厘,但利息總是會升,美國加息的消息出來的時候,就是香港樓價開始下跌的時候,也許樓價會跌得更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