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建議,政府應優先對25幅有潛力改劃為住宅用途的土地,啟動改劃程序;考慮以西貢十四鄉兩幅合共64公頃的「未劃分山坡地」,提供約2至3萬個住宅單位;盡快開始改劃110公頃「棕地」及150公頃私人新界農地,增加短中期房屋供應。
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葉文祺表示,去年鐵路上蓋工程動工量明顯下降,加上可建私人住宅的熟地供應減少,預計在2019至2023年間,年均私人住宅單位落成量約為1.85萬伙,到2023年更會銳減至1.33萬伙,較2018年跌近三成。
公營房屋方面,《長策》將公營房屋供應目標由每年2.8萬個單位上調至3.15萬個,但基金會報告預計,未來四個財政年度公營房屋預測落成量僅為年均1.83萬個單位,遠低於《長策》供應目標約42%;到了2022/23年度,落成量更預料將斷崖式下跌至1.45萬個單位。基金會又預計,2019/20至2028/29年共10個財政年度的公營房屋供應,將累計短缺至少8.5萬伙,較政府預測短缺的6.7萬個要多,原因包括公營房屋延遲落成,和改劃土地延誤等。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兼政策研究院主管黃元山表示,現時房屋危機可謂「低處未算低」,社會應着手將餅做大,而非着眼於如何分餅。他指出,改劃土地用途只屬權宜之策,只是「左手交右手」,並暫時用來「退燒」,長遠不能解決土地不足問題。
報告同時指出,社會應該汲取現時「土地荒」的教訓,盡早為土地需求作具策略的綜合評估;除了住屋用途外,亦應照顧各行各業發展需要,例如檢討經濟後勤地的需求,以促進貿易及物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