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價雖自去年底回落,但相較數年前的升幅,賺價仍相當可觀,因此不少業主就算不出售物業,也會將之加按變現,將資金作其它投資用途。加按融資後,甚少人會將之作定期儲蓄,以收取微乎其微的利息收入,更多的人會將之購買股票、基金、外幤,以作對沖樓市的風險。
這種對沖風險的慨念,近年非常流行,不會自去年第三季中國股市冧市後,這種對沖概念證明完全失效。去年高位變現買金股滙以及期貨的結果,是證明會輸得更多。筆者認識一位持有數十項物業的投資者,自己有自營公司年年提供營利,加上年底時前又加按了部份物業,融資所得有近億元在手。
該位大業主對筆者說,該筆備用資金不買股匯,只作三個月短期儲蓄,收取1.6厘的超低回報,三個月利息收入僅約百餘萬元。他說該筆資金是準備作低位撈貨之用,不買股票外幣,是堅持物業融資只投入回物業投資,今日未買是未到價,為免不測風險,所以只做定期。
該位投資者入貨方法以夠平為原則。對大多數人而言,今年可能是最壞時刻,但對他而言,可能是最佳時刻。所以他準備好足夠的資金,準備人棄我取。事實上,03年時對大多數人而言痛苦難堪,結果證明是最佳入貨時機,08年年中金融海嘯,樓價閃跌三成,當時原來又是一次絕佳的入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