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來,在香港做大業主收租,既可賺租又可穩賺逐年升值,又可不須承受發展商面對樓市波動而做成賣樓收益大幅下滑的風險,但自三年前至今,不少上市收租大業主的股價累跌幅度由五成至七成不等,下滑幅度遠較樓價跌幅大。
最近九龍倉置業預告今年上半年業續,由盈轉虧蝕9億,去年同期獲利18.05億元,該公司持有海港城及時代廣場等優質收租物業,但也難敵急轉變的商舖市場。
恆隆地產在國内一及二線城市,擁有多幢優質商廈物業,上半年純利10.61億,按年跌55.7%。九倉置業最新股價19.5元,累跌近七成,恆隆現價8.25元,亦由高位下跌了六成。
作為該兩收租公司的大股東,倘計及股價上的損失,總資產大概已損失達六至七成。非上市公司的收租大户,較少定期更新估值,資產管理人很易會輕視借貸過度的風險,最近接連有非上市公司的收租大户頻臨破產邊緣,就說明問題所在。
現時樓市已向深度調整方向發展,調整幅度甚至會超越高峯期市值三分之二,加上工商類物業的空置率亦同時上升,物業估值及租金則同時下跌,負現金流將成大趨勢,收租大户在水深火熱中的日子仍看不到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