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四月起,樓市反彈的勢頭開始轉弱,一手交投在發展商催谷減價下,銷售成績尚算平穩,但二手成交量急速下跌,統計顯示,第三季至今成交量僅約7000宗,較第二季的13000宗,下跌近五成,成交價則從高位下調15至18%。
香港中產業主見此境况,無不憂心忡忡,以一個原先持有市值700萬元私樓的業主,其物業市值在第三季帳面損失已達100萬,期間股市跌幅平均更達25%。
香港一個中產家庭持有約200萬强積金,再加100萬股票投資,如全數持有領展,股價由約50元下跌至38元,中產家庭又損失75萬,合計股樓的投資損失達175萬,即總資產值損失17.5%。以家庭月入五萬元的家庭計,每家庭損失了3年的家庭總收入。如每家庭一年儲蓄18萬元計,即過去十年儲蓄已化為烏有。
香港業主已在水深火熱,就算政府全撤辣招救樓市,也難即時見效,其實國家已開始救市,不再提住房不炒,鼓勵首次置業,不少城市已撤限購令,港府不能不積極跟随救市。
除撤除所有樓市辣招外,更應以優惠政策鼓勵專材計劃來港人士在港置業,如他們樂於入市,就可填補流失移民的購買力。讓他們可以本地人同等優惠買樓,樓市就不愁沒有購買力,樓市才有望不跌入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