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3080    回應:0

每家庭一套房子足够嗎?

鍾維傑

卓凌地產分析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嘩!筆者你說笑乎?現在不少(年輕)家庭連購置首次的上車房子也無望,還奢望買第二套第三套?

稍安無噪,筆者的意思是,過往計算市場住房供應和需求時,常用方法之一是看整體市場存有多少住宅單位,包括公營及私營的,來對比有多少家庭,包括獨居人士家庭,倘若單位數量大過家庭數目,又假設其他 因素如經濟等不變,那市場就應不會出現“缺貨”現象,價格亦不會因此大漲,當然個別地點之供求情況是否如大市一樣是另話。

然而,上述背後有一假定,就是每家庭只需要一套住房,至於這房子有多少面積、設計、建造質量、外型、模式(如獨立屋、多層大廈單位等)、年齡等皆不關鍵。不過,觀察近年本地及其他市場之情形,這個「每家一房」之假設比例是否還用得着,是個有趣問題:

已用不着之角度

1) 富裕家庭可能購買「悠閒」及「方便」房子 =  悠閒房子包括買來“度假”的,如在新界或離島私置之度假屋,又如北美洲就有不少家庭擁有度假屋,此外,亦有買來方便日常生活的,如有人雖居於偷景灣,但仍在港島區留有房子,萬一夜了或打風,就在後者睡一晚。

2)「屋企」不再限於一套房子 = 常見例子如有人因營商要穿梭數個城市,因而在各城置房,雖「家」通常會在集中在其中一個“主”城市,但改不了一家住數房之現實,且其他“閒”城可能在統計 上會有一個住房單位被一個“沒有在統計上出現”之家庭居住,因此每家一房子之假設會低估了需求。

仍用得着之角度

3) 有 QE 才有低利率,繼而才能令部份人士住上一套房子以上 = 加上本地之管理費及水電等和外國相比亦不算最高,即整體住房開支尤以對富裕階層來說仍可應付有餘。雖現今如此,但 QE 總有完結之時候,試問如果按揭為10%,又有多少富裕人士到那一刻可以或願意再居於一套房子以上?長話短說,QE 完了就會 back to square one,一家庭住一房子。

4) 有「嬰兒潮」階層支撐 = 最年輕的嬰兒潮人士亦過了五十歲,年老之一批亦近七十,共計是現時最富裕之一代,雖個別計則有差異。無論如何,這代人士當中有不少,尤以較富裕的,是其子 女置業的支持者,例如給與兒女所需首期,或甚至“送”房子。這現象可否日後一代傳一代是未知之數,但記憶中以往未曾如此普遍。加上部份年輕人畢業不久便傾 向獨自居住,不一定為結婚,更非因父母要他/她遷出,多少令“需求”激增。嚴格來說,技術上年輕人獨居並沒有打破一家庭一房子之比例,因其本身就是一個 (新)家庭,只是效果和一家庭居多於一房子相約。

總括而言,筆者覺得 QE 確令更多(富裕)人士可負擔多於一所家居,但沒有 QE 時亦不一定表示所有人皆回到住一套房子,因財富已趨集中,總有些人可於任何經濟狀況下保持着負擔多於一居所之能力。再者,望長遠些,部份地域會見人口減 少,到時說不定有人會(被迫)住兩套房子。

...完...

作者/聯絡:鍾維傑,香港大學建造理學士,香港大學建造學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房地產碩士,英國皇家測量師學會會員,香港測量師學會會員,美國工程造價師學會會員,加拿大測量師學會會員,香港設施管理學會會員,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英國皇家特許項目管理測量師,香港註冊測量師,香港註冊房地產中介人,資深專業設施管理人員,加拿大註冊測量師,美國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協會會員,電郵stephenchung@real-estate-tech.com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