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產的盛衰,很大程度取決於香港經濟。鑑此,要研究香港地產,必須首先研究其經濟,目前香港經濟是有病的,不管政府怎樣吹噓經濟已經復甦,現實上香港經濟仍陷重病。
病在哪裏?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認為,過往香港靠地產、金融,現在不成了,要轉型,但轉甚麼型呢?未有一致定論,董特首決定依靠高科技,是對是錯,眾說紛 紜,恐怕不是短期可以得出結論;有的人認為,元兇禍首是聯繫匯率,由於聯繫匯率,港息唯美息馬首是瞻,香港喪失透過調節利率去調節經濟的機制,而且,過往 數年,美元一直處於強勢,港元幣值由是處於偏高狀態,不利於港貨對外的競爭;有的人認為,亞洲金融風暴令香港元氣大傷,但特首及高官無能,不懂得怎樣帶領 香港走出險境。
上述論點,都有部份道理,但仍未掌握到問題的關鍵。個人認為,香港經濟過往那麼強盛,是因為盡得該段時期的天時、地利及人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過往的天時、地利及人和,不是消失殆盡,就是大打節扣,嚴重地腐蝕著強盛經濟的基礎,香港經濟焉能不病!
香港過往得到甚麼天時、地利及人和呢?現在又是怎樣失去的?
香港擁有優良的永不結冰的深水港,地處中國南大門,居亞洲諸國中心,南向太平洋,東接美加,地理環境的優越,是不言而喻的;五、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 港人一般都聰明、拼搏、刻苦耐勞、學識不賴,中英文水平相當高,又頗能融合中西文化之長,再加上香港日益具備國際大都會格局,吸引了世界各地許許多多精英 來港投資、工作,盡得人和;天時就更不得了,45年至49年,國共內戰,戰亂驅使國內的資金人才紛紛南下香港。解放後,三反五反,逼使國內(特別是上海) 資金人才進一步蒞港。51至53年的韓戰,西方封鎖中國大陸,中國不得不倚靠香港這個渠道去進口戰略物資,香港於是大發戰爭財。50年代末期,中國大搞 「大躍進」,其後幾年,天災人禍,超過100萬國內人民透過種種途徑進入香港,為香港帶來大量廉價勞動力,從而為香港的工業創造了騰飛基礎。65年至76 年,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中國閉關自守,國內經濟瀕臨崩潰邊沿,但卻為香港創造了無限商機。78年以後,鄧小平開始大改革,開放經濟,為 香 港 龐 大 資 金 及 人 才 提 供 了 最 好 的 出 路 , 另 方 面,外國人要做中國生意,都得利用香港作為跳板,光是台灣,每年就有三百萬人次經香港進入大陸,香港從中得到的好處是十分巨大的。
不難看到,香港主要是靠發國難財起家的,但隨著國內近20年的經濟改革大成功,香港過往享有的天時漸次湮滅,香港中介地位一落千丈。不但這樣,國內許多城市、地區還崛起成為香港的經濟競爭對手,威脅有增無已,中國加入世貿後,短期香港還可享有某些隨之而來的利益,但中長線去看,香港的處境會愈來愈困難。
香港新一代,人的素質下降得十分利害,普遍來說,思考力很差,急功近利,中英文都不行,不肯吃苦吃虧,輕視學習,再無父兄輩的優點,如何去面對有目標、雄心勃勃、幹勁十足的國內年青人的競爭?香港過去刻苦能幹一代的接班人何在?實可堪憂!
香港的地理環境,優越依然,但隨著國內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深圳)的蒸蒸日上,以及中國進一步全方位開放,香港的地利,較之過去已相對削弱。
香港經濟日差,其實是逐步喪失過往天時、地利及人和後的結果。喪失了過往賴以致富的優勢,香港如仍想再站起身,出路只有一條,就是全盤反省,找出新形勢下 本身仍具的優勢及現存致命傷,揚長避短(甚至補短),重新為自己定位。只有這樣,香港經濟才有機會再發光芒,香港地產才可真正穩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