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 真真薯片                                  2018-11-13 09:43:17 |  |  | 我幫博士指埋條腸啦,隔離蔡生話數據道出真相喎 
 為保40000地代生計,所有人都必須唱好,買家必須高追,即係買樓唔係因為自己有投資自住需要,而係因為地代需要開單,明白晒! |                
                          
                            | 
                                
                                  | 2. 望東樓                                  2018-11-13 12:40:44 |  |  | 佢都好慘呀。係個大頂比人醒咗兩層,要即刻喺度向廣大民眾推銷佢嘅劏寫字樓。 |                
                          
                            | 
                                
                                  | 3. 真真薯片                                  2018-11-13 13:32:23 |  |  | 做超人對家,博士教左大家咩係跟紅頂白啦 |                
                          
                            | 
                                
                                  | 5. MT                                  2018-11-13 13:59:33 |  |  |     多謝1樓畫出條腸,啱啱睇咗蔡生篇文,有趣 |                
                          
                            | 
                                
                                  | 6. 望東樓                                  2018-11-13 14:58:19 |  |  | 對住老超你仲有機會有少少運行,小超就。。。。 |                
                          
                            | 
                                
                                  | 7. 小超就。。。。                                  2018-11-13 15:06:49 |  |  | 俾條生路你行! |                
                          
                            | 
                                
                                  | 8. 自我陶醉                                  2018-11-13 15:49:02 |  |  | 接超人貨有肉你食,仲點向股東交代? 仲點可以40年間複式增長5千倍? 認命吧! 哈哈哈! |                
                          
                            | 
                                
                                  | 9. CD ROM                                  2018-11-13 16:30:52 |  |  | 咁樣博士算唔算一齊上船做左超人對家先???       |                
                          
                            | 
                                
                                  | 10. 自我陶醉                                  2018-11-13 17:05:46 |  |  | CD ROM 兄, 
 着眼點不是貨而是價,用接近超人出貨價接,就等同他的直接對家,之後用筍價接當然唔算喇,但也要視乎到底有幾筍,至於博士的情況我就無法評論了。 
 |                
                          
                            | 
                                
                                  | 11. 望東樓                                  2018-11-13 17:12:42 |  |  |   CD,我都諗過呢個問題。博士不嬲係度講需要係市場上落之中不斷優化投資組合,或者呢個單位的確係博士嘅心頭好都未定。博士亦有可能捱義氣(雖然極微,不過總唔可以係博士嘅主場話佢毫無義氣掛)。最重要一點係我哋唔會知道真真正正嘅成交價,係無?如果博士真真係批發價有興趣咁點解博士唔直接加入財團? 
 根據明報今日B3版話:『惟消息指出,由麥迪森安排的貸款不論息率抑或條款均頗「辣」,扣除融資及其他交易成本後,賣家「摩貨」實際可能只有微利;盧文端在8月以7.87億元,將中環中心19樓轉售予紀惠集團,折算每平方呎只有3.2萬元,更肯定要「蝕本」。』 
 
 想請教下做Corp Fin嘅真正高人Madison可以加啲乜嘢辣椒係個Syn Loan入面? |                
                          
                            | 
                                
                                  | 12. 博士                                  2018-11-13 17:33:06 |  |  | 我不能說太多,大家亦應該明白點解我不加入財團,我和盧生的價是大家開心價,我不是捱義氣。 |                
                          
                            | 
                                
                                  | 13. CD ROM                                  2018-11-13 17:33:14 |  |  | 自醉兄, 東樓兄, 
 兩位好嗎? 感覺好像好一段時間沒交流呢~~~ 
 印象中, 博士買中環中心果一層既呎價係同成單大deal既平均呎價係相若. 博士果層不算高層但可貴在全層買, 拉上補下我認為博士算係同緊超人對賭呀. 不過博士最著數係用返個平均價, 但就只參與一層, 輕裝上陣. 
 蔡生因為呢單deal都係高位出左唔少貨, 高買高賣而已............ |                
                          
                            | 
                                
                                  | 14. CD ROM                                  2018-11-13 17:38:54 |  |  | 反而如我等一眾小投資者, 應該多d留意宜家係乜野地區, 戶型, 銀碼既物品守唔住價下瀉, 又有d乜野可以原風不動, 甚至不跌反升??? 
 相信對日後應該頗有幫助.  |                
                          
                            | 
                                
                                  | 15. 香港土著                                  2018-11-13 17:41:38 |  |  | 原來小木馬只係贖回四層,早幾日又話『幾個月前已經揾左銀行轉按』?!其餘九層點呢?似乎係有難言之隱,搞到講d唔講d咁款喎。 |                
                          
                            | 
                                
                                  | 16. 守唔住價下瀉                                  2018-11-13 17:58:42 |  |  | 錢莊唔肯科水, 咁大塊餅乾好難嗗得落, 睇黎減估價步伐會隨民生樓跌價加快。 |                
                          
                            | 
                                
                                  | 17. 自我陶醉                                  2018-11-13 18:08:42 |  |  |   回 CD ROM 兄, 
 小弟還好,投資方面,今年是播種之年,明年等收成。 
 我有朋友做零售,八折來貨,入5件賣4件得個吉,賺咗件貨,零售買賣除了燈油火燭,這些固定成本,係冇其他成本,物業就唔同,你估除稅除佣,所餘margin 有幾高?  
 到底有冇得賺當然自己先知,但我基本上同意博士的說法,將十卡鑽石切成碎石,價值已經不一樣了。咁那些“簡淨美”點估值,仲有幾多水位?  
 咁好路數點解有人要蝕讓? 
 |                
                          
                            | 
                                
                                  | 18. 望東樓                                  2018-11-13 18:17:09 |  |  | CD,係咁嘅大環境底下,當然係財富日日縮咁啦,咁當然財富呢家嘢係相對而唔係絕對嘅。係越惡越嘅環境底下,細佬越有機會跑贏大市。希望大家咁話。 
 如果無記錯,博士個層係呢班人馬買入嘅最低層(如果唔啱大家請修正)同埋無包車位,所以冇可能係成單deal嘅平均價。 
 如果你細心咀嚼下明報個篇報導你應該可以推論到幾樣嘢,不過唔想影響到博士,唔會響呢度多口,希望大家都一樣咁啦。 |                
                          
                            | 
                                
                                  | 19. 真真薯片                                  2018-11-13 18:24:50 |  |  | 同一件貨,同一個價,唔同人買,心態完全唔同,分別主要視乎身家同資金鏈 |                
                          
                            | 
                                
                                  | 21. To 19                                  2018-11-13 21:51:26 |  |  | 遊客買嘢心態,行埋去檔主已經自己打七五折,你還半價俾佢,都仲有水位,賣就賣唔賣就算。 |                
                          
                            | 
                                
                                  | 22. 香港土著                                  2018-11-14 08:53:34 |  |  | 薯片兄, 
 有道理。事實證明,博士唔加入財團,的確係有先見之明!淨係見到帶頭大哥疑似失預算發爛喳,已經遙距聞到財團內部充滿火藥味啦。 |                
                          
                            | 
                                
                                  | 23. 湯瑪斯                                  2018-11-14 12:13:14 |  |  |       媒報道話好多大手劈價盤,俾人既感覺係樓價已經大跌兩成以上(傳媒傾向於以業住最初叫價到減價成交計算劈左幾多成,咁會較吸眼球)。我個人覺得樓價係跌,不過應該冇下跌兩成以上咁多。下跌左十幾個巴仙應該有。有人捧出「中原城市領先指數」說只下跌約3%,且認為數據道出真相。其實真相是「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未能反映樓價下跌的實況。湯博士早已撰文作出分析(例如未計銀主盤的成交),大家自己作出判斷。我就信湯博士勒!講真,好難令人相信香港樓價只係由高峰下跌2.67%咁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