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進入大時代後即出現一批股神,樓市持續上升也持續有樓神出現,當樓神出現時,例必對樓市升跌作出點評,但自三年前開始,各種樓神都以看淡為主,今年亦不例外,對一般小業主,每年升跌實質意義不大,因買賣物業,總不像股票般隨時可「高沽低買」。因此作為業主,最緊要懶理這些短期看好看淡的噪音。
事后孔明!
回顧歷史,1997至2003年是本港樓市近年最大的跌市,樓價跌足七年,跌幅達六成半。筆者認識一位小業主,早年以50萬元於市區購入一細單位自住,1997年間單位市值升至400萬元,但業主仍不沽出物業變現。期後的跌市樓價跌至130萬元。當時筆者問該位物業,會否感到不開心不賣樓。該業主簡單回覆:我買樓是自住的。
多年後今日,該名業主的單位已升至600餘萬元。最近筆者見到該業主,又問他會否賣樓變現。他答說,樓價確實很高,但仍不賣樓。筆者再問,甚麼時間會賣。他答:70歲後才決定。
牛頭角陳師奶,香港仔麥先生,呢類冇個人背景、冇理據分析嘅舉例,根本就毫無參考價值!
2003年沙士時有逾萬個銀主盤,但相較本港逾百萬業主計,佔比只約百分之一,即99%業主都繼續供樓,那怕所持有的單位已變成負資產。今時今日再看,那批仍未賣樓的業主,現今全部反手大賺。所以說,買樓要大賺,最緊要懶理樓價短期升跌。
全港同時有100萬個按揭咩?“99%業主都繼續供樓”何來一萬銀主盤以外嘅99%?亂寫歪理!咪當人白痴喇!要計就計負資産總數同銀主盤嘅比例。當時十多萬負資産,萬幾銀主盤,粗略計即係約十分一。未計黐咗線、屈到病、BBQ。
2003年嘅負資産個案,并非全部都係1997年入貨,亦有2000年以爲到咗底嘅人。
“最緊要懶理樓價短期升跌。 ”呢句嘢大前提係冇人call loan,同埋唔介意別人賺得比你多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