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塑膠粒原料供應商,見玩具行業生意不俗,而塑膠粒原粒價則未見回升,於是大量入貨,跟着定單接踵而來,結果是所獲不菲。
他不是炒家,是一位切切實實的投資者,利用對市場認識、銳利眼光及過人膽量而獲利,若果整件事發生在地產界,舉例說即有人意識到政府將活化工廈,而低價購入一些廠房。如今,已經有相當升幅,亦有機會出售。他可能被傳媒稱為「炒家」,其實他是一位投資者。
以往,一些人會購入戲院、酒樓等大面積物業,並將之改裝成商場,然後出售,我個人認為是最無奈的事。因為一個完整的商場一經分柝,各行業未必能夠配合,例如一個鋪位賣炸物,而隔鄰鋪位可能賣服裝,結果只會令商場減值。分拆而又成功的商場並不多見,但購入而分拆出售的人始終是一位投資者。
香港物業市場在七十、八十年代,可以說是百花齊放,炒家充斥着各類型市場,住宅、商場、寫字樓、鋪位、工業樓差不多甚麼也有。地產商亦需要資金運用,不介意所發展的物業以樓花形式在市場出售,在經過幾次轉讓(俗稱「炒賣」),樓價慢慢地被抬高而脫離市場真正價值,當市況回歸現實,泡沫爆破,一批炒家被淘汰。
現在市場地產商資金充裕,而大部分投資者亦手持多項物業收租,就算有炒賣,都只是「玩票」性質,所以在金融海嘯下亦沒有投資者沒頂。換句話說,炒家如果能夠成長,便會進化成為一位投資者,否則會被淘汰。
今日評語
本來,物業炒家要經過篩選,進化才可以演變成為物業投資者,但政府的辣招將炒家拒絕於門外,入門已經是物業投資者,這當然是有利物業市場穩定性,但就拒絕了不少有天份的物業投資者,因為他們沒有足夠資金進入物業投資市場,在以往,他們可以從炒賣物業做成,有部份會賺得足夠資格變成物業投資者,不過,絕大部分就會被淘汰,如今在辣招下,普通人已經沒有這個機會,換句話說,辣招雖然穩定物業市場,但同時又握殺整個物業投資市場,是否明智做法屬見仁見智,在官員來說,穩定壓倒一切,辣招當然是明智之舉,事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