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38133    回應:16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回應 / 留言規則
  1. 禁止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
  2. 禁止以名稱/暱稱/綽號/同音字等批評或映射任何人士、機構、公司;
  3. 禁止發佈有關招聘、推銷、廣告等內容;
  4. 禁止公開任何個人資料(如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即時通訊帳號等)。

敬請留言者自律。本網站保留刪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權利。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1. anggie T. 2013-07-28 11:53:07

Yes, this time I agree with Dr. totally.  Have some friends that works in the bank & got this kind of loan & they don't even know it's a trap!  They think it's so good they can finally become a real landlord.......I know even some big mainland(publicized) companies that would borrow money for their management colleaques(so indeed they pay less than 30% downpayment)

The thing is they're carrying 90% debt also for their self-use units......It's kinda dangerous.....

 

2. 銀紙現實, 感情癈物 2013-07-28 11:53:45
銀行佬銀紙現實, 感情癈物, 無情無義, 三歲孩童都知, 不過滙豐咁樣對待員工, 就真係現實x2,如果連足夠時間俾舊員工揾工, 轉按都無嘅話, 就真係無情無義x10.

3. 普羅同學 2013-07-28 14:13:09
巿民置業貸款受金管局指引限制,為何銀行職員可有特權,金管局必須徹底查明銀行是怎樣走罅。
4. Peter YWL 2013-07-28 14:32:52


右邊傻羊……Property price is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 my fair lady.

左邊跟佢支笛嘅傻X……Yeung's JJ is going up, going up, my fair lady.

Peter Ywl 的相片。
5. To 4/F 2013-07-28 14:39:45


          惺惺相惜、可歌可泣。
6. 遠在美國的經濟學者? 2013-07-28 15:34:15
即係邊個?
7. To 6/F 2013-07-28 16:05:14

咁都唔知? 不是什麽美國經濟學者,只是博士口中的uncle,或是沈大師口中的陽痿膿,或是網友口中的傻羊



8. 亮劍 2013-07-28 20:00:10
3樓⋯⋯於供樓利息係講緊十多厘之時,銀行職員已經可以借九成,供定息 3 厘,呢啲應該係員工福利喎。
9. 淡友的可憐和可悲 2013-07-28 22:33:01
10. 寫下陳茂波吧! 2013-07-28 22:51:53
博士,寫下陳茂波吧!
林奮強出事,你也寫。
張振軟出事,你又察。
陳茂波這麼大件事,你沒理由不寫。
11. Alex Lai 2013-07-29 05:19:37
政府新政策抑制樓市的反效果

自政府推出多項措施抑制樓市發展至今,單位價格只稍微輕微回落大約5%,但跟著隨之反彈至現在僅距離最高點約3%。很顯然可以看到新政策並沒有將樓價拖下來,只不過做到冷卻樓市交投數目,一手單位銷售近乎癱瘓,發展商維持唱慢板推售單位,二手業主採取觀望態度。情況有如一次大戰時的[西線無戰事],買賣雙方膠著一起,沒有進亦沒有退。

為著看清楚內裡底藴,我們不妨仔細看一下經濟數據,嘗試找尋樓價能堅守在現況的背後因由。在這篇文裡,我將三個指數的關係稍為整理一下,嘗試找出一些互動的因素。這三個指數分別是政府公佈的[消費物價指數],[私人消費開支]和[中原城市指數]。

首先我們看一看[私人消費開支]和[中原指數]的關係,年份由1993/94年開始,由1994年到1995年中,樓宇價格大約下降了30%,但同期的私人消費開支持續增長至1997年。在1997/98,樓市大崩潰之後,私人消費開支開始慢長下降直至2003年中,不過下降的幅度只有約25%,不足樓價跌幅的一半。

隨著沙士之後,樓價開始反彈,私人消費開支亦跟隨回升。2008年世界金融海嘯到來,這兩個指數直接收到衝擊,雙雙同一時間下跌。到了2009年,市場信心初定,這兩個指數迅速攀升。但當樓價上升到2011年,政府實施政策,限制樓市投資活動,樓價隨之橫行,不過私人消費開支繼續上升,而且上升速度加快。進入2012年,樓價突然再急速上升,但在這段期間,私人消費開支稍微停留不動。到今年初,政府再出招,打壓樓市,價格輕微下降,不過私人消費開支回復急速上升態勢。

從上述數字可大致看到私人消費開支和樓價走勢很多時是同步,但沒有進一步數據顯示究竟樓價的財富效應帶引私人消費開支,抑或是市民對經濟前景好轉所作出的一致反應。在這一方面,需要多一些討論,方可確定觀點。

將整個走勢分割細段,再仔細觀察2011年到現在的私人消費開支,發現其上升的速度超過1997前的火紅消費年代,情況值得大家關注。在這段私人消費開支急速上升的時段,政府推出了多項抑制樓市政策,令到很多準備置業者臨時放棄購買物業的計畫,這些坐擁巨資的準物業買家,有足夠誘因將他們的一些積蓄投放在本地消費市場,吃的好一點,飲酒好一點,買衣服好一點,買車好一點,旅遊好一點,這是很易理解,試想想他們努力工作的目標都不外乎為了生活好一點。如今政府阻隢市民置業,他們唯有放一些資金令自己的生活過癮一下。這個當然是一個推論,並沒有普查是否完全正確,可以當成私人消費開支急速上升的其中一個因素。

客觀上,樓市交投慘淡和同時期私人消費開支急速上升成一強烈對比,曾經有地產界人士宣稱政府打擊樓市會傷害到社會經濟根基,這些假定不攻自破
。很諷刺的是,樓市愈是膠著,消費市場愈是暢旺。在另一角度看政府的抑制措施,是暫時阻止市場資金進入物業市場,這大批市場資金只有找尋渠道排放,本地消費市場是一個上佳的臨時暫避之處。

若我們再檢視一下最近的[消費物價指數],大家可以看到一幅可怖的景象。消費物價指數正以驚人的步伐快速向上,這情況是在2010/11年度開始,其上升軌跡比97年之前高通脹年代有過之而不及。這股物價指數升浪並不是源於境外輸入通脹,因為在這段時期,內地的物價指數拾級而落,和香港通脹升溫的情況並不吻合,可以斷言這次通脹升勢有很大情度來自內部消費澎漲所影響。事實上,在同時期內,薪金指數亦急速上升,這正好反映香港內部經濟持續升溫的形勢。

按以上推斷,政府抑制樓市的措施,意外地將市場的閒資導引到本地消費市場,推高私人消費開支。催升消費物價指數,一個消費泡沫正在形成。通脹率節節上升,策動工資上漲,市民被迫找尋對抗通脹的方法。現時存款利率近乎零,市民正生活在負利率當中,如通脹率斷續大幅攀升,負利率情況更會加劇,市民保本的意識更加提高。在眾多投資工具中,市民獨愛置業,可以相信,當通脹巨浪來臨之時,市民將會一窩蜂般擁到物業市場作出置業決定。

事實上,根據以往經驗,樓價上升並不會對物價上升構成重大壓力,由2005年至2011年,樓價上升約50%,消費物價指數祇大約上升3-4百分點。現實生活裏,置業的供款數額,往往會壓制市民消費的能力,縱然樓價上升,市民的供款一日未減低,他們都未有能力大肆慶祝消費,樓市上升的財富效應並不如政府所言,會即時反映到消費市場。反而在現時環境,大量的準置業者手持數十至過百萬游資儲在銀行,他們有條件將其中一小部分放入消費市場。結果就出現現時的私人消費急漲和消費物價迅速上升的現象。從數據顯示,新加坡亦出現以上情況,當地在2010年實施各項抑制樓市之後,新加坡的消費物價指數迅速攀升至現在。

最新的消費物價指數是歷史性新高,這是一個警號,說出香港本身的消費市場根本承受不到越來越龐大的消費金額,如私人消費開支繼續增加,惡性通脹即將來臨。如不幸言中,要求加薪的工潮將來一浪接一浪到來,貨櫃碼頭的工潮是序幕,公務員工會提出司法覆核加薪水平是第一幕,跟著是各大工會出場,情況將一發不可收拾。生活在高通脹年代,最受害是那批祇能靠些微退休金生活的老人家,他們手上積蓄會一步一步被通脹蠶食,生活困苦可以想象。

敢問政府會不會仔細審視現經濟情況,判斷高通脹的因由,設法將游資帶到其他安全的地方,將水患解決。自古以來,治理水患在於疏導,堵止水流,祇能將水患暫時控制,問題並不能完全解決。當洪水再上升時,其泛濫之勢將銳不可當,情況不堪想像。希望兗兗諸公共謀良法,學習大禹治水的方法,為萬民創造幸福的環境。
12. bestapple 2013-07-29 08:29:45

原帖由 bestapple 於 2013-6-13 08:06 PM 發表

咩價先係合理,佢黃遠輝有本事決定?

如果政府真係對樓價水平有既定立場,咁請佢馬上公報,佢口中既合理價出來比大家知道好啦!

唔好等市民估估下,在市民買咗樓後,你先話太貴唔合理!咁邊個賠返比市民?

你要講唔合理,就公報晒出來!

所有買家賣家都知道,等大家唔會買貴樓,又或賣平左!

你有本事,就將香港個百幾萬間物業既"合理價"公報晒出來!

你認為自己比市場更有效率,更本事,就出張價單!

唔係就唔好講咩「樓價太貴!要跌2成!」

黃遠輝..............出價單呀..............敢唔敢呀???.................

13. 7-9成按揭佔當月新造按揭貸款的比例及 CCL 的趨勢圖 2013-07-29 09:15:09

 
CCL上升, 7-9 mortgage loan 比例下跌, 代表入市者係以低leverage 去買樓, 咁代表入市者資金較充足, interest rate 上升對供樓影響有限, 防守力較強, 另外, 強者入市代可能有insight. 因此樓市下跌風險可能會冇而家吹到咁高.
 
於$6m 以上的物業不能借足7成,可能會拉低 loan-to-value ratio。但是,根據2013年5月土地註冊處的住宅成交分佈,500萬或以下的成交宗數佔75%(可以借7成按揭),超過1000萬的成交宗數(最多只借5 成按揭)只有9%,600-999萬只准借5 – 6成的貸款只佔16%的成交宗數。

在這成交的分佈下,假設600萬以上的成交完全跟足金管局上述的按揭成數上限,而整體的平均 loan-to-value ratio仍能達致52%,600萬以下的成交的 loan-to-value ratio必須在60-65%之間。

因此,就能推斷買上車盤的人,都能付出30-35%首期,高價成交並沒有明顕拉低整體平均的 loan-to-value ratio ,因為低價成交(500萬或以下)實在佔太高的比例
14. 經濟日報----今天嘅網上智慧 2013-07-29 09:15:46

樓價跌點算?三年後跌兩成點算?
身邊的朋友,超過 70% 會問這個問題。對於 Dozy 仍然在今年大舉買入多個單位,朋友將之定義為大好友唔識死。事實上,Dozy 已經將下跌風險計算在內,不過很多朋友講極都唔明,所以決定在 Blog 上公開發表自己的看法。前提是...假設今天你看上的單位值 $300 萬,三年後樓價跌兩成...第一個問題,即時

慳到幾多錢?...$60 萬?

(A) $60 萬?...除非你 Full Pay 啦!
$300
萬的單位跌兩成,跌到 $240 萬,賬面上損失 $60 萬,傳媒立即可以大做文章,然而有幾多人買樓一筆過付清?

(B) $30
萬?...如果你連約買入作投資用途
收租物業只可借 50% 按揭,換句話說,今天買 $300 萬物業,首期就是 $150 萬,若三年後真的跌到 $240 萬,首期就是 $120 萬,賬面慳 $30 萬。若市值租金 $10,000,收少三年租金,合共 $36 萬。以今天按揭標準 2.15%30 年計算,每月供款 $5,657,首三年利息支出約 $3.3 萬,$36 - $3.3 萬,實際少收租金 $32.7 萬。因此如果你用作投資,的確可以考慮,如果樓價三年後真的跌兩成,打個和!但你損失了機會成本。

(C) $18 萬?...如果你買入交吉單位自用,借 70%...
今天買樓首期是 $90 萬,三年後買首期是 $72 萬,賬面慳 $18 萬。若果你此刻就有自住需要,三年租金合共 $36 萬,請問有何着數?相反若果此刻沒有自住需要,的確沒必要立即就買。

(D) $6
萬?...如果你是上車族,借盡 90%...
對!今天買首期是 $30 萬,三年後買就是 $24 萬,對啊!苦等三年,其實就是為了這 $6 萬大元!如果此刻有自住需要,更搞笑!三年租金要 $36 萬!跌兩成可怕?還是交三年租可怕??

 

樓價跌點算?三年後跌兩成點算?
身邊的朋友,超過 70% 會問這個問題。上述的文章分享過,即時可以慳到的錢...只有首期,從首期的角度分析,即使跌兩成,所慳有限,以 $300 萬的物業為例,若做 90% 按揭,跌兩成只能慳 $6 萬,卻要白交三年租金!網友又問:「咁供款呢?供少咗喎!」
今天再嘗認從按息的角度分析,假設將來歐美各國真係退市,貨幣收緊,按息上升兩厘,跌兩成都要蝕!

Dozy 親身經歷過類似的情況...
先將三年前的按息,與今天的按息比較,就知有多大分別!
三年前,投資兵團大舉進攻得寶花園、金獅花園...
當時我們享有的按息是 H+0.7%,實際利率不到 1%
Dozy 買入的其中一個得寶花園單位為例...
樓價 $150 萬、70% 按揭、30 ...
按息 1% = 月供 $3,377,本金 $2,502,利息 $875
按息 2.15% = 月供 $3,960,本金 $2,079,利息 $1,881
即使這三年間樓價沒有升過,單就按息的變動,每月供款已經多 17%,利息更多 1.15 倍!如果我要維持同樣的供款...
月供 $3,377、按息 2.15%70% 按揭 = 樓價 $127 萬!
同樣供款只能買 $127 萬的樓,購買力下跌 15%
當中本金 $1,773,利息 $1,604利息多一倍,若供足 30 年,總利息則由約 $17 萬,急升至 $38 萬!親身經歷!

假如三年後按息升兩厘,又會是甚麼情況呢?
以一個 $300 萬的物業、70% 按揭、30 年為例...
2.15% = 月供 $7,920,本金 $4,158,利息 $3,763
4.15% =
月供 $10,280,本金 $2,946,利息 $7,242
類似的情況又出現了,每月供款多 30%,利息多近一倍!
如果三年後樓價跌兩成,跌到 $240 萬,供款真係少咗?
$240
萬的物業、70% 按揭、30 ...
4.15% = 月供 $8,167,本金 $2,357,利息 $5,810
即使樓價跌兩成,跌至 $240 萬,Sorry...供款反而多咗!

上文提到,即使三年後跌兩成,首期慳不了多少!
從供款角度看,若按息上升兩厘,仲蝕!
三年跌兩成?就算俾你講中,係咪真係咁著數?
網友又問:「咁可能到時按息唔升,都係 2.15% 呢!」
Dozy
答:「如果按息唔升,點解會跌兩成?」
往後再從多兩個角度分析...仲驚!

 

15. 東 2013-07-29 09:31:08
To 14/F

個Dozy似乎只係識計頭一個月的數字...

1. 講到好似另外果54萬唔使還咁
2. 講到好似依家買的話, 兩年後加息唔關你事咁
16. 亮劍 2013-07-29 16:37:53

現在當有兩户人,户主同是三十歲,都係揾五萬銀,而他們又有百零個喺手,究竟現在入市好,定係等三年等大市跌兩成好。

當都係一個 3 M 嘅上車盤計啦,A 今日入市,他付首期加雜費係1 M,去大新上 7 成做 25 年,定息 3 年,之後全期 P – 2.9 %

首三年每月供 8,900 元左右,然後轉按,因為 P 2厘去到 7.25,供咗 3年因此他呢層樓尾數約 1.9 M,計按息 4.35 %,月供 11200元!

全部 25年他要供 3.28 M,加埋之前首期連雜費係1 M,呢層樓要俾 4.28 M

 

B 就首 3 年以 8750 月租,租 3 年樓,共付出 315,000 元,到時同類樓價係 2.4 M,他付首期加雜費係 81萬啫,向銀行借168萬,做22年,按息一同係 4.35 %,月供 9900元!

全部 22年他要供 2.61 M,加埋之前首期連雜費係 81萬,同埋租 3 年樓,共付出 315,000 元,呢 25年他要俾 3.74 M

 

即如果 3年後真的有兩成跌幅,租 3 年樓有着數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