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多年來,進入香港的機遇都是一批批魚貫進入。例如八十年代日本銀行大批進駐金鐘、九十年代則有如Morgan Stanley、Goldman Sachs等美國投行。然而,在黃金五年,即2010至14年間,香港的機遇蜂擁而至,而且橫跨各行各業。舉例說,國際時裝品牌如A&F及它的大隻佬、Forever 21價廉物美的衣飾都相繼落戶,名聞亞洲的24小時誠品書店亦剛在銅鑼灣開幕;金融業方面,投行一哥JP Morgan兩個月前把其環球投資銀行主管移至香港,保險業巨擘Prudential亦有傳「遷都」,把其倫敦一百六十多年的總部移師香港。身為亞洲人,我做夢也沒有想過,如此標誌性機構(iconic institution)會讓總部落戶任何一個亞洲城市,遑論香港。
一浪接一浪的機遇含義相當明顯:早已習慣在自由國度工作、生活的人或企業,斷不會移師至一個不自由或「不夠格」的城市。國際大機構都魚貫進入香港,充分印證「紐倫港」一說,香港並不輸於倫、紐兩市,躍升國際都會寶座當之無愧。
黃金五年並非不切實際的幻想:正當去年股市下跌兩成多,是徹徹底底的熊市;加上歐債危機和美國經濟似有若無的復甦、中國收緊銀根時,香港零售額在2010年增長18%後卻再升25%;住戶入息中位數增加11%,是過去17年最高升幅(之前10年共升10%);失業率長期徘徊於3.3%,就業人數自去年初起,平均按月增加0.2%,屢創新高。
機遇蜂擁而至,亦是盛衰關鍵。不論平日還是假期,由銅鑼灣商舖到元朗大街,香港每個角落都是名符其實的「旺角」。我們根本沒有足夠的空間去容納這些機遇。供應不足轉化為租金上升與通脹,勢將打擊香港競爭力,令顧客捨港而去。
我不是要各位讀者的想像(imagination),更不需要你們有甚麼願景(vision) ——但我極需要你們的反應(reaction)。香港歷經170年發展之際,大多數人卻對社會現狀不滿;生命無「Take Two」,香港人卻有黃金五年千載難逢的「第二次機會(second chance)」,讓我們重塑香港,建設一個更人性化、更繁盛、更環保的香港。我們在「Take One」做得不好的,更應把握「Take Two」的機會一一改正,為我們的家建設最好的黃金50年。
面對一生人都未必見到一次的機會,你會怎樣做?假如你選擇束手度過黃金五年,只望坐享餘暉,請緊記黑夜之前的夕陽是最絢麗迷人的。人生不到最後一刻,都不明白原來我們錯過了多少珍貴機會。就如現在的希臘、美國、日本等,到今天人事已老、債台高築,翻身乏力。墓碑的水泥已固,實在「再回首已百年身」。
假如再次錯失機會,我們將見證香港由發展170年的高峰,進入數以十年的長期衰退,成為另一個東京或威尼斯,曾經盛極一時的大都會,同被世人遺忘、棄在歷史的垃圾堆中。人說香港是個「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之傳奇,我真不想見到香港終於成為「自己的地方」時,卻只剩下過氣的人物、衰落的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