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亮劍 2012-05-14 16:43:08 |
|
湯博士---呢個係地產網,你咁講法,驚唔驚俾人圍? |
2. 亞Q 2012-05-14 17:18:01 |
|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是地產經紀的寫照! |
3. 2011年開始 2012-05-14 17:59:49 |
|
地產經紀的收入來自買賣佣金,增加成交量亦等於增加收入,因此地產經紀唱好唱淡只為增加成交量即係增加經紀收入,至於樓價是否太高太低是否健康并不在經紀考慮之列,地產經紀行業亦是香港少數同時代表買賣雙方的,其實是有利益冲突,政府想地產行業健康發展,要實行單邊經紀制度,我本人并不介意多付佣金,畢竟買樓對大部份香港人嚟講是畢生最大投資。 |
4. 吹咩 2012-05-14 18:30:01 |
|
地產代理千奇百怪, 已取代股票經, 保險經紀成為最令人詬病的中介人 |
5. 經紀 2012-05-14 18:59:29 |
|
我做物業代理20年都不知道有這樣的事,湯生講代理像老千,其實代理都是將市場資訊告訴買賣双方而宜。 |
6. 睇樓王 2012-05-14 20:53:38 |
|
我最睇樓搵唔同代理睇,有幾次發覺同一個單位,其中一間代理公司經紀開價高過其他代理十幾廿萬,依種手法可以令到啲唔係好識嘅客要求賣家減十幾廿萬中招。其實個賣家一毫子都冇減過,經紀可以就此暪天過海。唔知依招又有冇名堂?所以一定要搵多幾間代理問下價避免中招,其實依種手法廿年前可能有效,因為當時資訊冇咁發達,但依家重用只會比人發覺冇誠信! |
7. larry 2012-05-14 22:01:08 |
|
文章不错 |
8. 過來人 2012-05-14 22:07:41 |
|
回7樓: 讚成, 我都係咁做. 錢係自己辛辛苦苦搵返嚟的, 比人搵咗笨只有人會笑你, 邊有人理你呀? 自己唔緊張邊個緊張呀?! |
9. To (7) 2012-05-15 00:06:26 |
|
可能誤會! 你找不同的代理"睇"同一個單位,會否sign幾張"睇樓紙"? 應該不會, right? 所以你應該只"睇"過一次該單位. 之後只是跟其他代理"討論"過該單位. 當第二個代理知道你已從另一個代理睇過該單位, 他們可能故意講低啲, 因為反正你是不可能幫襯他買該單位. 你買不成該單位, 就有可能幫襯他買由他介紹的單位. 法子 |
10. 睇樓王 2012-05-15 00:57:14 |
|
絕無誤會,因我冇講我睇過層樓,而第二個經紀帶我睇之前問佢開幾多,原來平啲。依個經歷我試過兩個唔同嘅盤都係咁。我個結論係,中記開貴啲,美記公道啲。而我係美記網站睇啲盤價可信情度高啲,唔信大家試下就知! |
11. A70S 2012-05-15 05:04:10 |
|
博士所說是真人真事,而且,現在仲有地產經紀,用類似方法以低價購入物業. |
12. 轉載自2012年5月15日am730C觀點 2012-05-15 10:01:33 |
|
上周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反彈,升至102.89點,距歷史高位——97年的102.93點,只差0.04點。這個歷史高位很有機會在本周被打破。社會對此非常敏感,擔心樓價已升至不健康水平,呼籲市民在這個時候入市要有風險意識。買樓前當然應先做風險評估,這是甚麼時候都應該的。不過,我見很多論者指樓價不合理的理據都不能成立,所以在這裡提供多一個角度,讓讀者思考一下。 有人認為:單是今年二、三月,樓價已升了6%,升得太急,有點不健康。但樓市的周期都數以年計,很難單以兩、三個月的樓市升幅去衡量樓價是否合理。現實是去年下半年,樓價曾因歐債危機而下跌了不少。近期的反彈只是補回之前的跌幅吧了,怎算升得過分? 投資市場的一個特色,是價格的走勢從來都不是平穩的,而是波動的。人的行為,很多時都互為影響:不動的時候,大家都不動;一動的時候,大家都一起動。所以升的時候會升得很快,跌的時候亦會跌得很急。如果抽三兩個月時段的樓價起跌去衡量樓價的合理性,一定會出差錯。我們在看到近年樓價升得急的同時,不應忘記在97至03年期,樓價曾全面下跌了七成。現在是花了15年的時間,才回升至舊日的價位。如果單看這15年,樓價豈不分文未動?如果以15年這麼長的時間去看問題也不一定正確,更何況是單看兩、三個月呢! 此外,又有人拿家庭入息的起跌去衡量樓價升幅的合理。無疑,家庭入息對買家負擔樓價的能力會有實質的影響,但這只影響供求關係中求的一方,我們看價格的時候卻不能不看供的一方。除非樓宇供應並無限制,否則樓價就不能與家庭入息的變化成穩定的正比。 去年,香港住宅樓宇的落成量只有9,450個,但以交薪俸稅的情況去推算市民的收入情況,年收入40萬以上的人(踏入買樓資格的人),卻比前年多了四萬人,很明顯是供不應求。在這種情況下,市場就只能讓收入增加得少的一部分人買不起樓,把小量的樓賣給收入增長得最快的那批買家。這可以解釋,為甚麼每年有40萬收入的人一樣買不起樓。居屋的入息上限是月入三萬,即年入36萬。這批人又買不到私人樓宇,又沒有資格買居屋,叫他們怎不怨聲載道? 現時香港樓價「過高」的問題源自供應不足,而不是投機過度,所以單靠徵收額外印花稅是幫不到要買樓的用家的。但我們的政府卻沒有對症下藥——努力增加供應,卻出口術嚇市民,說樓價已升得不合理,希望可以藉此遏抑需求,令樓價可以升得慢一點,免得政府那麼尷尬。 在現時的供求情勢下,樓價上升是合理的,企圖以出口術的方式去調較需求,藉此去解決住屋問題,才是不合理的。真不明白為甚麼會有那麼多的論者願意跟著政府的指揮棒起舞? (轉載自2012年5月15日am730C觀點) |
13. 林格 2012-05-15 10:09:45 |
|
最愛你寫這種主題的文章, 從 iMoney 開始追看你的專欄及著作. "等忍快狠準"心法一直謹記, 努力研習. 請繼續與我們分享高見. |
14. 掹車邊80後 2012-05-15 10:24:43 |
|
to:7 每個agent講d賣樓理由都唔同, 但我對賣樓理由睇得好重, 所以我會搵多幾位親朋輪住簽睇樓紙啦; 初初出ssd我去睇樓, 幫我個中原講到ssd 得個講字, 首期連租約唔駛驚俾40-50% deposit, 可以同賣家傾好d價, 寫交吉; 同我家人買樓時用中原, 個agent 竟然夠膽建議幫家叫賣家賣平10萬, 但叫家人另俾5000作為佢少左commission 補償.. 家人堅決唔肯, 但結果竟然成交個價的確平左10萬, 所以我懷疑佢係想乘機呃錢. 其實只要我電話錄音已經夠哂證據告佢; 兩次都係20-30左右的o靚仔, 所以agent 講野信10%好了, 最緊問下看更問下街坊問下長輩同問下d律師朋友 |
15. 小業煮 2012-05-15 15:29:21 |
|
我嗰層樓放盤個經紀未帶客睇樓已經問我個價有冇得傾, 我同佢講您係咪想叫我反價?! 佢靜了..... |
16. 其實今年一半都未過 2012-05-15 17:58:36 |
|
其實今年一半都未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