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23916    回應:6

領展出售資產是否恰當

湯文亮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有記者問我關於領展出售商場意見,我話沒有資格回答,但如果一定要我答,我只能說是不恰當,我並不是說領展出售資產的決定不恰當,而是領展的身份是不恰當出售手上擁有的資產,領展現在雖然是一間獨立上市公司,行政總裁更加被推選為2017年最佳企業家,但嚴格來說,領展是一間半官方機構,所擁有資產大多數是由政府左手轉右手的方式得來,在成立的時候受到不少反對聲音,但在大前提的情況下,反對也反對不了,大前提是什麼,就是提高公屋居民生活質素,無可否認,領展的確做得很好,將公屋商場內多年陋習剷除,但很多人不明白,點解領展可以做得到,香港政府做唔到。

  公屋商場的陋習就是圍標,中標者將租約轉給其他人經營,當然是牽涉很多費用,到最後,租客所付出與政府的收入有一大段距離,如果不將控制權外判,根本沒有可能解決這個問題,領展受命於敗軍之際,結果亦相當理想,重奪公屋商場控制權,對個別商場進行整體性翻新工程,引進優質租客,提高公屋居民生活質素,就算當初反對領展成立的人亦無話可說,但領展出售她的成果,的確令我有點愕然,而且接手的人是一些物業投資者或是基金組織,他們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獲得合理回報,結果就會令到公屋居民負擔加重,離開了領展成立的原意,但我對記者重申,這只是我個人意見,領展一定是有更好機遇才會出售資產。

  記者又問,領展既然與政府有聯繫,她的行政總裁剛獲得2017年最佳企業家是否恰當,記者真多心,以領展成績是絕對恰當,而且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殘唐五代,都不知道有幾多個節度使稱王,否則就不會出現十國,區區一個最佳企業家又算什麼,記者不應該多心。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回應 / 留言規則
  1. 禁止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
  2. 禁止以名稱/暱稱/綽號/同音字等批評或映射任何人士、機構、公司;
  3. 禁止發佈有關招聘、推銷、廣告等內容;
  4. 禁止公開任何個人資料(如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即時通訊帳號等)。

敬請留言者自律。本網站保留刪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權利。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1. 真真薯片 2017-11-30 09:39:15
係香港, 做任何野都只有一個大前題, 就係賺錢, 其他目的例如扶貧, 環保, 改善市民生活, 一係就係藉口, 一係就係side effect, 望下堆半官方組織做緊咩就知
2. 引刀一快 2017-11-30 10:47:28
怕乜吖,樓價升咗個個都千萬翁,壓測都過到唔通買唔起貴餸咩。
5. 十一哥 2017-11-30 12:34:15
回歸後正苦最痴甩線嘅行為、一:公屋私賣、二:2百零億賣清商場車位、當時終審理由係…正苦承諾提供服務配套、但冇承諾擁有…該等設施、但當時反方大狀冇質問…你唔擁有設施…點…保證履行…契約條欵呢?


6. 井 2017-11-30 15:42:14
最後 -12:40 開始爆香港料😏
7. 鳥5 2017-11-30 15:55:16
其實貪曾已經做左好9多,高地策既金鐘罩,其中係稍稍甘,冇9左公屋地舖,。。。只係其中一環。。。静悄悄甘改9左 麥理浩房屋政策
9. 井 2017-11-30 21:27:40
上星期,恆生指數一度升穿3萬點。這陣子,市區新樓呎價一再升穿3萬元,200呎的「納米樓」要賣600萬元。股市樓市飈升,動力並非來自香港自身生產力提升,亦不是因為海外市場需求壯旺,而是內地資金源源不絕湧入。這股資金湧入潮若不收斂,將嚴重損害香港的政治、經濟與民生。

內地資金近年為何蜂擁而至?既有政治的原委,也有經濟的誘因。政治方面,北京感到香港政局不穩,「本土自決」呼聲響起,球迷噓國歌成慣例,決意加強介入,強調對香港有「全面管治權」。內資增加在香港經濟佔比,有助加強中央對香港的影響力。在「幫香港維穩」的指導思維下,內地企業紛紛獲中央默許,動輒斥資上百億元,到香港購買整幢大廈,或高價競投政府土地,成為香港的大業主。

經濟方面,內地企業老闆和高管都希望把部分資金調離內地,方便國際流轉,一面是配合國家政策「走出去」,伺機進軍「一帶一路」,另一面是讓資金停泊海外,方便領導辦移民或送孩子出國。香港沒有資本管制,是一塊有用的跳板。而且,內資買下香港固定資產,可以馬上抵押給銀行,獲取貸款和信用證等,透過雙邊或三角交易,更可牽動連串資金流,不受內地金融調控管束,財務上更靈活自由。

內資湧港3個後遺症

香港是彈丸之地,假如全中國身家逾億元的富人都來買一間住宅、市值逾10億元的公司都來買一層寫字樓、市值逾百億元的都來買一幢商廈,住宅樓價可能再升一倍也不止,整個中環的商廈都不夠出售。

過度的資金追逐有限的土地,結果是樓價和租金都大幅超出香港市民的負擔能力,導致有產與無產階級之間貧富差距不斷擴大,打工一族薪金升幅永遠追不上樓價升幅,無法置業安居,普羅市民為此怨聲載道,特區政府對此束手無策,政治局勢遂變得難以駕馭。這是內資湧香江的政治後遺症。

過度的資金追逐生產力低下的「磚頭」,結果是有創意、敢創業的人被市場擠走。當店主看到把舖頭賣掉換來的錢,比辛苦經營30年賺的更多,誰還願意守着本業克勤克儉?當創新的意念或經營手法取得些小成績,業主便馬上大幅加租,年輕創業者還怎可能實現夢想、推動社會創新?這是內資湧香江的經濟後遺症。

過度的資金追逐有限的固定資產,結果是中資進,而華資、外資撤退,香港的經濟結構和生態出現根本變化。以近日中資企業以逾400億元向長實集團洽購中環中心為例,本地華資財團高價變賣了資產後,資金流向何方?去了歐洲買有生產力的電訊、能源、港口、水務等企業,或者去了以色列買創新科技公司。入主的資金帶來什麼經濟動力和效益?沒有,除了架起發光的大招牌、設一個打理金融和上市事務的「地區總部」,就是坐地收租,對香港的實體經濟和就業沒有任何幫助。當香港大量流失具價值的經濟活動和職位,變成一個純資產炒賣都市,而且徹底大陸化,一國兩制將失去存在意義。這是內資湧香江的社會及憲制後遺症。

內資湧港,若是興辦現代安老服務,我們不會反對;內資湧港,若是發展新能源、投資新科技,我們無任歡迎。但內資湧港專攻樓房地產,絕非香港之福,而是禍害香港,也是禍害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