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來遊行人數
民陣慣性報大數
今年7.1遊行,民陣公布有43萬人參加,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計算有10.3萬人,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計算約為9.3萬人,警方則說最高峰時有6.6萬人。從這4個數字,兩名學者的數字相差不大,警方的數字稍低,民陣的數字明顯「勝出」,而且差距甚大,約為警方數字的6.5倍。不過,民陣的數字再一次受到質疑。
2003年7.1遊行,參加人數之多、場面之大,乃本港歷來僅見,當時港人對50萬人究竟是多少人,基本上並無概念,所以,當日民陣說有50萬人遊行,而且警方也說有35萬人遊行,在警方必定報細數的先入為主認知下,大家對民陣的數字較少質疑;不過,當年葉兆輝計算出遊行人數為23.5萬,反映民陣公布的人數已經有問題。
翌年(2004年)7.1遊行,從肉眼觀測,場面明顯不及2003年擠擁,民陣卻宣稱有53萬人參加,輿論為之嘩然,這一年,葉兆輝和鍾庭耀計算的遊行人數,分別為16.5萬和19.4萬,警方則說有20萬,都較2003年少。
自此,7.1遊行人數連續數年銳減,即使如此,民陣公布的遊行人數,仍然以倍數計高過其他3個計算;由2011年到今年,民陣宣稱的遊行人數,與葉兆輝、鍾庭耀和警方的計算,差距愈來愈大,倍數也愈來愈多。單是點算人數,不加入其他參數,則葉兆輝、鍾庭耀和警方的數字相差不大,情更突顯了民陣數字的突兀。
2004年,民陣講過是按警方的數字推算出53萬遊行人數,即是:整段途經路線(共封鎖6條行車線時)可容納17萬人,整段路需走90分鐘,遊行人士約走了近5小時,即是3程多,於是得出53萬人的數字,認為計算有科學根據。不過,單就整段路可以容納多少人而言,有學者以衛星圖片分析,認為同一時間整段遊行路面約有7.2萬人,與民陣所說17萬人相差很大,當時民陣不相信只可容納7.2萬人,堅持17萬人的數字,巨大差距就出現了。所以,這個方法在科學上有爭議。
今年,據介紹,民陣在糖街、灣仔港鐵站和金鐘3個地點,派人計算人數,將之相加除以3,然後再乘以1.5「插隊比例」,就得出43萬人的數字。民陣若要43萬人這個數字經得起考驗,應該公開整個點算過程、方法和蒐集得的原始數據,讓有興趣研究的人士覆核,現在,原始數據資料並未公開,則「43萬人」並無足夠佐證可信。
爭民主從誠信做起
民陣應該撥亂反正
反觀葉兆輝和鍾庭耀做的計算,分多少個步驟,在指定地點點算以外,抽樣訪問遊行人士,減少重複點算,然後代入方程式計算出遊行人數;至於鍾庭耀除了以去年離隊、插隊比例,暫時得出遊行人數之外,還會做電話跟進調查,以得出最終數字。歷年以來,葉兆輝和鍾庭耀雖然採用不同方法,但是計算出的遊行人數都較為接近,而且都遠低於民陣的數字,而葉兆輝和鍾庭耀的方法似乎更嚴謹,透明度更高,較諸民陣的做法,更能得到認同和可信。
民陣負責人認為參加遊行的市民都感受到現場氣氛,沒有質疑民陣公布的數字,云云。此言差矣!首要有沒有43萬人參加遊行,不能因為要使參加市民自我感覺良好,就給遊行人數灌注大量水分,因為這是虛假數字,而且客觀上有意識地造假。港人的集體誠信淪為操作槓杆,將會貶低本港備受稱頌的遊行文化,民陣作為7.1遊行主辦團體,有必要、也有責任糾正這種情。
民陣在此事上有兩個選擇。一是自行完善計算人數方法,務使整個過程合乎嚴謹的科學要求,公告周知,讓公知道民陣怎樣計算人數,並公開原始數據資料,只有這樣才可以杜絕質疑。另一個選擇是民陣不做人數計算工作,將之交由獨立學術機構負責,則遊行人數的可信度,就更經得起考驗。
其實,今年的遊行人數,即使如葉兆輝和鍾庭耀計算得約有10萬人,以當日3號風球仍然有那麼多人冒狂風暴雨爭取民主,這樣的場面和這股精神,已經使人感動不已。若因為被質疑誇大人數,使遊行蒙上不必要污點,絕對不值得。爭取民主應該堅持從誠信做起,才會贏得尊重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