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中地产业的调整及发展前景 (摘自《香港地产业百年》)
1 特区政府的目标:85000 个单位
1997 年7 月1 日,香港在全球注目之中顺利回归,迈进一个历史新纪元。新成立的特区政
府首先面对的一项重大挑战,就是如何制订合理、平衡的房屋政策,逐步除去“地产泡沫”这一
重大隐患。毋庸置疑,高地价、高楼价、高租金已对香港经济的竞争力及社会发展构成相当大
的危害,不能等闲视之。
但是,由于地产市场牵动着香港经济的各个行业、各个环节、各大财团以至数十万小业主
的利益,一旦采取过激的政策或措施,则可能危及香港经济,并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因此,
房屋政策的制订,成为特区政府所面对的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
1.1 特区政府的土地政策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后,从1985 年起一直执行的中英联合声明附件三所规定的有关每
年新批土地不超过50 公顷的限制,即时废除。7 月中旬,特区政府规划环境地政局宣布了新的
土地政策:
(1)新批土地一般年期为50 年,从批出日期起计;
(2)除特别土地类别(如批予新界原居民)外,每年的土地租金为当时的差饷估值的3% ;
(3)每年政府出售的土地,均依照所颁布的计划、未来两年预算出售土地详情(如地段号
码、地点、用途、覆盖率、拍卖或招标的日期),在每年的财政年度前公布。批地计划亦包括随
后的3 年(即共5 年)的土地供应。
1.2 特区政府的房屋政策
早在1997 年7 月1 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当天,行政长官董建华在就职演说辞中,就
表明解决房屋问题是特区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他并宣布未来10 年的房屋计划。同年10 月7
日,董建华在他的首份题为《共创香港新纪元》的施政报告中,公布了“建屋安民”的三大目标,
即:(1)从1999 年起,每年兴建的公营和私营房屋单位不少于85000 个;(2)在10 年内使香
港七成的家庭可以拥有自置居所;(3)于2005 年将轮候租住公屋时间以现时的6 年缩短至3 年。
〔1〕综观董建华的整份施政报告,他的“建屋安民”政策实际上是建基于致力维持香港在国际经
济中的竞争力、致力改善香港工商业的营运环境,并推动香港经济结构向高增值产业转型这一
总体发展思路的。为实现这个目标,他委任财政司司长成立一个房屋用地供应监督委员会,专
责解决房屋问题,并制订一个长远发展的10 年规划大纲。
与英国管治时代政府着重从抑制需求、打击投机方面去解决房屋问题迥然不同,特区政府
的政策明显是从扩大供应着手,透过每年供应85000 个住宅单位去扭转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的
局面,从根本上解决香港市民的住房问题。
事实上,踏入20 世纪90 年代以后,香港房屋市场供求不平衡的情况已日益严重。从供应
看,中英联合声明附件三所规定每年50 公顷售卖土地的限制,基本上是根据70 年代土地交易
量而制订的,在实际执行中已被突破,根据政府从1985 到1997 年土地分配的数字显示,住宅
土地供应量每年在40 公顷至80 公顷之间不等,〔2〕并未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人口急剧增长的需
要。实际上,在90 年代无论是公营房屋还是私人住宅的供应量都在减少。根据香港政策研究所
的一项研究,从1985/1986 年度到1995/1996 年度,公营房屋的实际建屋量比长远房屋策略所评
估的建屋量少了8697 个单位;而从1987 到1997 年,私人住宅的供应量亦比政府差饷物业估价
署的估计少了28458 个单位。〔3〕(见表6.1、6.2)而从需求看,20 世纪90 年代以后香港人口
增加的速度明显加快,已远远超过港府原来的估计,其中回流移民占60%,政府亦额外增加新
移民数目至每天150 人。截至1996 年中,香港人口总数已达到631 万人,如按照港府1992 年
的估计,这将是2006 年以后才达到的数字。此外,香港的家庭结构亦正发生变化,从大家庭趋
向核心家庭,1966 年香港每户平均人口为4.7 人,但到1996 年已减少至3.3 人。种种因素都增
加了对住宅的需求。港府在发现住宅楼宇严重失衡之后未能即时采取有效措施,这实际成为90
年代香港住宅楼价持续大幅飙升的原因。
特区政府成立后立即改变港英政府时期的政策,试图从扩大供应着手解决房屋市场的严重
供求失衡状况,因而提出85000 个住宅单位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行政长官董建华在其施
政报告中强调采取两项措施:一是扩大建屋用地供应,二是加快和精简土地供应及楼宇建造的
审批程序。在供应建屋用地方面,特区政府公布了一项5 年卖地计划,在1999 年3 月前提供120
公顷土地兴建私人楼宇,并在其后的3 个财政年度再供应260 公顷土地。同期内,政府还将供
应约285 公顷土地兴建公营房屋。为此,特区政府决定在未来10 年大力发展将军澳、大屿山的
东涌及大澳、新界西北部和九龙东南部的策略性发展地区,进行荃湾海湾和青洲填海计划,并
把合适的农地和工业用地重新规划,兴建房屋。
为配合增加土地供应,特区政府决定重新检讨兴建房屋的架构和程序。事实上,繁冗的批
地和建筑审批程序已成为影响公、私营房屋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政府的资料,现时房委
会属下公屋和居屋的平均筹建时间为62 个月,已经比1994 年前的72 个月加快速度。(见表6.3)
董建华在施政报告中提出,要通过对房屋委员会和房屋协会在规划和发展程序方面的检讨,缩
短公屋建设所需时间,其中,房委会的建屋时间从62 个月缩短至47 个月,而房协的建屋时间
则从52 个月缩短至46 个月。
至于私营房屋方面的兴建,情况更加复杂。根据香港政策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在私人发展
商的整个建屋过程中,建筑期通常只占整个过程的一小部分,而审批程序则占最多时间。一般
而言,最短的发展期为5 年,而最长的可延误达10 年或以上。〔4〕因此,行政长官董建华在施
政报告中亦指出,政府将订定一系列具体措施,简化政府在住宅楼宇方面的规划、土地和建造
审批程序。(见图6.1)董建华在施政报告中并表示,为了实现在2007 年底前香港七成家庭能够
自置居所,以及从2005 年起轮候公屋的平均时间缩短至3 年,政府还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
在未来10 年至少让25 万居住在租住公屋的家庭以负担得起的合理价格购买所住单位,兴建更
多的居屋和夹心阶层住屋单位,设立首次置业贷款计划,协助市民自置居所,以及兴建更多的
租住公屋。董建华并承诺,将在1999 年前将土地发展公司改组为市区重建局,以加快市区重建。
1.3 长远房屋策略白皮书
1998 年2 月,香港特区政府房屋局发表题为《建屋安民:迈向21 世纪》的长远房屋策略
白皮书,以贯彻落实行政长官在首份施政报告中提出的解决房屋问题三大目标。“白皮书”将原
拟定的10 年房屋发展计划延长至13 年,令其更具前瞻性,并承诺政府每年将平均提供不少于
85000 个新住宅单位,其中50000 个是公营房屋,余下35000 个是私人住宅。为确保13 年内的
建屋目标,政府已将头3 年的发展房屋土地批出,涉及土地442 幅,建屋目标是227900 个单位,
已进行建造工程;其后5 年的土地亦已大部分平整好,以部署批出予房屋委员会、房屋协会,
以及供私人发展商竞投,建屋目标约670000 个单位;至于最后的5 年建屋用地,则会加速规划,
以确保每年的建屋目标。(见表6.4)
1998 年6 月,即在特区政府成立一周年之际,房屋局局长黄星华撰文表示,经过一年的实
践,特区政府的房屋政策已确立4 个基本的发展方向,即:(1)有计划地增加房屋供应;(2)
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制度去分配有限的公共房屋资源;(3)为低入息和中等入息的家庭
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以实现自置居所的意愿;(4)使房地产市场继续发展并维持稳定。〔5〕
2 金融风暴袭击下的地产危机
就在特区政府制订新的房屋政策的同时,一场酝酿已久的金融风暴悄然掩至,并三度冲击
香港,作为香港货币金融政策的基石和核心的港元联系汇率制度经受了严峻的挑战,期间,香
港银行同业隔夜拆息利率一度飙升至280 厘的历史高位,处于巅峰状态的股市、地产连番暴跌,
香港经济经历了战后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而特区政府希望使地产市场实现“软着陆”的种种努力,亦就此被击得粉碎。
2.1 亚洲金融风暴对香港的冲击
1997 年7 月2 日,泰国政府被迫宣布放弃维持了13 年的主要与美元挂的一篮子货币固定
联系率制度,转而实行浮动率制。7 月11 日以后,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国亦先后屈服于
国际投机势力,相继采取浮动汇率制度,导致本国货币大幅贬值。一场席卷东亚诸国的金融危
机就此骤然而起。
踏入10 月下旬,在东南亚金融市场获取巨利的国际机构投资者开始将目标转向香港。10
月21 日,美国摩根斯坦利全球首席策略员巴顿·碧斯表示,将减持环球投资组合中已发展亚洲
市场所占比重,从原来的2%减至零。他并认为:亚洲股市已处于危险的下跌周期,其第二阶
段的跌势已经开始,并将由香港股市率领。当日,香港股市应声下挫并连番暴跌,揭开了香港
金融风暴的序幕。
金融风暴期间,作为香港货币金融政策的基础和核心的联击率制度首当其冲,曾先后于1997
年10 月、1998 年1 月及8 月受到多次严重的冲击,其中,又以1997 年10 月和1998 年8 月两
次所受到的冲击最为猛烈。尤其是1997 年10 月下旬,香港银行的同业隔夜拆息利率一度被扯
高到280 厘的历史高位,后来虽然大幅回落,但银行同业拆息利率在相当一段时间仍高企在10
厘以上并大幅波动,对银行业造成严重冲击。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普遍采取“现金至上”政策,
以高息吸引港元存款并审慎放款,尤其是对中长期贷款采取审慎政策,逐渐形成整体经济中的
通货紧缩。
对港元的冲击以及利率高企,令香港股市迅速从高位暴跌。1997 年8 月7 日,恒生指数曾
创下16673 点的历史高位,其后辗转下跌,从10 月20 日到23 日的短短4 天中,恒生指数就暴
跌约3200 点,股市总值损失约8000 亿元。10 月28 日,香港股市引发全球股市下跌,反过来
再影响香港股市下跌1438 点,以点数计创历史最大跌幅。
1998 年1 月中旬,受到印尼盾大幅贬值及港元联系汇率再受狙击的影响,香港股市进一步
下挫至7904 点的低位。其后,恒生指数虽然曾在3 月份反弹,可惜却在12000 点的关口又反复
向下。到1998 年8 月,港元联系汇率再次受到严重冲击,影响所及,恒生指数于8 月13 日跌
至6600 点水平。从1997 年8 月7 日到1998 年8 月13 日,恒生指数在短短一年间跌去10000
点,跌幅高达60%,香港股市总值损失超过2 万亿元,可谓损失惨重。
随着整体经济的收缩,香港各大小公司的财务状况普遍恶化,部分过度冒进的公司被迫清
盘、倒闭或大幅收缩业务。典型的个案包括港基银行被挤提,香港八佰伴、百富勤、正达证券、
正达财务、福权证券,以及明丰旗下的集本证券等连串公司的清盘,给香港的投资者造成相当
大的心理震撼。其中,最具震撼力的是百富勤的倒闭,百富勤在1988 年成立以来的短短10 年
间,一跃而成为香港最著名的证券公司、亚洲区内(不包括日本)最大的商人银行之一。百富
勤因大规模投资印尼债券,在金融风暴中泥足深陷,终因无法筹措资金清偿一笔到期债务而被
迫清盘,其倒闭在香港引起相当大的心理震动。
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香港的投资、消费急速萎缩,香港经济的各个环节,包括香港百货
零售、饮食、酒楼、酒店以至旅游业等,均受到严重影响,整体经济急转直下,从1997 年中的
空前繁荣迅速步入衰退。1997 年第四季,香港经济虽受金融风暴冲击,但经济增长率仍达2.7%,
全年经济增长仍达5.3%。然而,1998 年香港经济却录得连续四季负增长,全年经济负增长达5%,
而失业率则急升至6%以上。香港经济陷入战后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之中。
2.2 金融风暴下的地产危机
香港的地产市场在经历了1997 年首一、二季空前的繁荣之后,在第三季转趋淡静,市场等
待行政长官董建华在首份施政报告宣布新的房屋政策,投机活动减退。该季,香港所有物业买
卖合约数目及总成交价,分别回落了17%及8%,而住宅市场方面则分别回落18%及8%。10
月14 日,即行政长官董建华发表施政报告后的一星期,特区政府首次推出3 幅分别位于屯门、
大埔和九龙湾的土地拍卖。其中,大埔地段面积9.12 公顷,是香港纪录中最大的拍卖地段。在
战战兢兢的气氛中,在场参与人士的出价显得十分谨慎,结果以56 亿元成交,每方尺楼面地价
约4811 元,成交价仅属一般。〔6〕
及至10 月下旬金融风暴掩至,香港股市暴跌,地产市道随即大幅下挫,炒楼活动近乎绝迹,
挞订情况十分普遍。数据显示,到1998 年1 月,香港各区的大型私人屋邨,包括港岛的太古城、
杏花邨、海怡半岛,九龙的黄埔花园、丽港城、美孚新邨,以及新界的沙田第一城、绿杨新邨、
嘉湖山庄等,其售价均已从1997 年第二季度的高位大幅回落,跌幅普遍超过3 成,大部分已返
回1996 年初水平,即等同于1994 年第一季的高峰位。
1998 年1 月,大地产发展商新鸿基地产突然宣布将旗下10 个地盘停工或放缓发展。消息
在地产、股票市场上产生极大的心理震撼。
面对楼市的大幅调整,特区政府开始软化在85000 个建屋目标的立场,弹性处理卖地及房
屋政策。按行政长官董建华后来的讲法,在1998 年实际上已搁置85000 个建屋的目标。1998
年2 月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在财政预算案中宣布将中环添马舰的商业用地,由原计划推
出市场拍卖改为用作兴建政府总部,并提出减免差饷、按揭物业税项宽免,以及鼓励市民自置
居所等一系列措施,又咨询各大地产发展商意见,弹性处理每年85000 个住宅单位的建屋目标,
令地产市场在2、3 月间出现短暂的“小阳春”。
然而,地产市场仍然面对沉重的压力,这在政府卖地方面暴露无遗。其中最瞩目的,就是
马鞍山一酒店地段和广东道前警察宿舍的住宅用地的招标。马鞍山酒店用地,占地约8.6 万方
尺,原计划在1997 年3 月推出拍卖,但由于城市规划委员会需要处理反对该地段兴建酒店的意
见,有关计划被迫推迟。到了1998 年1 月,地产市道不景,特区政府为避免影响市场气氛转而
采取较低调的招标方式出售,结果被长江实业以1.2 亿元的标价夺得,以可建楼面面积约60.28
万方尺计算,每方尺楼面地价仅200 元,成为香港地产拍卖史上的一个“经典”。
另一幅土地是广东道前警察宿舍地皮,占地约11.1 万方尺,预计可建成1100 个住宅单位。
出售前据测量师的估计,每方尺地价约值4000 元,即总值超过40 亿元。港府以招标形式再推
出该幅土地,事前各大发展商均表示有意角逐,但其后受到马鞍山酒店地段低价出售的影响,
加上当时市场上的多项不利消息,各大发展商均以低价入标,结果被长江实业为首财团以28.93
亿元标价再夺一城,每方尺楼面地价仅2840 元。该幅土地若连发展成本及两成利润,在3 年后
建成则每方尺楼价6500 元,较当时同区位置较次的爵士花园每方尺售价8800 元,足足低了两
成半。这次售地向市场传达了一个信息:已经下跌了3 成多的楼市,可能再跌3 成。结果,2
月份出现的楼市“小阳春”瞬即烟消云散。
到了1998 年5 月,楼市呈现出一浪低于一浪的跌势,整体经济日渐恶化,首季本地生产总
值录得2%的负增长。特区政府鉴于香港内外经济环境的剧烈波动,针对香港楼市以及资金短缺
的问题,推出了一系列救市措施,其中包括:将楼花预售期由完成前的15 个月延长到20 个月,
超过1200 万元的豪宅可豁免需抽签的规定,暂时取消四项针对楼花转售及公司买家的限制炒卖
楼花措施,简化购买住宅楼宇按揭计划以使银行确切知道可以得到多少流动资金去拟定贷款计
划。特区政府表示,这些措施的目的,是要避免楼市“硬着陆”。
然而,楼市情况仍然没有好转迹象。6 月23 日,政府原计划有两幅新界土地推出拍卖,但
当时市道疲弱,地产界人士普遍要求政府冻结卖地,结果当日政府突然宣布推出9 项纾解民困
的措施,包括将1998/1999 财政年度预留“首次置业贷款”的36 亿元增加到72 亿元,希望藉此
将合资格家庭从6000 户增加到12000 户;提供“置业贷款”的名额从4500 增加到10000;免缴当
年第四季度差饷等等。其中最瞩目的,就是即时停止卖地9 个月。据业内人士估计,仅此一项
政府库房将少收190 亿元。
特区政府的一系列措施,对中小型住宅楼宇市场开始产生稳定作用。很明显,政府的目的
一方面是要稳住楼市,另一方面亦要防止楼市的崩溃拖垮银行业,并对港元联系汇率造成不稳
定的影响。正如香港大学金融专家饶余庆教授所指出:“如再让其(地产市场)暴跌,便会危及
银行和港元,这一点国际投机家是求之不得的。他们明知直接狙击港元无法得逞,乃转而采取‘搞
垮楼市,拖垮银行’的迂回策略,最后推翻联汇制,这一阴谋是相当毒辣的。”
及至1998 年8月,国际机构投资者第三度狙击港元联系汇率,恒生指数于8 月13 日下试6600
点的低位,股市的进一步急跌势必拖累楼市的下挫,进而危及银行体系和港元的稳健性。有鉴
于此,特区政府前后动用1181 亿元的外汇储备,积极入市干预,并成功击退国际炒家,稳定了
股市。10 月8 日,行政长官董建华在他的第二份施政报告中宣布,政府将全力以赴稳定楼价。
这时期,外部经济环境逐渐转趋稳定,美元由强转弱,美国联邦储备局宣布减息四分一厘,刺
激恒生指数回升,香港地产市道终于逐渐稳定下来。
1998 年,香港地产业可谓经历了严重的危机。统计数据显示,该年全年在政府土地注册处
登记的楼宇物业买卖合约,累计达11 万宗,涉及金额约3400 亿元,分别比1997 年大幅下跌约
4 成半及6 成。登记的金额跌幅远超过登记宗数的跌幅,显示了1998 年楼宇价值严重下挫。该
年,香港大型私人屋邨售价平均再下跌约35%至40%不等,比1997 年第二季高峰期平均下跌
约50%,已回落到1995 年低潮时的水平。1998 年,政府卖地收入仅122 亿元,比1997 年大幅
减少7 成。
1999 年4 月,特区政府恢复卖地,在4 月和6 月的两次土地拍卖会上,所推出的地段均能
以比市场预期高出两成的价格成交。到12 月,政府推出1999 年最后一次卖地,各大发展商出
价谨慎,最后由长江实业以13.4 亿元投得西九龙填海地段,平均每方尺楼面地价2759 元,反
映楼市前景仍未乐观。业内人士分析,香港地产业最困难的时期虽然已经过去,但真正反映金
融风暴完结的楼市新一轮的升势,则仍未出现。
2.3 大型地产发展商的减价促销战
地价、楼价的节节大幅下挫,对拥有大量楼宇现货、期货以及大批地皮的地产发展商形成
了沉重的财政压力,各大地产发展商惟有以减价及各种形式促销新楼盘,以减低持有量套现资
金。结果,新楼盘的减价战成为这次地产危机中的一大特色。业内人士表示,其惨烈程度为近
年所罕见。
其实,早在1997 年10 月金融风暴骤至不久,地产发展商之间的减价战已经展开。11 月底,
会德丰趁长江实业推出大埔鹿茵山庄开售前3 天,突然将同区的倚龙山庄剩余单位以减价两成
半推出倾销,结果一举清货,迫令长实破例临时减价及延迟开售日期以应付。及至12 月底圣诞
前夕,会德丰再趁长实的听涛雅苑认购超额3 倍时,宣布以每方尺5888 元的震撼低价,推出其
市区钻石山地铁上盖的星河明居,迫使长实再次临时改变销售策略。会德丰两次减价对撼长实,
不但令同区楼价即时下跌,而且燃起了发展商之间的减价战火。
1998 年初农历新年后,香港各大发展商纷纷减价出售旗下新楼盘或剩余单位,引发1998
年首轮减价战。当时,新鸿基地产在推出帝琴湾时带头减价,持货沉重的信和置业即时跟随,
将海悦豪园和泛海轩、峰华轩两个新楼盘分别减价一成半及三成,令呆滞的楼市转趋活跃。
到5 月,新地的晓峰园和长实的盈翠半岛对撼,将减价战推上高潮。当时,新地推出青衣
晓峰园160 多个单位,每方尺楼面售价为4280 元,但随即遭到长实的截击,长实以比市价低两
成的“超震撼价”——每方尺楼面4147 元推出青衣机铁站上盖盈翠半岛对撼,结果造成轰动效应,
开售当天已全部售罄1300 个单位,而新地的晓峰园则只售出约80 个单位。新地随即部署减价
反击,将晓峰园售价大幅减少一成七,并委托地产代理大规模促销。结果发生晓峰园地产代理
大批汇聚中区和记大厦门口,截击盈翠半岛买家的不愉快事件,要劳动长实副主席李泽钜致电
新地副主席郭炳江投诉,由新地下令撤离。此后,地产代理因抢客而发生的争执屡见不鲜。
继新地、长实相继低价促销新楼盘之后,香港各大地产发展商均先后加入减价行列,并形
成一浪接一浪的减价骨牌效应。在将军澳,恒基的新都城、新宝城及南丰的南丰广场相继加入
战团;在大埔,新地的雍怡雅苑和长实的盈峰翠邸对撼,而丽新亦以减价推销聚豪大厦迎战;
在元朗,南丰的翠峰山庄、恒基的合益广场、百利保的御豪山庄均减价促销。
各大发展商在减价促销的同时,还推出各种方法加以配合。如新地在1997 年底销售卓尔居
一期时,首创息口保障计划,即买家的楼宇按揭息率若超过发展商规定的上限时,多出的利息
由发展商承担,令买家对利息及供楼负担更有预算,免却后顾之忧。恒基在销售将军澳新都城
时,推出“跌价两成补偿计划”,规定如果买家在规定日期时所购单位市值低于购入价,买家不
用承担该差价,可向发展商索取该差价用作支付二按部分还款之用,但以购入价两成为上限,
条件是要求买家多付8%楼价,但同时可取得两年免息免供之二按。而长实在推销天水围嘉湖山
庄美湖居剩余单位时,更推出“110%信心计划付款方法”,采取期权的概念以“包升值”来包装促
销。
在以往的很长一段时期中,香港的地产发展商在销售新楼盘上,似乎都有一定的默契,尽
量避免“撞盘”,彼此之间轮流推销,秩序井然。然而,在是次地产危机中,有关游戏规则似乎
已经被破坏,各大地产商争相出货,形成互相对撼、楼价大跌的骨牌效应,这从一个侧面反映
危机对地产商打击之沉重。据中原地产研究部发表的报告,1998 年全年香港地产发展商的一手
私人住宅买卖合约登记宗数是3.14 万宗,涉及金额1199 亿元,分别比1997 年大幅上升五成二
及下跌1%,反映出各地产商互撼所造成楼价暴跌的局面。当时,有地产评论认为,减价战持续
下去,势将令香港整体经济受到伤害,后果可能十分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