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12427    回應:0

炒家出貨價才是市價

湯文亮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有老友唔明白,傳媒經常報道物業低價成交,但樓價指數不跌反升,今年開市中原指數升1.17%,究竟是什麼原因,是否傳媒做假。

  我認為傳媒是按事實報道,的確沒有做假,由於不少業主財困,或者被銀行call loan call到失魂,要在短時間內將一些物業賣走,否則就會被銀行沒收,所以,不得不以低價出售,很多人以為這些市價,其實並不是,因為不少能夠用低價買樓的人其實是炒家,他們認為那些物業有水位,而且又不用俾辣招稅,所以夠膽買入,嚴格來說,那些物業仍然是待售,只不過是轉了業主,當炒家能夠將物業賣走,那個價錢才可以稱得上是市價。

  近日有報紙報道,不少以低價出售的單位被再次出售,升幅由15-25%,那些樓價才可以稱得上是市價,換句話說,樓市已經從低位反彈,而且有一定升幅,所以,那些仍然睇淡樓市的人可能要改變心態,唔好以為那些被迫賣樓的樓價是市價,否則有可能被人嚇到唔敢買樓,或者以低價賣走自己的物業。

  一個精明炒家如果在去年買了樓,基本上最少有15%升幅,問題是他是否願意賣樓鎖定利潤或者等多一段時間,待樓價上升後才考慮,當炒家可以賺取15%利潤,代表市場上已經冇大家以為是市價的樓盤,既然是有價無盤,就唔係市價,當大家認識到市價已經大幅上升,就唔會低價出售自己的物業,不過,如果政府沒有撤銷辣招,買了樓的人就算有錢賺都唔會賣走,因為賺埋都唔夠俾印花稅,咁樣就令人誤會樓價不斷下跌,其實是有錢賺,不過是俾政府賺咗。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回應 / 留言規則
  1. 禁止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
  2. 禁止以名稱/暱稱/綽號/同音字等批評或映射任何人士、機構、公司;
  3. 禁止發佈有關招聘、推銷、廣告等內容;
  4. 禁止公開任何個人資料(如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即時通訊帳號等)。

敬請留言者自律。本網站保留刪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權利。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