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睇報紙,都會發覺傳媒很仔細報道某些樓宇蝕讓成交,幾時買,幾時賣都有詳細報道,就算有賺,倘若要畀額外印花稅,都會列明是明賺實蝕,在當事人的心目中,傳媒是取笑他們,那些業主不明白,不少沒有買樓的人,將資金買股票或者債券,所蝕的錢比買樓多很多,但傳媒不會報道,只是集中報道蝕錢的業主,即使在幾年之間只是蝕了幾個%,傳媒都會不厭其煩報道。
大家應該了解到在過去五年,有三年因疫情封關,有大半年社會運動,樓價只是下跌了10%已經可以當贏,如果將同樣資金買股票或者債券,就算股票沒有停牌,債券沒有清零,整體下跌百分比都大幅超過10%,但報紙提也不提,彷彿只是買樓的人是大儍瓜,這點我的確不明白。
有人同我講,大多數傳媒人士都沒有自己的自住單位,所以見到樓價下跌,都會有多少幸災落禍,自不然會大肆報道,至於股票債券,由於是太過專業,傳媒絕不會妄下判斷,如果唔係,早就有傳媒話瑞信有危險,瑞信債券應放則放,或者明知出事都唔敢報道,無謂惹上官非,
由於傳媒不斷報道樓市的負面新聞,總會令到有一些打算買樓的人唔敢買,將資金買股票或者債券,倘若受到損失,真係唔知向邊個追討,所以,傳媒如果報道樓市負面消息,同時間要報道股票與債券相關消息,令到投資者有所比較,而不是將打算買樓的人趕去買股票或者債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