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美股結束了連續四周的跌勢,道瓊斯指數升1.2%、納斯達克指數升0.2%、標普500指數升0.5%、羅素2000指數升0.6%,上周五,各大指數原本低開約1%,在淡靜消息下慢慢止跌回升,在收市前一小時,標指仍有約0.5%的跌幅,但在收市前十分鐘,美股突然抽升,三大指數收復失地並以些微升幅收市,只有羅指仍輕微下跌。周五臨收市前的突然抽升,可能是跟期權「四巫日」結算日有關,每季度的期權結算日通常有這類怪現象,沒有什麼參考價值。上周美股能夠企穩,主要要是特朗普比較少說話,特別是星期五的反彈,有分析便歸功因為當日媒體缺乏了特朗普關於關稅的言論。另外上星期聯儲局議息,主流傳媒大篇幅報道息口走勢,
但傳媒竟然對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大力托市的重藥輕描淡寫,實在教人意外。究竟鮑威爾出了什麼絕招,令王弼認為美股可以開始被看好一點呢?
確實,特朗普上任美國總統後,其貿易政策(負面)和政府開支政策(短期負面、長期正面),大大改變了美國經濟以及股市的力牆,以致過去對企業盈利和風險溢價的假設不再適用,市場出現Multiple Compression的情況,令股市全面下跌。然而,美國政府的行政機關只是經濟其中一個重要角色,就算是行政部門內也有分權,而另一個比特朗普旗下行政部門一樣舉足輕重的角色,就是聯儲局。眼見美股大幅下瀉,聯儲局又不忘其托股市和益有錢人的真實任務(有別於穩定物價和刺激就業的官方門面式任務),除宣佈維持息率外,最重要的托市措施,是減慢收水步伐,量化緊縮(Quantitative Tightening,QT)由每月的250億美元降至50億美元,於4月1日執行,即變相向市場增加了每月200億的流動性,為什麼在現在宣佈,又為什麼是4月1日執行,不就是為特朗普4月2日宣佈對全世界發動貿易戰作準備?就好像足球比賽,特朗普負責的前線雖然不斷門前失機,但有鮑威爾領導後防的銅牆鐵壁,因此美股輸極有個譜,這亦是自聯儲局宣佈減少QT以來,王弼開始稍微看好美股的原因。說到底,特朗普雖被說成是美國的獨裁者,但事實上他跟真正的獨裁者相差很遠,這亦是美股不像一些股票市場,不會三幾個行政命令就讓股市慘被腰斬的原因。
至於港股,恆生指數突然於上周四開始兩個交易日大跌逾1000點,為什麼強勢的港股突然轉向呢?有幾個令人揣測的原因,但王弼認為其中的一個原因,是既然美股的AI狂潮有冷卻跡象,難道其他地方的AI樂觀情緒就可以無了期的升溫?其實無論是中國、美國、歐洲、日本以至任何國家,只要政府是真心真意保障人民的私有產權,不朝令夕改,不作門面功夫,而是鼓勵民間投資,不利用過低利率或濫發鈔票引發不良投資,經濟自然會好起來,利好資產價格。因此國與國之間股市的榮辱,牛市能否長時間維持,答案顯然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