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24391    回應:23

樓價將再升五成

何熊輝

  踏入十一月,樓價在紛紛鬧鬧中仍穩穩上升,林鄭上台前,市場確實對她的樓策新政有所憧憬。施政報告宣布後,其戮力推動基層置業的籌謀,確實使中產愕然,基層嘩然。政策幫不了中産買樓,也無助加快基層縮短輪候上樓的時間這形勢對發展商絕對有利,按此趨勢發展,未來五年,樓價穩升五成已成定局。

  去年3月至今,樓價約升了二成半,年初至今,樓價亦已升逾一成。倘去年初信樓市跌賣了樓,當年500萬賣出的單位,今日要625萬才能回購,這對小中産而言,是一個莫大的損失,其升幅亦使部份中產已失去回購的能力。

  特首林鄭的樓策,明確的大方向是重建置業階梯,鼓勵公屋富户買綠置居,重點扶持富户,多於幫基層加快上樓。政府推動全民置業,醒目的港人當然懂得跟着政策走,在買樓大過天的理念下,林鄭當政的未來五年,樓價貼近前任特首梁振英執政期間的五成升幅,已成為基本步。

  宏觀角度方面,美國失業度低至4.1%,香港則一直維持於3.5%水平。中國方面,十九大結束,習近平大權在握,中國夢逐漸成形,在此形勢下,每年經濟增長將長期維持於6.5以上。香港内外的政經形勢良好,樓價大跌的機會已越來越少。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1. 林鄭想樓價升 2017-11-05 04:18:43
林太知道只有樓價一路上升,才能提升港人置業的興趣。
2. 多謝林太 2017-11-05 10:25:31
納米樓繼續推,今年底前料有3個備有納米樓元素的新盤推出,市民為上車或一窩蜂入市。今年首10月一手成交金額已破2,000億元,創1996年有紀錄以來歷史新高。樓價升勢將持續,料至少再升一成。
3. 向引刀‧土著‧自醉‧浪子‧阿井 說不 2017-11-05 11:18:19

【樓市前瞻】祥益汪敦敬:樓價半年內恐再升一至兩成 (睇片)

44,266
最後更新: 1104 18:26 / 建立時間 (HKT): 1104 17:26

祥益地產行政總裁汪敦敬指,美國宣佈上個月開始每月縮表100億美元後,但至今仍未有行動,資產規模甚至增多。在資金充足、負債少的情況下,樓價不會大跌,甚至處於升浪之中,故在半年內仍有10%至20%,都不會覺得奇怪。

他說,在樓價不斷攀升之際,令市民主攻樓價平的納米盤,相信納米盤仍有上升的空間,甚至跑贏大市。眼見納米樓銷情好,發展商在過去數年間,紛將大單位分間成2至3個納米樓,跟隨市場走,只是睇短線,但事實上並不睇好納米樓,所以他們推出納米樓後,都急於清貨,但在政策不變,換樓鏈斷裂的情況下,未來發展商仍好大機會繼續主推納米樓。

以往發展商會根據其他新盤銷情再部署推盤步伐,惟汪敦敬指,如今大多發展商土儲不夠,所以主流的發展商都求價不求量,不再追求「一Q清袋」,最好賣淨三分一或三分二,第一批單位沽清後,提價推少量單位,而價錢就一浪比一浪高。對於今年底即將推出的兩個新盤的銷情,他相當看好,還指因為買家急於買樓,多過發展商急於清貨。 

4. 升5成太保守 2017-11-05 11:20:37
林太第一任要做到2022年,任內樓價最少升8成至一倍。淡淡等跌等到謝!
5. 向引刀‧土著‧自醉‧浪子‧阿井 說不 2017-11-05 11:52:28

林鄭:看發展商年報 可知土儲

【經濟日報專訊】特首林鄭月娥表示,港人首置上車盤今次使用賣地表內的土地,只是作試驗與示範,日後將是來自發展商手上的土地。她說會找到雙贏的合作方式,但不太可能提供補地價優惠。(可以預期,一千個首置上車盤將重蹈上介政府一次性港人港地政策覆轍)

首置盤覓地 不予補地價優惠

林鄭昨日出席商界聯席午餐會時,被問到首置上車盤的土地來源是甚麼,會否包括發展商持有的農地,以及政府會否向他們提供補地價優惠。林鄭回應指,首置盤的土地來源,一定不會是來自政府賣地表中的用地,亦不會來自興建公營房屋的土地,因為政府要優先照顧低收入的基層家庭。她說在施政報告中提到,首置盤的土地來源是發展商手上的土地,又說看發展商的年報,「就會知道他們有自己的土地儲備」。

續與持份者溝通 保透明合作

林鄭又說,發展商有土地儲備,相信合作不太困難,但對於以補地價優惠吸引發展商合作,她形容會「非常猶豫」(Hesitant)。林鄭表示,明白要令社會接受公私營合作建屋是巨大挑戰,需要克服政治障礙,及釋除利益輸送的疑慮,但她一貫作風是不會逃避,會持續與持份者溝通,保持透明合作。(首置盤的土地來源是發展商手上的土地,但又不與提供補地價優惠,地霸及股東肯接受???)

林鄭提到,本港今年經濟增長表現好,上半年的經濟增長已達4%,又引述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全年增長超過3.5%,「已無懸念」,是自2011年來最快的增長。她又說,知道商界關心「大市場、小政府」,強調積極的政府並不意味偏離自由市場原則,港府將繼續尊重經濟和市場運作規則,促進自由貿易。

她表示,施政報告中有關經濟發展有三大方向,包括興建新的會展場地、增加創科的本地研發開支至GDP的1.5%,以及設立兩級制利得稅,希望可提升香港的競爭力。

有商界代表問到,她在競選時提出設計及環保等方面的投資亦會有稅務扣減,問她有否時間表。林鄭笑言非「走數」,對此持開放態度,相信陳茂波與團隊在早前的稅務新方向高峰會上,聽取到如何令稅制更具競爭力的意見,希望商界可表達意見。


6. 向引刀‧土著‧自醉‧浪子‧阿井 說不 2017-11-05 12:04:07

公屋完成歷史任務

https://s.yimg.com/g/images/spaceball.gif

20171031 

公屋完成歷史任務

特首林鄭月娥日前表示「公屋單位由76萬個增至80萬個,已足夠照顧基層家庭需要」,一石激起千重浪,包括特首本人及其他高官隨後紛紛輪流解畫,澄清這並非「公屋封頂論」。但無論如何,現屆政府取態已很明顯,就是要效法新加坡提升自置居所比率;相比之下,公屋政策由五十年代發展至今,不再是高效率的二次分配舉措,可說已完成歷史任務,政府不願演變為「逾半市民被困公屋」,日後維持在80萬伙大概差不多。不過,具有半世紀歷史的公屋政策猶如神聖不可侵犯,任何大改動都「只可做,不可說」。

居民難搬遷配合工作

香港第一條廉租屋邨北角邨於1958年落成(現重建為「海璇」豪宅),而直到1966年,包括北角邨在內全港只有10條廉租屋邨,提供約3萬伙,安置居民人數佔全港人口僅約3%。及至「六七暴動」後,港英政府檢討本港社會和福利政策,時任港督麥理浩於1972年提出「十年建屋計劃」,開始大舉興建公屋,目標在1982年讓180萬人安置於公屋單位;儘管執行進度略遜預期,但到了1987年,全港已有150萬人住在公屋,佔總人口約27%

截至今年6月底,全港有209萬人住在公屋,佔人口29%,此數字比1987年的27%看似「進步」有限,但別忘記,目前另外有16%人口居於資助出售單位(主要為居屋),換言之全港約43%人口住在政府資助房屋。

公屋原意為安置低收入居民,讓他們以低廉租金得以有瓦遮頭。惟此「德政」有其局限性,例如缺乏資源流動性,居民既無法分享土地升值效益,也很難搬遷以配合工作地點和生活,在這方面包括港大經濟學講座教授王于漸等學者早有清楚分析。簡言之,出租公屋實屬必須存在的一種福利政策,用於接濟最有需要的低收入階層,卻並非高效率、值得「無限量推行」之二次分配政策。

相比之下,新加坡的組屋政策其實更適合成熟階段的社會發展需要,當地政府透過低售價和貸款補助等手段,讓大多數家庭都買得起組屋做業主。獅城目前自置居所比率接近九成,遠高於本港的49%;當地約八成人居於組屋,他們既能分享土地升值,有助紓緩「階級矛盾」和貧富差距,並可視乎需要而搬屋或「樓換樓」,提升生活質素。

獅城組屋政策合時宜

作為資源分配者,港府可選擇繼續大力投放於興建公屋,務求安置逾半數家庭,這在某些人眼中或像烏托邦,所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可是從另一角度看,亦意味着逾半市民被困於公屋,瓦遮頭是有,卻缺乏資源流動、升值效益等其他好處。

不管「80萬伙已足夠」這個數字是否經過科學論證,但現屆政府取態很明顯,要仿效新加坡提升自置居所比率,從推出「港人自置上車盤」,以至把「綠置居」和「白居二」恒常化,皆朝此方向邁進。在這前提下,公屋在增量上自不宜繼續無限擴張,至於「封頂」與否純屬語言遊戲。基本邏輯是鼓勵現有公屋住戶認購即將大量興建的「綠置居」,上車做業主,空出的公屋單位就可讓下一批有需要家庭入住,藉之實現資源流動循環;如意算盤若打得響,「80萬伙封頂」未必天方夜譚。在存量方面,亦不妨參考團結香港基金會早前提議的「補貼置業計劃」,讓全港公屋戶以合理價錢購買所住單位,激活潛藏的房屋流轉機會。

停建犯天條 宜多做少說

誠然,公屋政策在過去半世紀構成本港社會重要基石,實屬功德無量;麥理浩在七十年代拍板大建公屋,更被視為香港史上最佳德政之一。即使港府曾在20022011年為了令樓價止瀉而停建居屋,但對於公屋則沒有人敢講一個「停」字。若要調整此一猶如天條的政策,定必惹起巨大爭議。因此政府適宜「多做少說」,默默推進「自置上車盤」、「綠置居」以至「補置計劃」等措施,待見到成效之後,屆時公屋增量放緩甚至「封頂」,才較易讓大眾接受。


7. aaa 2017-11-05 12:21:18
恭喜地產代理界的熊生,樓價再升五成,佢可以賺到盤滿缽滿。
8. 簫龍 2017-11-05 17:28:41
楼價16年應大跌,不跌。17年底必大跌,不跌。18年年底必大跌。到時跌足五成才入市。
9. 納米王 2017-11-06 08:27:51
二手市場近月交投不算多,但持續有新高成交,以將軍澳最突出,公營房屋和私人住宅俱連錄破頂成交。將軍澳居屋顯明苑一個高層開放式單位,近日以約332.5萬元(已補地價)易手,呎價達1.56萬元,呎價貴絕新界區已補地價居屋;將軍澳中心一個高層戶則以每方呎約1.72萬元售出,創屋苑呎價新高。
10. ABC 2017-11-07 09:05:06
曾登上全港居屋王寶座的鰂魚涌康山花園亦錄得破頂成交,為2座高層F室,實用面積592方呎3房戶,該單位於過去周日(5日)以未補地價675萬元轉手,超越今年3月由同座中層G室以615萬元造出的紀錄,呎價約1.14萬元。原業主2006年以未補地價178萬元購入,賬面升值497萬元(約2.8倍)
11. 引刀一快 2017-11-07 15:44:51
講得好!“中國夢已經形成!”哇哇哇,犀利呀!

仲唔返去大灣區搵樓?如果樓市真係可以唔跌,依傢仲有機會住千五呎樓,就係大灣區。仲買納米樓?
12. 無知婦孺 2017-11-07 17:24:20
『未來五年,樓價穩升五成已成定局。』

點解唔係6成,唔係4成,唔係1倍嘅?
何謂定局?會唔會唔出現呢?錯了你會怎樣回應呢?
13. DDD 2017-11-07 17:28:10
恒指今早高開118點,報28715點已屬全日低,開市後急升逾300點,之後愈升愈有,不停刷新近十年高位,曾升363點見半日高,中午升346點,午後升幅進一步擴大,下午2時22分突破兩萬九,最多升420點,見29017點。恒指收報28994點,升397點或1.4%,創2007年12月初以來、近十年收市高位。
股市狂升,樓市會跌?傻仔都吾信。
14. 十一郎 2017-11-07 19:40:48
住宅樓價上揚,土地價格亦受帶動。位於香港仔的港鐵(00066)黃竹坑站物業發展項目(下稱黃竹坑站)第二期昨天起招標,12月1日截標。該用地涉及的補地價約52.1億元,以該用地可建樓面面積約49.3萬方呎計算,每方呎樓面補地價(下稱樓面補地價)約10576元,較毗鄰第一期地盤今年1月的樓面補地價8119元,約10個月狂漲三成,並創本港鐵路項目樓面補地價歷史新高。
15. 大王出招 2017-11-08 18:28:38
本港發展商手上持有的大量農地,被視為未來樓市供應的重要來源,新地持有逾20年的西貢西沙路十四鄉大型住宅項目,上月剛與地政總署簽訂補地價協議。據悉,項目補地價金額約158.9248億元,低於早前市場估計的超過210億元,但仍打破恒地及新世界發展等就馬鞍山落禾沙用地現發展為迎海系列樓盤)於2010年換地時錄得約95.97億元的補地價紀錄,創全港農地補地價金額之冠。
16. 韓話 2017-11-09 08:27:49

今年樓市氣氛熾熱,上車盤繼續成為大市主角之一。今年截至上月,一手登記宗數已率先突破1.65萬宗;涉及金額逾2000億元,更創下有紀錄以來新高。

恒地韓家輝直言,今年樓市氣氛向好,「大中細碼貨(住宅)都有人要」,預期中美兩國經濟向好,加上本港失業率維持低企,將支持明年樓市繼續向上,預料細單位及豪宅需求持續,尤其看好受資金追捧的豪宅表現。

17. 林太最威 2017-11-17 14:03:01
資助房屋樓價持續上升,粉嶺居屋欣盛苑一個高層3房單位,以未補地價490萬元易手,造價創新界北區未補地價居屋市場新高。藍田公屋德田邨則有已補地價中層單位以445萬元易手,為九龍已補地價公屋樓價次高。
18. 辣辣番薯 2017-11-17 17:57:23
中原黃良昇表示,本周中原估價指數(主要銀行)CVI最新報68.75點,較上周的69.53點微降0.78點,但仍連續兩周逼近70點,顯示銀行爭取樓按業務的態度保持積極。
19. 樓市大冧 2017-11-17 19:29:51
名人話17年底樓市大跌,大家睇片重温
20. 十一郎 2017-11-18 22:30:03
沒有股沒有樓, 窮到一世冇人有。
21. 二少 2017-11-19 00:27:48
當A君話樓價已見頂,B君就話樓市將大冧,C君則話多個跌市訊号已出現。但近月樓價的升势,已否定上述一切的假設。
往後每年持續上升一成以上的走勢,將變為恒常化,這樣的論述確有意思。
22. 引刀一快 2017-11-19 03:37:48
咁即係永遠唔跌喇?

港樓每年一成升幅,咁大灣區樓價約十分之一,就算每年升三成,都可能永遠追唔到香港喎。
23. 一年升三成 2018-04-10 08:06:45
商廈市況熾熱,資深投資者林子峰等去年購入的紅磡海名軒基座3層商業樓面,剛以11.6億元轉售,持貨僅逾1年,獲利約2.83億元,升值逾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