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郎兄,漁、蝦、蟹本身就在茫茫大海之中面對弱肉強食,適者生存,見慣風浪,咪成Q日信個大陸調理農務系漁夫所預警:浪呀‧‧‧浪呀!浪來浪去蹉跎歲月,口講口賠先得。要信就要信真實量化經濟數據。
中國GDP勁增10.7%?
一年一度全國兩會閉幕,會上照舊公布了今年經濟工作目標,其中GDP增長目標為「6.5%左右」,似乎低於去年的6.5%至7%目標區隔,以及最終實現的6.7%增速。不過這些數字屬於Real GDP(實質增長率),只有政府高層或經濟師需要關注,而對於股票投資者的參考價值有限,後者更應該着眼的,其實是扣除通脹率之前的Nominal GDP(名義增長率),事關不論公司業績或股價,都是用Nominal計數。按此標準,高盛估計內地今年Nominal GDP增速將達10.7%,較去年彈升多達2個百分點,可望創近5年新高,因此該行最近轉為中資股票大好友,預期較今年初有25%上升空間。
名義增長率更關鍵
據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公布,內地今年GDP增長目標為6.5%左右,似乎較去年進一步放緩,不過這是扣除了通脹率之後的Real GDP增速數字。李克強同時表示,今年預期通脹率達3%;因此兩者相加之後,中央政府今年預期的Nominal GDP增速達到9.5%。比對之下,內地去年最終Real GDP增速及通脹率分別為6.7%及2%,相加之後的Nominal GDP增速為8.7%。
對股票投資者來說,Nominal GDP這個數字更加重要,事關上市公司的業績、股價和派息,都是用名義貨幣價格計數,受到Nominal GDP的影響較Real GDP直接得多。
紙上富貴有利維穩
舉例說,假設某國家某年Real GDP增速只得1%,經濟看來頗疲弱,外界很易以為該國的企業和股市也「冇運行」;然而,這國家同年通脹率原來高達5%,所以企業收入正常而言也會有可觀增長,股市水漲船高,股民們亦會盤滿缽滿。
當然,明眼人都會知道,這種收入增長和股市升值只是「紙上富貴」,若用實際購買力計算變動有限。不過對個人來說,通脹升溫實非一己之力能夠影響之大趨勢,可以做的只是明智地投資,希望保住財產購買力不要貶值,俗語說「不要跑輸通脹」。相反,若明明預期通脹高企,卻未持有足夠的、會跟隨通脹升值的資產,那就難免淪為輸家,有辦你睇好似: 引刀‧土著‧自醉‧浪子‧阿井 般。在一定程度上,過去10年內未有買樓的港人或內地民眾,對箇中滋味應該深有體會。
言歸正傳,內地經濟在去年年初仍面臨通縮危機,幸好後來透過去庫存、鼓勵消費和增加基建投資等招數扭轉局面,全年埋單計數獲得2%之良性通脹率。據經濟學界共識,通脹率介乎2%至4%都可稱為「良性」,一來有助經濟活動實現正面循環,二來起碼可讓百姓每年名義上增加收入,心理上感覺良好(即使購買力或許持續下滑,正如本港近年情況),有利於社會穩定。
根據李克強的工作報告,中央政府今年似乎樂見物價進一步溫和向上,定出通脹率目標為3%,較去年全年通脹率提升1個百分點。不過,大行高盛觀察內地的原材料價格、工資、產能和需求等因素之後,其預測更加進取,估計內地今年通脹率將達到4%左右,同時Real GDP增速將較政府的6.5%目標略為超額完成(李克強也說會「爭取更好結果」),所以Nominal GDP增速可能高達10.7%,較去年彈升2個百分點,倘能實現將創出2011年以來新高。
建基於此一預測,高盛成為了中國股市大好友,對中資股票的評級由「中性」升為「增持」,並把MSCI中國指數目標由68點上調至73點,這意味較今年初(58點)有25%上升空間。
高盛轉軚變大好友
當然,大行儘管名氣大,卻不代表像神算子般百發百中。猶記得去年12月初,高盛才基於資本外流、經濟放緩等因素,把中資股票評級由「增持」降為「中性」,至今短短3個多月又有不同看法。或許由於期內中國似已有效遏止資本外流危機(2月底外滙儲備意外回升,重上3萬億美元水平),同時可望由良性通脹帶動經濟實現良性循環,所以大行也要因時制宜調整觀點。
投資者無論是否相信中央政府和國際大行的預測,都須謹記,較諸6.5%這個Real GDP增速目標,其實更應該關注計及通脹率之後的Nominal GDP數字,並據之制訂投資策略,才最有機會確保自己的財產趨吉避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