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3476    回應:3

加拿大專割投資者韭菜

何熊輝

  加拿大向來是香的港人最愛移民的國家之一,不少港人就算不移民入籍該國,也會在當地投資置業或買賣股票,這操作既可投資又可分散風險,看似百利而無一害。

  傑哥作為富中產,也很欣賞當地的居住環境,因此準備在當地一間最大的銀行存入約1百萬美元,作定存及投資美股,並準備五年後在當地買樓。不過他這決定,就是一個惡夢的開始。

  傑哥開設的是加元戶口,但他滙入的是美元,加國銀行自動將該筆美元,全數換成加元儲蓄戶口中。傑哥期後開設美股投資戶口,他又要將加元換成美元才可買賣,倘賣出股票後,收回的美元又自動被換回加元。每次貨幣對換,加國銀行收取3%手續費。香港銀行-般只收0.5%。

  傑哥動用其中30萬美元買賣美股,他每次短炒賺3至5%就沽貨套現,在投資的首月內,他先後做3三次交易,帳面約賺了2.7萬美元,但結果反蝕了2.7萬美元,在細心查詢下,才發現高昂的兌換率令他由賺變蝕。

  傑哥為免損失擴大,於是決定將1百萬美金滙回香港,但加國銀行要為該筆滙款收取約6萬美元(48萬港元)手續費,如想省回該筆費用,必須親自到加國銀行分行做電滙。基於涉及金額太大,他於上月初飛往加國辦理滙款。傑哥花費1.4萬港元買機票去加國做電滙,最終為他省回46.6萬元貨幣兌換收費。

  如不買美股買入物業,外國買家要多付樓價20至25%作印花稅,它日賣樓又要交增值稅,由於手續繁複,傑哥也放棄在加國購置房產。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1. 私宅供應量保持十萬伙 2025-11-01 16:47:17
樓市買賣氣氛好轉,一手銷情提速,惟由於已批地有待動工的單位數目大增,令一手私人住宅潛在供應量(潛在供應量)不跌反升。房屋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未來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潛在供應量為10.2萬伙,連跌5個季度後回升,按季反彈1000伙或約1%。
3. 加拿大 2025-11-02 12:20:56
真的是那麽貴嗎?  如果是,加拿大銀行的利潤便很高,值得研究(每次貨幣對換,加國銀行收取3%手續費)
4. 人血饅頭 2025-11-02 12:59:57
加拿大所有銀行對換外幣,每次𨍭換都要收3 %差價(手續費),所以不要電滙外幣到加國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