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政府再次強調北部都會計劃會加快推動,預計整個都會計劃會分二十年完成,總共會供應90萬個住宅單位,合共為250萬人提供居所。
如果按私樓住宅單位佔三成計,總單位數目達27萬伙,平均每年提供1.35萬伙,這個龐大的計劃,倘要吸引發展商投資,補地價金額會極低,估計每呎補地價金額少於5百元,落成後每呎售價少於五千元。
政府明白不壓低地價,買家會放棄在北都置業,那麼北都只會變成空城,因為與北都有一河之隔的深圳,提供大
量呎價數千元的住宅物業。
如果北都日後的住宅只能賣此價,那就意味現時呎價八千餘元嘉湖山莊,有近四成的下跌空間。事實上,這已是最保守的估計,因爲政府甚至可用零地價,甚至為投地的發展商提供補貼,如果北都零地價補價,落成後住宅呎價賣4千元,發展商已有不俗利潤。
除了北都的龐大供應外,未來三至四年,一手樓的潛在供應有近十萬個單位待售,再加上五萬個空置單位,總供應量達15萬伙,即每年要消化1.5萬伙,要消該批單位,大概10年才能完全消化。
估計兩至三年後,北都的住宅供應量開始與現有的新供應及庫存量重疊,合共每年2.85萬伙,屆時海量的供應量對新界北的樓價,構成巨大的下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