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7723    回應:8

商業大廈如黑洞正失去控制

何熊輝

  近期滙豐及恒生銀行公佈2025年中期業績,一如預期,前者預期商業信貸損失151億,後者則為48.6億,除税前盈利滙豐下跌26.65%,恒生則下跌30%。商業物業崩盤,銀行壞帳也同時急升。

  銀行過往多年,為了在低息環境下增加收入,以超低利率向發展商及投資者放貸,務求在資產價格持續上升下,物業投資者受惠,同時銀行本身亦因放貸業務增加而盈利大升。

  銀行賺息差,投資者賺價,各取所得。星展銀行可能也想在投資業務上分一杯羹,故多年前已先後購入八層中環中心,去年11月,該行再以超高價再增購兩層,最終令星展合共持有十一層中環中心樓面,但不幸的事,現時中環中心呎價大跌,故星展將面對巨大的減值撥備。

  星展現時持有中環中心10至12樓,15至18樓,50及73樓,去年增購66樓和75樓,前者成交呎價25,958元,後者 27,028 元,以26樓最新的成交呎價約14,000元計算,星展持有的樓面,大概也已減值五成,以平均每層約25,000呎計算,估計潛在損失高達30至35億元,如再加上商業信貸業務上的損失,將令星展的業績大幅倒退。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1. 百勝舖王黎永滔豪宅咙銀主盤 2025-08-02 15:12:04

近期多個由資深投資者持貨的物業陸續放售,部分更淪為銀主盤。「百億舖王」、「長勝將軍」的資深投資者黎永滔近月頻頻沽售重磅物業,最新其名下赤柱東頭灣道33號獨立屋豪宅,已被銀主接管並推出市場,意向價約3.45億元。

上述赤柱豪宅於2001年落成,屬三層高獨立屋,地盤面積達6,700平方呎,實用面積約4,814平方呎,單位間隔寬敞,強調高度私隱,設有開揚平台及天台,俯瞰180度廣闊海景,並連私人泳池、花園及多個車位。

2. 投資者正排隊破產 2025-08-03 00:17:16
現在甲及乙厦代表性的商厦已下跌了七成,情况嚴峻,基於跌幅太大,半數業主已成資產,因此投資者正排隊破產。
3. 太古寫字樓出租率跌 2025-08-03 16:57:19
太古地產(01972)公布次季營運數據,其本港整體寫字樓出租率跌至91%,較去年底下降兩個百分點。截至6月底止6個月,期內租金視乎不同辦公樓,錄得介乎14%至16%跌幅。零售物業部分方面,金鐘太古廣場購物商場及鰂魚涌太古城中心的零售銷售額分別升1.4%及2%,東涌東薈城名店倉則倒退3.3%。
4. 四四六六 2025-08-03 19:48:22
商厦供應太多想止跌好難,唯有跌價跌租以增加需求
5. 中環中心累惨星展銀行 2025-08-04 09:48:04
星展現時持有中環中心10至12樓,15至18樓,50及73樓,去年增購66樓和75樓,前者成交呎價25,958元,後者 27,028 元,以26樓最新的成交呎價約14,000元計算,星展持有的樓面,大概也已減值五成,以平均每層約25,000呎計算,估計潛在損失高達30至35億元,如再加上商業信貸業務上的損失,將令星展的業績大幅倒退。
6. 「執笠潮」愈演愈烈 2025-08-05 21:28:07
本港「執笠潮」愈演愈烈,從日本城、Living PLAZA到759阿信屋,陸續都有多家分店結業。其中,CEC國際(00759)旗下阿信屋憑着「日本直送」零食起家,高峰期在全港有271家分店,但現在已縮減至160多家,兼且持續虧損,經營前景令人擔憂。某程度上,阿信屋從風光到衰落,可說是本港經濟環境變遷之一個縮影,背後折射着中產外流、電商發達、低價競爭、外遊熱潮等四大趨勢。
7. 維港.灣畔第1B期首批尺價2.9萬 2025-08-07 21:10:33
作為新盤供應重鎮的九龍東啟德,區內有全新盤高開。中國海外(00688)牽頭發展的承豐道18號維港.灣畔第1B期首批103伙,可享維港海景,折實平均呎價29628元,創該區歷來首批呎價新高,兩房戶折實售價1332.7萬元起。
8. 唐英年堂弟唐裕年1.2億沽嘉慧園單位 2025-08-08 13:43:54
近期不少名人趁勢沽貨套現。前政務司司長、現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堂弟唐裕年,近日以約1.23億元連車位售出名下的中半山嘉慧園豪宅單位,呎價36,655元。據悉,該單位8年前購入,帳面虧損約1,300萬元,若計及相關使費,實際損失料擴大至約2,100萬元,單位期內貶值接近一成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