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計利息 2025-01-04 12:01:07 |
|
“每呎樓面地價1600元,如建築費每呎4000元計,每呎成本價5600元,落成後賣7000元,已有25%利潤”
上述講法未計利息,每年約5%。 |
2. 香港真係勁 2025-01-04 15:17:39 |
|
發展商已有土储起百萬單位,甘仲搞北都,又多百萬個單位,到時香港夠二千萬人住,真偉大的工程。 |
3. 007 2025-01-04 18:58:50 |
|
作者2024樓價預測已估錯晒,2025仲信佢嗎 |
4. 天真嬌 2025-01-04 22:54:06 |
|
有人話樓市指數只跌了6.5%,所以樓價下跌温柔,如閣下甘諗,真係天真嬌。吾信,睇下自己住的屋苑,成交價的下跌幅度,就知真相。 |
5. 滅赤最少四至五年 2025-01-06 09:24:58 |
|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告2024/25年度將錄約1000億元以下赤字,為近6個財年中第五個年度見紅。評級機構惠譽認為,香港的公共財政受周期性因素影響,令到波動程度較高的收入項目表現較差,惟即使短期部分收入可望溫和復甦,但近年政府對基建相關開支愈來愈進取,經常性開支亦難大幅削減,料港府財政會持續面臨壓力,估計至少要4至5年方能「滅赤」。 |
6. 元朗Yoho Town尺價跌至萬元 2025-01-06 22:20:44 |
|
美聯張國成表示,為求加快售出銀主盤,部分銀主一再開擴大議價空間促成交投。元朗Yoho Town第1期2座低層H室銀主盤,實用面積516方呎,屬三房間隔。據悉,單位2024年5月放盤,叫價605萬元,及後曾減價至565萬元,惟仍未獲承接,銀主最終妥協再減價,以518萬元沽出單位予區內客,較最初叫價累減87萬元,實用呎價約10,039元。 |
7. 新泰大樓蝕7成售4舖 2025-01-07 09:13:53 |
|
資深投資者「舖王」鄧成波家族積極放售物業套現,曾進行收購並持有多數業權的九龍城聯合道10至16號新泰大樓,該家族不但放棄繼續併購,更開始拆售物業套現。綜合市場資訊,鄧成波家族由去年5月起,接連售出新泰大樓4個地舖,共套現4370萬元,賬面共蝕9086萬元或67.5%。 鄧成波家族最新在上月底售出新泰大樓地下1號舖,建築面積約800方呎,以820萬元交吉成交,呎價約1.03萬元。物業於2018年6月以3280萬元買入,賬面勁蝕2460萬元,蝕幅高達75%。 |
8. 機管局又發債 2025-01-08 15:06:55 |
|
《彭博》引述消息報道,機場管理局發行總額185億元債券,當中包括3年期、5年期、10年期和30年期債券,利率分別為4.05厘、4.1厘、4.25厘和4.5厘。該批債券此前收到253億元入標。 消息稱,機管局發債所得資金將用於再融資和資本支出,包括機場三跑道項目,和一般企業用途。 據報,機管局也為總計32億元人民幣的10年期和30年期點心債定價,又開始推介3.5年期、5.5年期和10年期美元債券。 |
9. 瑞銀:今年樓價零升幅 2025-01-09 09:43:46 |
|
瑞銀發表香港房地產報告,把今年樓價預測由去年10月估計的持平至最多升5%,修改至無升跌,因特朗普勝出美國大選後,今年美國潛在減息次數或減少,且短期樓市供應量高及宏觀不確定因素可能會限制樓市漲勢,但相信人口流入本港有助推動租金出現低單位數升幅,估計今年再現正利差(positive carry),即「供平過租」;如果樓價跌勢加劇,預期政府會有更多支持樓市的措施,包括新投資移民計劃將全面納入住宅投資,以及容許個人動用強積金去買樓甚至租屋。 |
10. 專業投資者睇淡樓市 2025-01-09 20:10:54 |
|
樓市專業投資者的看法,因美元減息年中後可能完結,指數向下調機會大增。現中原指數的下降軌阻力約為137。由於向下歷力向下延伸,今年下半年或2025年底,隨時間走低,下万阻力線或下調至110。以2024年收爐137.64計,則下跌幅度為20%。 |
11. 碧瑅 2025-01-10 10:47:07 |
|
樓上估計,樓市有機會今年下跌20%? 大概的機會率可能覆蓋今明兩年比較合理。 或是因資金鏈急需的某些緊急放售的成交,可能下跌更多。但是與其它交易合併計算時,指數被合併平均計算,就沒有跌20%這個數字。 |
12. 碧瑅 2025-01-10 11:13:44 |
|
只計新聞報導的多個巨額借貸問題,如他們多年前大量入市,引致之後的最高位成交,並不太多(如不計算樓換樓的交易)。 而多年前大量入市的價位不高,現時減價急沽,也不會虧損太多。又已賺在使用及租金。 |
13. 特朗普就算人幣眨至7.5 2025-01-20 10:39:44 |
|
美國時間周一(20日)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國第47任總統,狂人上場勢令投資市場更趨不明朗。綜合市場的意見,特朗普上任初期將會重揮「關稅大捧」,上調中國進口產品關稅,惟步伐如何、關稅屬全面還是具針對性,市場看法仍存分歧,料人民幣會在可控情況下逐步貶值,上半年或見7.5左右水平。 東方匯理銀行高級新興市場策略師張敬勤預期,特朗普會把對華關稅上調至約40%,但相信人民銀行不會以貶值作為救出口的手段,而單計中美息差擴闊等基本因素,人民幣上半年可能貶值至7.5,下半年取決於美元走勢,或會輕微回升至7.45左右。 |
14. 大銀行避造BEACON PEAK按揭 2025-01-21 12:57:19 |
|
債務纏身的內房世茂(813)繼續把香港的全新樓盤進行銷售,旗下九龍新盤BEACON PEAK上周開始招標出售13個單位,當中已沽出3伙逾千方呎大戶。不過,有消息人士向BossMind透露,本港多家大型銀行就此項目暫停承造按揭,包括滙豐、恒生及渣打,「最新連中銀都話唔做!」 項目上周上載銷售安排,涉及13個單位以招標形式出售。根據一手成交紀錄冊,項目本月18日沽出3伙,成交價由2,875.53萬至3,703.08萬元,呎價由21,854元至23,814元,其中6座17樓A室,實用面積1,555方呎,成交價3,703.08萬元,呎價23,814元。 |
15. 譚氏家族新北江商場舖勁插七成 2025-01-22 03:36:17 |
|
零售舖市場持續低迷,即使民生區舖位亦難逃蝕讓潮。近日,譚仔雲南米線創辦人譚氏家族持有的天水圍嘉湖新北江商場1樓舖位,以1,100萬元成交,持貨逾12年半,帳面勁蝕七成,虧損金額高達2,580萬元。 代理消息透露,上述成交的舖位位於天水圍天湖路1號嘉湖新北江商場1樓新天地廣場C69號舖,建築面積約2,324平方呎。該舖去年初以2,000萬元叫價,但市場反應未如理想,本月大幅減價至1,160萬元,最終以1,100萬元成交,折合每平方呎約4,733元。 此舖位由譚仔雲南米線創辦人譚氏家族成員「四妹」譚艷萍及「五哥」譚澤均共同持有,二人於2012年5月以3,680萬元購入,曾用作譚仔雲南米線分店。惟隨着零售市場轉弱,加上疫情影響,舖位的投資價值大幅縮水。 |
16. 英國可能出現債務死亡漩渦 2025-01-22 16:04:10 |
|
有「鱷王」之稱的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創辦人達里奧(Ray Dalio)表示,英國可能出現「債務死亡漩渦」(debt death spiral)。
達里奧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認為,英國需要採取如像上一次金融危機期間實施的措施,盡快大幅度減少財赤,才能免於陷入債務惡性循環。
英國10年期金邊債券孳息率上月曾升至4.9厘的16年新高,主要因為市場憂慮英國通脹高企及英國政府債台高築。 |
17. 世界真係有風水輪流轉 2025-01-25 12:33:56 |
|
呢個世界真係有風水輪流轉,1994年特朗普乃是紐約的潦倒地產商,因發展Riverside South一帶豪宅而搞到債台高築。不過為咗錢就乜馬騮戲都肯做嘅特朗普,親自來香港叔淺水灣大宅拜會彤叔及純官,在場的明嘉福女兒明美蓮坐特朗普大脾張相,為人津津樂道流傳至今,最終彤叔一方羅康瑞做白武士,孭起特朗普Riverside的債,發展後分三成利潤予他。十年後美國地產復甦,彤叔牽頭財團以高價出貨,慣於反口覆舌的特朗普嫌分得少,遂入稟法院發難最終敗訴,亦同呢班香港財閥反枱收場。 |
18. 地產界必須合資購新世界K11 2025-01-25 12:47:03 |
|
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道,新世界出售旗下尖沙咀K11 Art Mall雖然獲潤地旗下華潤隆地洽購,但雙方在價格上出現分歧,目前談判正陷入僵局。 新世界希望以90億元出售K11 ART MALL,惟華潤隆地只願意出價約60億元。 為了拯救新世界,全港地產投資者,大型地產代理以及上市地產公司,要合資90萬購入K11,以免商業物業市值大跌,救了新世界,地產才有得救。 |
19. 樓價直插地獄 2025-01-26 16:50:09 |
|
新世界不能倒下,倘真的倒下,地產界將萬劫不復,樓價亦會因此直插地獄。 |
20. 舒適堡正式被清盤 2025-01-27 13:58:24 |
|
本地連鎖健身中心舒適堡於去年9月宣布暫時全線結業,早前有多名債權人代表員工分兩案入稟呈請舒適堡兩間子公司清盤。法官陳靜芬指舒適堡兩間子公司嚴重資不抵債,每間健身及美容中心分店均欠租,變賣健身器材及美容儀器後僅得1,500萬元,不足以償還債務,因此頒令舒適堡兩間子公司清盤,將於兩星期內頒布書面判詞。 |
21. 25年香港樓市走勢 2025-01-28 17:43:21 |
|
對於2025年香港樓市的走勢預測,目前的市場情況和經濟環境都會對未來的發展產生影響。以下是一些可能影響2025年香港樓市走勢的因素:
1. **經濟狀況**:香港的經濟復甦情況是否持續,包括GDP增長、失業率、通脹等指標,都將影響樓市需求。
2. **政府政策**:香港特區政府的樓市調控政策、土地供應計劃和房貸利率的變化會直接影響樓市的供需格局。
3. **利率變化**:如果全球或本地的利率上升,可能會抑制樓市需求,反之,低利率環境則可能促進購房需求。
4. **人口動態**:香港的移民潮、出生率以及人口結構的變化將對樓市需求產生長期影響。
5. **市場情緒**:市場對未來樓市的信心、投資者的情緒以及媒體報導都可能影響房價走勢。
6. **外部環境**:國際政治經濟形勢、貿易關係等因素也可能影響香港樓市的表現。
總體來看,香港樓市的走勢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難以準確預測。建議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和專業分析,以獲取最新的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