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沒有完善的退休制度,因此大部分打工仔在退休前都要為自己做好退休安排。各種投資工具中,揸收息股自制長糧,這簡單的有效的操作,受到不少退休人士所歡迎。
筆者的一位友人,兩年多前臨近退休,他當時見樓市前景不明朗,因此決定估出自住物業,套現八百萬元後,將其中七百萬,購入多隻收息股,自組回報達五厘的投資組合,餘下的一百萬元,作定期收息,留作備用資金。
友人的投資組合,每年收息35萬元,友人夫婦二人,就靠着這筆股息,在中山過着不錯的退休生活。兩年後的今日,友人仍持有該批股票,收息總額略大致不變,但其股票市值,則大跌接近四成,股票總值剩下420萬元,帳面損失達280萬,連同尚持的100萬定期,總資產值約520萬。
友人倘現在才沽出物業,二年前800萬的物業,現在市值約為680萬。很明顯,友人以為持收息股比物業安全,結果證明策略出錯。
友人對於港股前景甚為擔心,並問筆者應否沽出其股票持倉,然後轉揸定期收五厘回報。筆者答說,他現有的股票組合,因股票下跌,故回報率上升至約8厘,因此沽出股票轉揸定期,只能收取5厘回報,年收入由33.6萬減少12.6萬至21萬。
筆者認為,如果股息不減,仍持有其股票組合似乎較好,但如股價仍繼續下跌,股息很難不減,因此是否要重整其投資組合,確是一個兩難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