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6937    回應:2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1. Mi Mo 6 2012-05-08 13:11:55

Totally agree! 純地產佬天真地炒作, 哈哈! 70萬個放盤, 啃死你地呀!

即如在下, 人到中年, 自住物業(13年樓齡)無按揭, 有樓收租(在港物業10年樓齡, 在英物業是新樓), 完全找不到放盤的理由。

自私一點是希望樓市跌少少, 待下一代可入貨:P

2. 按揭比例低保不住樓價 2012-05-11 16:19:16

按揭比例低保不住樓價 - 鍾維傑

201259 - 信報

 

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以自住的業主計算,沒有按揭的比有按揭的業主多,兩者是約74萬與49萬之比;一般有按揭的業主報稱每月還款只佔入息約20%,聽來輕鬆,應不須節衣縮食。這情況反映兩趨勢:隨着人口老化,「供完樓」的業主比例漸升是近十年的現象;隨着近年多印了的銀紙,借貸利率變得便宜且創歷史新低令供樓較容易。

 

因此,有評論認為:(1)樓市沒有泡沫;(2)樓價大跌不了。這些說法不全無道理,但筆者begs to differ

 

首先,「泡沫」一詞於不同人會有不同意思,提及時可令部分人顯得情緒化,或許他們有不少物業在手!為簡便起見,這裏集中探討價格,包括其走勢及相對收入的比例等。

 

若由1993年起以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私人住宅樓價指數計算,無論單位大或細,現價皆高於歷年來的高標準差水平,技術上在高處運行,至於是否視之為「有泡」,留給讀者考慮。

 

另一角度就是將歷年來的住宅平均價格除以名義人均產值(GDP per capita),便得出每年的比例;近年的數字是14,比1997年的17低,但高於平均的11

 

1997年香港樓價相比歐美和亞洲的可算「鶴立雞群」,近年卻沒有這麼突出,且平均香港物業購買力(如可換取多少外地樓房)亦低了少許。因此,即使香港樓價的確高,但未及1997年的程度,泡沫仍比當年細。

 

其次,樓價大跌與否,主要看有沒有巨大經濟金融的負面事情。近年樓價上揚多少與便宜銀紙有關,且令政府的遏抑措施顯得效用甚微,若視銀紙多為正面因素 (起碼部分業主會這樣想),那麼,銀紙變少時便不能期望和樓價decoupled,正如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若只看香港本身的經濟狀況,如低失業率等,的確沒甚問題,但環球看時,陷阱處處,包括內地經濟轉型的影響。

 

即是說,當出現這類巨大不利事情時,什麼按揭不多或M2M3充裕等,皆保不了樓價大幅(如25%以上)的調整,因只要有少數「頂不住」的業主低價放售,便可造出新低價,按揭少只能令壞情況快速過去而已。

 

至於泡沫,也可以「抵唔抵買」視之,例如當認為某餐廳訂價太高又不好吃兼氣氛亦差時,與客人財務上負了多少債何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