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承造商業按揭 印花稅「因減得加」
2025年10月20日
蔡志忠
亞洲地產創辦人
香港專業地產顧問商會榮譽會長及常務顧問
香港東區工商業聯會首席會長
|
反映住宅樓市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41.92點,今年至今樓價反覆累升3.11%,以現今樓市走勢分析,預計到今年底將會有4%以上的升幅。很明顯,樓市已在谷底開始回升,如果有自住需要的話,要盡快入市買樓。不過,樓價雖然在谷底開始反彈,可市場上仍然出現高唱樓價大跌7成言論,對於此等非理性「為想跌而唱跌」的搏流量見解,筆者認為應該出來糾正錯誤觀點,還讀者一個真實樓市狀況,也冀望市場有更多理性的聲音出現。
至於商業地產方面,筆者承認比較嚴峻,由於整體借貸負擔較重,引致某些中小地產商及投資者出現財困情況。商業地產今後將何去何從?坊間對工商市場有太多不利傳聞,本人並沒有那麼悲觀,環顧世界各大城市,尤其是同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紐約、洛杉磯、新加坡,或澳洲、東京、杜拜等城市,過去幾年住宅樓價幾乎都上升了幾成,商業市場也是相對平穩,並沒有像香港這樣大跌5至7成,香港作為IPO集資稱冠的國際都市,是全球最安全的資金避風港,商業樓價如此暴跌實屬不正常。
筆者覺得現今正是趁低吸納的時機,在銀行不肯貸款的情況下,商業物業依然錄得不少成交,證明市道開始復甦。不過,從香港整體經濟大局出發,必須進一步激活大碼物業的交投,支援商業地產讓其回歸正常,等於支持香港經濟。因此,港府政策仍然有優化空間,筆者提出以下兩點建議:
兩招可振經濟增收入
一,建議金管局重新宣布銀行按揭貸款指引,就是銀行可以承造商業樓宇按揭為樓價的7成。為什麼現今銀行只錄到極少商業按揭個案?筆者認為金管局有必要指示銀行定期呈報按揭宗數,避免某些職員特意不去辦理按揭事宜,
影響樓市正常交易。須知道批核一個商業物業成交,等於將一個物業轉換給更有實力的新業主,新承造的按揭比舊的健康很多,讓不良資產轉變成優質資產,對香港絕對是好事。
二,減少2,000萬元以上物業印花稅,由徵收樓價的4.25%減為3.75%。筆者多次形容這是一個「因減得加」的方案,表面上看每一個物業的成交,是減少了0.5%的印花稅收入,但是此舉可讓市場重拾信心,能增加物業的交投量50%至100%,從而讓政府稅收因爲寬減而變得增加。另一方面,也讓商業地產有買家支持,既可舒緩業主壓力,又可支援香港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