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管說: “你說上海好, 看看明明從洛杉磯寄來的電郵. 她把巴黎和上海的生活費用詳細的做了個比較, 上海差不多每項都輸給巴黎!” 小管和明明都是北京外語學院的法語系畢業生, 在大時代的洪流中, 八十年代離家別井各奔前程, 現在一個在美國西岸, 一個在法國巴黎, 隔了一個大西洋, 難得暑假帶孩子回北京, 才有機會聚一次舊. 幸虧法國有寬帶電話, 付了包月費, 沒有附加費就可以隨意打電話到美國, 讓她們在平淡的每天都為生活奔波的空隙裏煲電話粥, 算是人生一大樂事了. 小管為人熱情爽快, 少為幾個芝麻綠豆的錢斤斤計較. 她有了孩子後, 每天都要提著菜籃子, 超級市場家樂福的雞肉蔬菜價格, 竟也悄悄的上了她的口.
明明所比較的巴黎和上海的生活費用, 最讓人關注的是生活必需品:衣食住行. 民以食為天, 首先說大米的價格. 在巴黎大米的價格一歐元(以現匯率, 大約十塊人民幣一歐元)一公斤. 上海的東北大米五公斤三十到四十元, 更別提進口的泰國香米了. 再說中國人的”國肉”豬肉, 巴黎精梅肉(香港人的豬頸肉)三到四歐元一公斤, 上海有骨頭的梅肉也三四歐元一公斤, 而且還水汪汪的, 注進了不少水份. 故大米和豬肉的價格巴黎和上海持平, 豬肉的質量則巴黎遠遠的比上海好. 關於住, 一般的法國人是住不起巴黎市中心的. 一般法國人住郊區, 多有小花園的房子. 以實用面積六十平米的樓房, 巴黎郊區需十多萬歐元, 以今天美元匯率非常低的情況下, 合人民幣一百多萬. 在上海近郊區, 也到達這價格, 多毛批房, 要自己裝修. 住房價格可以說兩地比較上海少為便宜些. 至於交通, 巴黎人買的是月票, 地鐵巴士火車隨便坐. 比如說住郊區三十公里內, 月票須一百歐元, 九百多人民幣. 在上海地鐵好像香港一樣, 以遠近算, 以平均一張票四元算, 每月交通費可能須四百元, 表面上海占了上風. 關於衣服, 便裝價格不相上下, 名牌最好在巴黎買, 很難比較. 但一定要比較中國人最敏感之一的醫療費用. 法國有可能是全世界最好的社會保險之一. 上班族都自動的有社會保障, 看病費用百分之六七十返回. 前幾天在上海, 我家務工人孩子發高燒, 看一次醫生花了四百多塊人民幣. 她問我說:”今天可不可以加點班?” 她做家務一小時十五塊, 還算是不錯的價格呢! 她一個月收入可能只有一千多兩千塊錢, 看一次醫生花了她一個星期的收入! 我工人是四川綿陽人, 據她說, 綿陽的豬肉和雞比上海還貴. 但是農家雞. 在中國, 冠上一個堂堂皇皇名字的產品, 你就得掏出多一倍的價格! 我們可以說: 以今天歐元非常高的匯率為准, 生活必需品價格兩地基本持平.
明明的結論是: 雖然法國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上班族只拿可憐的最低工資, 大約一千歐元多一點, 一般兩口子工作的小家庭在有社會保險下總的有每月兩千多元的收入, 核兩萬多人民幣. 在中國, 一般一個小家庭的收入可能不到三四千人民幣. 不要說一生人想買房子難, 光是中國生活水平和發達國家的快速接軌, 菜籃子的比較, 依然把中國人和發達國家人民的生活素質, 遠遠的分開. 冰火兩重天. 還是留在法國吧!
如果依明明的論點, 香港的菜籃子就更加沉重了, 光是房子一項就把一個家庭壓的透不過氣來, 更不要說孩子的教育支出. 今年暑假小管還特別帶了兩個女兒回香港申請身份證. 近年來中國的迅速崛起, 歐洲的經濟不景氣, 法國學校教育的鬆散, 使她為她孩子的將來憂心忡忡. 心中想念的北京, 生活環境和素質相對高的巴黎, 對她來說一個沒有靈魂的金融商業城市香港, 何去何從? 肯定的是, 她一定不會為了菜籃子的問題而聽從明明的客觀的分析. 水往低處流, 人往高處走, 她總默默的與命運博弈, 相信自己勝人一籌, 會不顧一切的困難, 為孩子尋找一個將來有更多發展的地方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