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潮流的澎湃,光是看法國年青經濟學家皮凱蒂(Thomas Piketty)的【二十一世紀的資本論(Capital in the 21st Century)】一書在環球熱銷,更登上美國亞馬遜暢銷書榜首便可見端倪。兩次大戰以後,西方經濟學的重心轉移到美國新大陸。不要說諾貝爾經濟學奬多頒予美國大學教授,要有一兩位歐洲大陸的經濟學家能夠受到美國主流經濟學界吹捧已是難得,這本基本可說是經濟學術著作的七八百頁的論文,在紐約時報專欄諾貝爾經濟學得奬者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教授的極度推薦,在另一位諾貝爾經濟學得奬者歌倫比亞大學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教授也出面站臺,可說是破天荒之舉。馬克斯的資本論寫於一九世紀歐洲工業革命方興未艾的歲月,第一卷在一八六七年出版。一九九一年蘇聯的解體,似乎為馬克斯的資本論蓋棺論定。奇怪得很,二零零八年歐美經濟受到史無前例的華爾街金融風暴的衝擊,對於西方資本主義的批判,在馬克斯資本論出版的一百五十年後,又重新的吸引了學界甚至是普羅大眾的眼球。
【資本家】在一八一七年李嘉圖(David Ricardo)的【政治經濟學與稅收原理】才開始提到,亞當斯密(Adam Smith)在一七七六年撰寫的【國富論】被視為是資本主義理論的鼻祖。有趣得很,二零零八年的華爾街金融風暴,如果說是和資本主義的本質有關聯的話,真是距離十萬八千里,更可說是風牛馬不相及。在歷史中尋找二零零八年華爾街金融風暴的幽靈,其實也不難,打開西歐金融史,十八世紀初的密西西比泡沫就浮上了水面。密西西比泡沫本身只不過是人類歷史中的一次又一次的集體瘋狂的案例,而這次狂潮的主角約翰羅(John Law),既是傑出的賭徒又是天才的經濟學家才值得永遠的賞識。值得留意的是,一七一六年約翰羅開創通用銀行,以紙幣替代黃金,也就是說,歷史第一次現代化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親愛的伯南克(Ben Bernanke)教授,量化寬鬆不是他創新金融工具,他只不過是約翰羅的徒孫而已。也值得留意的,一七一九年約翰羅建立專利的密西西比公司股票上市,在瘋狂的投機炒作下,十三個月時間股票升值三十倍,而在翌年五月股票遭受破售,價格一落千丈。上證指數在一年來上升一倍,算是小巫見大巫,也可說是“慢牛”吧?
投機倒把,可說是人類天性吧。 約翰羅的通用銀行,比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早六十年,比馬克斯的【資本論】早一百五十年。他的密西西比股票泡沫,也顯然不是資本主義制社會才有的。因為在約翰羅的時代,根本和今天的資本主義世界相並論。以他當時的社會,社會機構的脆弱,他所創建的銀行運作思維,已經有今天複雜的金融產業的精髓。當然,以他的時代的機制,調控當時的貨幣也是力不從心的。美聯儲,且不說歐洲央行日本央行吧,它們承繼了約翰羅的經濟天才,能超越約翰羅失敗的魔咒嗎?今天股市在升, 房地產在升,甚至負債纍纍的國家債券也在升,還須注入多少流動性來支撐升勢呢?市場的信心能維持多久呢?看來,約翰羅昔日的天才所碰到的難題,今天約翰羅的徒孫會有他們的天才去解決嗎?
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今天的美聯儲,歐洲央行,...等等,作為二十一世紀的約翰羅徒孫,一定青出於藍而勝於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