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泰國政府高價買米政策有兩個目的,一是讓農民享有高於市價的賣米收入,換取他們的選票,二是企圖囤積居奇。泰國政府最初的盤算是,作為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國,只要把大米囤積令市場缺米,就能令全球大米供應緊張,刺激米價上升,其時政府賣米賺錢,造成農民、政府雙贏局面。
高估市場地位鄰國搶商機
這如意算盤最終打不響。《時代》周刊引述業界指出,這是由於泰國政府高估了國際市場對泰國米的依賴。事實上,早在2011年泰國大選前英祿宣傳高價收米之際,業界已開始部署改向印度、巴基斯坦、緬甸及越南等國買米,儘管當時受收米消息影響,泰米價格由每噸550美元急升至650美元以上,但及至同年9月、即英祿上台後1個月,印度即向市場出口大量大米,越南米亦爭相減價,反而大幅削弱了泰米出口競爭力。
計劃不周囤積居奇部署失效
《金融時報》亦指出,泰國政府收米計劃不夠徹底,未能做到囤積居奇。當局原計劃在2011年最後一季的收成期,在1900萬噸的大米收成中,收購最少1500萬噸米,但直至去年初,當局亦只能向農民買到470萬噸米,未收擾亂市場供應之效。業界指出,由於向政府賣米要通過繁複審批,不能即時收錢,急於用錢的農民寧可便宜一點賣給出口商。至於賣米給政府的農民,亦因地主藉機加租、農耕器材租金上漲等,農戶每噸米可能只賺數百港元。相比六成收入來自政府補貼的日本、韓國、瑞士及挪威農民,泰國農民仍然困苦。
政府又能否走回頭路?面對政府早前建議調低收米價格引起農民反彈,風險顧問博斯(Romen Bose)稱,政府不能得失農民,當局囤積的米可能會愈積愈多。為擴闊選民層面,英祿又推出最低工資保障,對首次買車置業人士提供補助,現時攏絡政策騎虎難下,唯有不斷派糖,如何「收科」難以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