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滿意的文章選集(1188)
2022年2月8日
錢、唐二老,反彼共未必反此共(3)
(原文發表於2017年10月9日)
前提與三段論法
前提成立,結論就隨之成立嗎?
未必!未必!
大家可曾聽聞過邏輯學上的「間接推理法」之一的「演繹推理」?
演繹推理是一種從普遍到特殊的思考,它的推理過程是由三個判斷組成的,因此又叫做三段論法。三段論法的公式,是從兩個判斷得出第三個判斷的一種推理,而兩個判斷中必有一個是全稱判斷(即判斷的主辭代表了某一類對象的全部,毫無例外)。
隨便舉個例:
「所有人最終都會死亡,陳大文是人,所以陳大文最終會死亡。」
我們從上述第一、第二個判斷推演出第三個判斷,而第一個判斷則為全稱判斷。
三段論法包括三個判斷,其中第一、第二個判斷是前提,第三個判斷是結論。 兩個前提和一個結論包含了三個名辭。以上述例子而言,「人」、「死亡」及「陳大文」就是該三個名辭。第一個前提指出一種普遍現象,第二個前提指出一個特殊或個別對象,從兩個前提推演出一種特殊或個別現象。
從兩個判斷得出第三個判斷(即結論)的三段論法,在怎樣的情況下,我們才可以說結論是正確的?正確結論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兩個前提必須都是真實的;
2.必須遵守三段論法的規則。
沈祖堯違背新亞創校精神,不等於「忘祖辱宗、忤逆先賢」
周竪峰說錢、唐、牟三老以立命文化抗共為創校精神,而沈祖堯等(中大)大學高層並不立命文化抗共,所以他們違背了三老的創校精神,因而是「忘祖辱宗,忤逆先賢」。
在這裏,周的第一個前提是「錢、唐、牟三老以立命文化抗共為創校精神」,第二個前提是「沈祖堯等(中大)高層並不立命文化抗共」,周認為有了這兩個前提,結論不言而喻:『沈祖堯等(中大)大學高層違背了三老的創校精神,因而是「忘祖辱宗,忤逆先賢」』。
三段論法指出,結論要正確,先決條件是兩個前提必須都是真實的。但周的第二個前提明顯不真實,因為三老的創校是指他們於1949年創建新亞書院,中大則是1963年由崇基、新亞及聯合三間書院合併而成立的,並非由三老創建,中大的創校精神另有涵意,並非「一脈相承於三老等人的意志」,完全沒有「立命文化抗共」這回事,所以周的結論並不成立!
~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