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20887    回應:0

比較滿意的文章選集(1134)

王文彥

怡居地產常務董事及
中原地產創辦人

培養香港政治人才,必須從價值觀及國家觀念著手(5)

 

(原文發表於201768)

 

世間有三件事可以贏得永恒的榮譽(「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語出《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德謂創制垂法,博施濟眾,聖德立於上代,惠澤被於無窮,黃帝、堯、舜當之。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於時,禹、稷當之。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其身既沒,其言尚存,史伕、臧文仲當之。」

 

立德,不是普通的個人私德(例如誠實、仁慈、忠義、孝順、不自私……等),而是要對現時社會制度有劃時代的貢獻(創制垂法),讓當代大部份人都得益(博施濟眾);立功,則要為社會大眾消災解難,有功於世;立言,發表世人認同而又可傳之久遠的言論、文章、詩辭或學問便可。

 

化為現代語,立德、立功、立言就是建立新的道德標準;建立豐功偉業(所謂功,意思是付出自己力量來貢獻社會、國家。所謂業,意思是事業),有新的建樹;建立有新見解的學問。

 

在層次上,立德最高,立功次之,立言又次之。

 

在傳統上,有才幹有抱負的中國人(其實外國人亦不例外)對於人生理想和人生意義有一種看法,認為人生在世時能在「立德、立功、立言」三個方面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身死之後,就可以名不朽滅,他們因此都畢生追求三不朽,而社會上有識之士都尊敬及崇拜擁有一個或以上不朽的人。

 

古今中外的為政者願意付出重大代價謀取高位者,絕大部份原因是為了追求「三不朽」。

 

在現今香港這個勢利庸俗的社會,香港人普遍視立德為老土、說教,將立功等同有權有錢,對學問[那怕是有新見解的學問(立言)]嗤之以鼻。有權如果目中無民,有錢如果為富不仁,那是有業無功,算不上立功。嚴格地說,絕少香港人尊敬、崇拜及追求三不朽,他們普遍尊敬、崇拜及追求的是權勢財富。

 

目中無「三不朽」的香港人,包括了政壇上許許多多的高官、政客和政壇外的商界精英。

 

從政不從則已,要從就應追求它的上層境界:有政治理想理念,願意為國家(地方)、國民市民奉獻,不辭勞苦詆謗;追求的是精神層次上的成就感和後世之名,遠離庸俗的金權;追求權力和金錢,不是為滿足個人私欲,而是運用它們作為實現政治理想理念的工具、手段。

 

回歸以來的香港高官、政客和商界精英從政最大的不足就是缺乏深厚的國家觀念和正確的價值觀。因為缺乏深厚的國家觀念,所以不願為國家、地方、國民和市民無私奉獻,甚麼都錙銖必較;因為缺乏正確的價值觀,從政者竟然講錢又講權,追求權力實在是追求隨之而來的聲名、地位和特權,視「三不朽」為糞土。

 

如果上述分析離事實不遠,則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簡單結論:「要培養香港的政治人才,必從培養新一代青少年熱愛國家和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開始!」

 

 

 

 

 

~  待續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