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待中史科,是你或你兒女的損失 (2)
(原文發表於2014年9月29日)
時下的青少年,絕少精通成語,其實言簡意賅而寓意豐富的成語,大多出於歷史故事,幾乎毫無例外,這些歷史故事都是趣味盎然,令人掩卷再三的。
歷史典籍為歷代興衰及施政得失的記載,闡明高明的管治之道,《資治通鑑》尤為此中表表者,從這裏,我們除可以看到每個朝代皇帝的政績外,還可以看到權傾一時的名臣名將如何爬上高位,知道他們的謀略、手腕、為人和治國治軍理念,以及他們成敗之道,多讀自會觸類旁通,大收借鏡之效。
所謂借鏡,可分幾方面:做人方面的待人接物;用諸管理,啟發性案例極多;用諸管治,歷史是為政者最佳的武林秘笈;事件的發生和人物的遭遇,有其歷史規律,掌握這些規律,就可擁有對未來事件和人物一定的預見力。
無論古今中外,傑出的政治人物沒有不精通歷史的,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近代的毛澤東和邱吉爾是此中表表者。我個人事業如果算是略有所成,那大部份得歸功於我所掌握及運用的歷史知識。
不少人認為,在一個功利社會如香港,中史科不得寵是必然的。在我看來,是功利的人未到家,竟然看不到在融會貫通的條件下,中史(較西史更悠久及複雜多變)從功利的角度衡量,可以勝過任何一科!
學生認為中史(擴而充之,中外歷史)枯燥無味,毫無樂趣,是誤解。這種誤解源自老師教得馬虎,學生祇有死記硬背,完全沒有搞清楚歷史發展的來龍去脈,更沒有領略歷史人物的情懷,歷史科的樂趣又怎能產生呢?
學生埋怨中史「枯燥無味」、「毫無樂趣」並非完全錯,中史教科書內容素來比較刻板簡略,我所引用那四則或同類趣味盎然的故事在教科書是沒有的,老師如果依然照本宣科,那種授課肯定沉悶異常,老師得多講一點課外題材和加添一點史識,才可引起學生的興趣,而學生亦應多閱讀一些課外歷史讀物,相得益彰。
今年已經103歲的錢鍾書夫人楊絳的教育體會最值得分享:
「好的教育首先是啟發人的學習興趣,學習的自覺性,培養人的上進心,引導人們好學,和不斷完善自己。」
「要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教育,讓他們潛移默化」
「榜樣很重要,言傳不如身教。」
歷史老師自己不通歷史,或通而不善教,會斷送學生學史的興趣;父母不好歷史而想兒女好,是最大的夢幻。我不會怪學生誤解,祇會責老師的不善教和父母的不懂身教。
不瞞大家,個人對歷史的興趣和一定程度的精通,大部份得歸功於先父和先祖父的身教:我自6歲起,父親每晚有空就給我和少我一歲的二弟講歷史故事,故事大部份來自《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十歲時父親去世,但我已能及有強烈興趣自己閱讀;我十歲時,祖父母分別已80及70歲,是他們倆撫養我們五兄弟成人的。祖父祇有小學程度的文化,但極愛讀書,那麼高齡,每日閱報、查看字典、辭典及成語就成了他最大的嗜好,他最愛看的專欄是《晶報》*的《太史婆講24史》,閱畢就謹而慎之地將之剪存;他於97歲高壽去世後,我就理所當然接收了弟弟們不願收受的遺產:三千餘則《太史婆講24史》剪報,所有祖父的字典、辭典、成語故事、十餘本古版書籍和文房四寶。
- 完 -
* 《晶報》已於1991年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