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善固執與擇惡固執
(原文發表於2012年11月13日)
閱報,看到鄭經翰批評林鄭月娥的文章《林鄭月娥唯我獨尊的良心》。
特別吸引我是下述一段:
『擇惡固執,與民對立
林鄭月娥承認現時特區政府管治有困難,因為市民不信任政府,可是,她卻堅持諮詢民意不等於遵循民意,所以在明顯違反民意時硬推「國教」,拓展新界東北和堅持資產審查的特惠老人金問題上,她都擇惡固執,堅持不退讓,寧願一拍兩散,把市民大眾福祉為俎肉,也不肯讓步。這種所謂「好打得」實質固執冥頑不靈的作風,根本不是強政勵治,而是剛愎自用,與民為敵,完全不把普羅市民的意願放在眼內。林鄭月娥真正的目的,其實是要為自己樹立權威,爭取中央信任,趁梁振英有病,準備攞佢命,早晚取其位而代之。』
看了鄭經翰的批評,我反倒對林鄭月娥增添了敬意。
擇善與擇惡,往往是一線之差,擇的是善是惡,因人的價值觀和判斷力而異。在我來說,林鄭要推行「國教」、拓展新界東北和在特惠老人金問題上堅持資產審查,都是擇善固執。
今時今日的從政者,無論是擇善還是擇惡,祇要固執,都需要很大的道德勇氣。古代先賢追求的「雖千萬人,吾往矣!」已很久很久不見諸我們歷屆特首和高官了。
曾前特首除了「做好呢份工」這句名言膾炙人口外,最令我留下印象就是聲言會根據民意施政,凡大部份民意反對的任何政策、措施,他都不會做。我在想,如果甚麼事都按民意行事,用不上特首過人的個人判斷能力和聰明才智,我們香港市民何必以四百餘萬的年薪及封彊大吏般的尊貴地位來聘用你這樣的特首,乾脆聘用唯命是從、報酬微不足道的菲傭來取代你好了。
群眾往往是錯誤的,民意這個東西,不可不聽,但又不可盡聽,要擇善固執。能否分清政策的善惡,端賴為政者的判斷力,而判斷的基礎取決於市民的中長線利益;是否有勇氣貫徹所選擇的政策,端賴為政者的道德勇氣。敏銳的判斷力和巨大的道德勇氣兼備,難能可貴,要成就功業指日可待。
林鄭在鄭經翰所指責的政策推行上,顯示了良好的判斷力和相當大的道德勇氣,是擇善固執,可敬也。
鄭經翰認為林鄭的擇「惡」固執,是為了自己樹立權威,爭取中央信任,俟機取梁振英之位而代之。鄭經翰似乎不大了解林鄭,她是諸葛亮那類性格的人:滿足於做丞相,無野心染指王位;對賞識重用自己的上司、老闆,常懷感恩之心,鞠躬盡瘁。以林鄭的性格,會對三顧草廬的梁特首起不臣之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