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朋友適宜求同存異
(原文發表於2002年8月21日)
朋友是一個精明能幹、事業有成而又特立獨行的人。某次,他和二位朋友一起作長途旅行。不知怎的,有共同攝影嗜好,平日相見甚歡的朋友,在途中不斷和他發生觀念或意見衝突,他幾乎是動輒得咎,每當他解釋或爭辯,就產生更多更大的衝突,大家幾乎弄致不歡而散,朋友不無一絲秀才遇著兵,有理說不清的無奈。
朋友的遭遇令我想起列寧追求女友的故事。
1905年,列寧這個年青革命家在聖彼得堡認識了一位年青貌美又富有的女人伊利沙白,並且對她產生強烈的興趣。慢慢地,他倆發展了微妙的感情。在家相會,有時她為列寧彈奏鋼琴,發覺列寧特別喜愛貝多芬的「熱情奏鳴曲」。用不了多久,伊利沙白發覺列寧其實只是喜愛奏鳴曲其中一段,因為他不時要她重覆彈奏。每當她奏到此段樂章時,列寧的情緒就激昂起來。列寧解釋後,她才明白這一段樂章的彈奏,使他回憶起猶太社會主義聯盟的革命頌歌。對古典音樂深有浸淫的她,心裏不禁為之苦笑。
有一天,他們一起在湖上划艇,當小艇轉了灣,前面展現一片綺麗的湖光山色,伊利沙白說,這使她記起克納特‧漢遜的小說。
「的確不錯,」列寧答道,「漢遜是一位卓越的作家。在〝飢餓〞這一篇著作中他出色地描述了一個飢餓者在肉體上與心理上的病徵,這是資本主義制度的不幸犧牲者。」
伊利沙白聳肩微笑。她想到的只是漢遜比較浪漫的作品「彭與維多利亞」罷了。 隔膜開始滋生,兩人最後分手。臨分手時,列寧對伊利沙白說:「你仍然是一位有趣的女人。最可惜你不是一個社會民主黨份子。」
伊利沙白馬上回答說:「你也是一位有趣的男人,最可惜你是一名社會民主黨份子。」
她提起那次划艇,列寧就說:「就是那時,我才認識到,你完全不可能是社會民主黨份子。除了〝飢餓〞以外,所有漢遜的作品你都讀過了。」
「我也是在那次划艇裏,才知道我們距離得多遠的。」伊利沙白答道,「我想,在漢遜眾多作品中,你大概只讀過一本〝飢餓〞。」
做朋友如果缺乏相同或類似的價值觀、人生觀、學養、性格和識見(許多人將地位、財富列入,個人認為這些外在的東西,始終要透過價值觀和性格等內在因素起作用,不算為恰),容易產生意見衝突和誤會,很難成為知己。但做朋友其實不必勉強要成知己,沒條件做知己就做相見歡的朋友好了。大家求同存異,將彼此話題集中在共同嗜好上(例如攝影、音樂、棋藝),避開各種觀念的衝突。 列寧和伊利沙白都為對方的博學多才和幽默的談吐所傾倒,這已足夠繼續做朋友了,何必顧及其他差距呢。
朋友與他那二位朋友,談旅行說攝影彼此均樂在其中,觸及政經、營商以至處事做人,則格格不入,苦不堪言。
既然如此,大家何不趨樂避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