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永青的無為而治(4)
(原文發表於2004年3月3日)
偷換概念
施永青先生自詡在「無為而治」上的想法與老子十分相近,我們且看看他是怎樣無為而治的。施先生在不同時間及不同場合對他的「無為而治」有不同的演譯,概括而言,有三點:
(1) 自己刻意不管,多留一點空間給下屬,讓他們管
|
這種說法可說是施先生「無為而治」的主流理念,例子俯拾即是:於2002年5月14日的家周刋,施先生道:「所謂無為而治,意思是要留一片空間給下屬有所作為。人不要以為自己甚麼都懂,雄才偉略,要做這樣,要做那樣,下屬做執行工作,沒有發揮餘地,會覺得做事沒有滿足感。因此,下屬做事,要給予他們一點空間,人人自己做,只要有成績便會有成功感。」;於2002年12月2日,施先生於某報的《財金對談》談及自己的公司管治理念道:「我會給員工更多自主空間,讓他們選擇最適合的路,公司亦因此能多元化發展,而員工亦會覺得做的是自己想做的事,成功感自然較強,否則人的生命價值在資本主義的大機構會出現「異化」,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在《無為勝有為》一文,施先生道:「我的手法很簡單,我不主觀地先定立一套非要員工跟著去做的宏圖大計,員工就有空間去發揮他們自己的創造力。他們自己設想出來的方案,他們自然盡力去令它成功,落力的程度遠超單是執行老闆的方案。」;在2003年10月21日電視節目《不一樣的時刻》,施先生說:「老闆都自以為是,以為自己雄才偉略,指示某某要做這,某某做那,要下屬貫徹執行自己的主意。下屬的積極性會減低,整間公司便只餘老闆一個人動腦筋,其他人沒有機會發揮。……多一些空間給下屬,他們反而做得開心,因為自己想出來的東西,就像自己的baby一樣,自然想揍大它。我發覺用這種方法去管理一間公司活力大,適應能力高,員工開心。」
|
(2) 老闆無為,員工才可以有為
|
這亦是施先生談得較多的理念,僅次於「多留一點空間給下屬」論。於《無為勝有為》,施先生便道:「老闆無為,員工才可以有為。一間只有老闆有為的公司,一定敵不過全公司都可以發揮創意的公司,此之所以為無為勝有為也。」於電視節目《不一樣的時刻》,施先生謂:「上面無為,下便有為」。
|
(3) 領導人不要胡作妄為,應該順應自然
|
這是施永青先生講得比較少的「無為而治」。印象中,他祇在去年10月電視節目《不一樣的時刻》演譯過,他說:「我發覺自己的想法與老子的想法十分相近,例如老子說 “無為而治”,即不要自以為自己甚麼都懂,胡作妄為,應該順應自然去做事。」
|
第(1)點的演譯,盡管施先生著墨甚多,極盡迂迴曲折、委婉其辭的能事,講的其實來來去去不外是現代管理學十分流行的「授權」或「權力下放」,真不明白他為何捨此簡單易明的現代名詞不用,而偏偏用了既古且玄的「無為而治」。顯而易見,「授權」或「權力下放」的涵義和老子的「無為而治」是截然不同的(請參閱《施永青的無為而治(2)》一文)。
第(2)點的演譯,是施先生借用了「無為而治」這個外殼,而注入自己觀點,講的是更高度的授權或權力下放,但同樣顯而易見,施先生這個「無為而治」同老子的涵義亦是截然不同的。
第(3)點的演譯,粗心去看,和老子的完全相同,細心比較,則不難發覺還是有區別的。關鍵在「即不要自以為自己甚麼都懂」一句,老子「無為而治」一辭並不涵蓋此意,純是施先生個人的創作。
在每次「無為而治」的發言或論述,施先生大多數時候提第(1),有時旁及第(2),間中則三點都一併提,構成他的管治思想體系。第(1)點的提法為體系主體,第(2)次之,第(3)則更次。
施先生三點的演譯,其實都是闡釋他自己的管治理念和管治哲學,觀點對與錯是一回事,他完全有權去宏揚,他最大的錯失是套用了老子「無為而治」這個有特殊涵義的名詞。同是「無為而治」四字,他所講的與老子的明明相距十萬八千里,仍理直氣壯地聲稱兩者十分相近,令知者不免覺得施先生有偷換概念之嫌,不知者則以為施先生所說的是老子本意。
施先生為何這樣做?我不認為施先生才疏學淺到不明白老子「無為而治」的真正涵意,亦不認為他存心欺負疏於治史、拙於修文的香港社會大眾。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看很可能出於施先生愛好標奇立異、不甘平凡及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性格。試想想,施先生的管治理念,不管他怎樣巧言令色,講來講去其實就是「授權」或「權力下放」,而「授權」或「權力下放」是十分十分普通及眾所週知的概念,以之來命名他的管治理念甚至管治哲學豈不是平凡平淡如白開水?討厭平凡的施先生當然不願用!「無為而治」就不同了,老子是中國哲學之父,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傑出的偉大哲學家之一,而《老子》是中國最著名的經典著作之一,縱使片言隻語,亦充滿智慧,套用許多人聞其名而不知其意的老子名言「無為而治」,自然容易使人將偉大、思想深邃、智慧、豁達、飽學和充滿中國文化傳統等等不凡處與施先生聯繫起來,而這些恰恰可能是施先生最渴求的。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