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上去到茶餐廳,聽到有客人話近兩年,差不多所有物業投資者都損手爛腳,但客人有一個做物業投資朋友,非常風花雪月,唔聽到佢講蝕錢,究竟朋友做什麼類型物業投資者。
老闆話,客人的朋友非常之有先見之明,知道樓市即將調整,而自己手上物業唔係咁容易出售,於是化整為零,拆售手上最難的物業,就是那些podium 式商場,將一個podium 或者酒樓,分格成幾十個小型商舖,然後用高佣金,保證兩年回報出售,仲話一個車位價錢,就可以買到一個舖位,唔買就笨,當時銷情都唔錯,就算未能一Q清袋,但亦差不多,現在諗返轉頭,那些投資者真係叻,說他們是最有先見的投資者亦不為過。
其實,還有一些投資者更加有先見之明,知道拆售podium 式商場有利可圖,於是低價買入一些廢棄的樓層或者酒樓,間細之後以商場舖形式出售,獲利當然可觀,但都是一次性,買入那些商場舖的人日後很難搵到新買家,
就算連租客都很難搵,那些商場慢慢地變成港式城中村,只剩一些修甲,按摩,修改衣服的小生意進駐,可以說,那些podium 式商場永無翻身之日,以一個物業投資者來說,如果並沒有持有那些商場舖,都可以說是一個有先見的投資者。